一种超导磁悬浮重力信号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94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623764.0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悬浮重力信号测量装置,涉及超导磁悬浮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悬浮超导体、径向支承管、径向线圈束、轴向线圈组和位移检测机构,其中,悬浮超导体包括管状结构和中空的盘状结构,管状结构穿过盘状结构的空心部分;径向支承管位于管状结构的内部,且贯穿管状结构;径向线圈束位于径向支承管的内部,且贯穿径向支承管;轴向线圈组环绕在管状结构的外侧,且位于盘状结构的轴向下侧;位移检测机构位于盘状结构的外侧,用于检测悬浮超导体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移量;位移量用于计算悬浮超导体所处区域的重力信号的变化量。本发明提供的超导磁悬浮重力信号测量装置能够实现控制径向支承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提高重力信号测量精度。

    一种低温超导转子共振抑制装置及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4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207578.9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超导转子共振抑制装置及抑制方法,属于转子共振抑制领域,低温超导转子共振抑制装置包括:悬浮腔外壳;低温超导转子;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低温超导转子旋转;活性炭腔外壳,与悬浮腔外壳连通;活性炭颗粒,设置在活性炭腔外壳的内部,用于吸附或释放悬浮腔外壳内的氦气;加热部件;控制部件,用于在低温超导转子的转速小于临界转速,且与临界转速的差值达到安全转速差时,控制加热部件开始对活性炭加热,在低温超导转子的转速大于临界转速,且与临界转速的差值达到安全转速差时,控制加热部件停止对活性炭加热。通过活性炭对悬浮腔内的氦气进行吸附及释放,从而有效抑制低温超导转子的共振现象,并提高超导转子的稳定性。

    用于平台微小倾斜度调节的带油浴槽支撑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51911.1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平台微小倾斜度调节的带油浴槽支撑脚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加热线圈单元和油浴槽单元。支撑单元(1)位于支撑脚装置的中心,加热线圈单元位于支撑单元(1)的外侧,油浴槽单元位于加热线圈单元的外侧。加热线圈(10)均匀缠绕在加热线圈骨架(9)上。在支撑脚装置工作时,向油浴槽内灌入足量二甲基硅油,通过直流电源控制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改变油浴的温度,进而改变支撑单元(1)的长度,实现对平台倾斜度的精细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μrad级平台倾斜度调节,满足高精度超导类型重力观测仪器精细调节倾斜度的需求,也可用于其他对倾斜度敏感的高精密测量仪器。

    一种气冷电流引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66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13210.3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冷电流引线,由室温段、低温段、多个换热盘、多根载流金属丝及支撑密封管组成。室温段、多个换热盘和低温段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并列排布。多根载流金属丝从多个换热盘中穿过,其上端与室温段的下端连接,其下端与低温段连接。支撑密封管将多个换热盘、多根载流金属丝和低温段包裹其内,并迫使氦气从支撑密封管内流通并对管内部件进行冷却。氦气从换热盘中的多个通孔流过并通过换热盘与多根载流金属丝发生高效率的热交换,带走多根载流金属丝上的热量,加强了电流引线的冷却效率,减少了电流引线向低温区的漏热。

    一种加速超导磁体失超传播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38711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7638.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一种加速超导磁体失超传播电路,所述的加速超导磁体失超传播电路(10)由电容器(6)、开关(7)及加热器组件(9)串联连接组成。电容器(6)两端并联一个直流电压源(8)为其充电。加速超导磁体失超传播电路(10)并联连接在超导磁体(1)中Nb3Sn线圈组(2)的两端。当超导磁体(1)的任意一个超导线圈(L1‑L4)出现失超时,闭合开关(7),此时电容器(6)与加热器组件(9)、超导磁体(1)形成RLC放电回路。加热器组件(9)和超导磁体(1)中将会流通高频交变电流。

    一种用于含内凹面双弧形超导线圈的绕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70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94188.4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一种用于含内凹面双弧形超导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绕制支架(2)、绕制支架螺杆(1)、绕制环氧挡板(5)、固化夹具杆(3)、固化夹具短杆(6)、上曲面夹具(4)、下曲面夹具(8)、线圈骨架(10)和辅助线圈骨架(11)。在绕线阶段,线圈骨架和辅助线圈骨架组合形成“橄榄球形”绕线曲面,并与绕制环氧挡板共同形成嵌线空间;绕线完成后,利用上曲面夹具和固化夹具杆对线圈两个短边侧进行固定,去除辅助线圈骨架,利用固化环氧挡板、下曲面夹具、固化夹具杆和固化夹具短杆对线圈下侧部分重新塑形,完成固化。本发明解决了施加预紧力时超导线无法贴合在内凹表面导致线圈难以成型的问题,装置操作方便,线圈成型效果好。

    静电辅助悬浮支承的超导磁悬浮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0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42851.4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一种静电辅助悬浮支承的超导磁悬浮支承装置,其六个支承模块(10)对称分布在以转子腔块(10)的超导线圈(11)通电后产生的磁场经过超导整形块(12)与超导转子(9)之间的间隙,处于超导态的超导转子(9)受到超导整形块(12)与超导转子(9)之间间隙磁场产生的磁斥力。通过对支承模块(10)中的支承电极(14)施加高电压可在支承电极(14)和超导转子(9)之间产生静电场。超导转子(9)受到静电场产生的引力。超导转子(9)受到的悬浮力为超导线圈(11)产生的磁斥力和支承电极(14)产生的静电引力的合力。(8)中心为原点的正交坐标系坐标轴上。支承模

    一种用于聚焦和引导电子束的圆筒形永磁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73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4872.2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焦和引导电子束的圆筒形永磁体系统,由第一永磁体(1)、第二永磁体(2)第三永磁体(3)、磁体内筒(13)、支撑三个永磁体的外筒和法兰组成。所述第一永磁体(1)、第二永磁体(2)和第三永磁体两端均布置有法兰,三个永磁体支撑固定在外筒上,通过法兰相互连接。第一永磁体(1)的充磁方向沿径向指向磁体轴线,第二永磁体(2)的充磁方向沿轴向指向第一永磁体(1),第三永磁体(3)的充磁方向沿径向背离磁体轴线。所述三个永磁体由多层磁环组成,磁环由扇形磁钢拼接而成。调整三个永磁体的尺寸大小、相互位置关系和内径阶梯变化,得到满足不同磁场位型和均匀度要求的轴向磁场。

    测量重力的低温超导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664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340049.2

    申请日:201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7/02 G01R33/1238 G01R33/1261 G01V7/00

    Abstract: 一种测量重力的低温超导装置,包括低温容器(1)、制冷机(2)、防辐射屏(3)、转子腔(4)、超导转子(5)、悬浮线圈(6)、上电极(7)、中间电极(8)、下电极(9)、拉杆(10)和磁屏蔽腔(11)。超导转子(5)悬浮于磁屏蔽腔(11)内的中心平衡位置。当超导转子(5)由于重力变化发生位移时,通过上电极(7)、中间电极(8)、下电极(9)和超导量子干涉器(14),测得超导转子(5)回复到中心平衡位置所需要的反馈电流值,从而得到重力变化的数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