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顶部过滤部件使用寿命的反应装置及汽油脱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7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68288.6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顶部过滤部件使用寿命的反应装置及汽油脱硫的方法;所述反应装置自上向下依次包括沉降段、过渡段和反应主体段;所述沉降段的横截面大于反应主体段的横截面;在所述反应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沉降段和/或过渡段的二次固相出口。所述方法包括:汽油自下向上在反应主体段内经吸附剂颗粒脱硫,所述吸附剂颗粒发生碰撞产生细粉,所述吸附剂颗粒和细粉在汽油流动作用下向上输送依次经过渡段和沉降段,并经沉降段和/或过渡段的二次固相出口排出部分细粉;再经过滤部件过滤吸附剂颗粒和细粉后,得到脱硫的汽油产品。本发明能够改善反应器内的细粉夹带情况,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

    一种针对多相流动系统中CT射线硬化的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9453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117442.9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多相流动系统中CT射线硬化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流体力学软件生成多相流动系统的模拟流场;2)选取模拟流场的一个二维截面,得出该二维截面的流场数据;3)选取不同滤片的材料和厚度,模拟CT对所述二维截面进行扫描的过程,分别得出对应于不同滤片材料和厚度的模拟二维重建图像;4)根据各模拟二维重建图像与所述模拟流场数据的近似度,确定实际CT测量时所需的滤片的材料和厚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计算流体力学与CT模拟相结合,可以克服物理实验中无法产生精确可重复流场这一缺点;并且本发明通过计算机模拟就可确定CT系统的硬化校正参数,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种针对多相流动系统中CT射线硬化的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9453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10117442.9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多相流动系统中CT射线硬化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流体力学软件生成多相流动系统的模拟流场;2)选取模拟流场的一个二维截面,得出该二维截面的流场数据;3)选取不同滤片的材料和厚度,模拟CT对所述二维截面进行扫描的过程,分别得出对应于不同滤片材料和厚度的模拟二维重建图像;4)根据各模拟二维重建图像与所述模拟流场数据的近似度,确定实际CT测量时所需的滤片的材料和厚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计算流体力学与CT模拟相结合,可以克服物理实验中无法产生精确可重复流场这一缺点;并且本发明通过计算机模拟就可确定CT系统的硬化校正参数,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种测量颗粒流体两相流反应器内流动参数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68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10126227.1

    申请日:200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颗粒流体两相流反应器内流动参数分布的方法,包括:根据反应器的结构尺寸和物性、操作条件,由双流体模型计算每个空间微元内的守恒方程得到速度、浓度分布;由反应器整体操作条件计算满足全局动力学的非稳态方程组的所有变量根的组合,并寻找满足极值条件的最优根以得到介观结构参数;在反应器每个微元空间内求解满足微观局部动力学方程组的所有变量根的组合,并寻找满足极值条件的最优根;计算颗粒流体相间曳力,并替代双流体模型的曳力关系做迭代计算,得到反应器任意微元内的浓度、速度流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本发明方法可得到反映实际情况的曳力系数,可准确计算反应器内的流动、反应、传热、传质过程。

    一种颗粒流体两相流反应器内流动参数分布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8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075257.9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流体两相流反应器内流动参数分布的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将极值多尺度结构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相结合,并基于力平衡构建了稳态下的非线性方程组,不再引入加速度等变量,只需通过使用一次极值条件即可获取最优解,不仅计算过程更简便,而且具有操作条件的通用性和流域的普适性,同时具有计算精度高的优点,能够准确预测两相流反应器内的流动分布,并掌握反应器内部规律,从根本上保障设计、运行、控制与放大。

    一种循环流化床固体通量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19528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10449257.1

    申请日:201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固体通量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降段选取两个横截面作为测量面;2)对于每个测量面,利用扇束射线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该测量面的固体截面平均体积分率;所述扇束射线是能够穿透反应器内固体物料的扇束形状的射线;3)计算两个测量面的固体截面平均体积分率的时间函数的互相关函数R(τ),找出使该互相关函数取值最大的时间τ并将该时间τ作为固体物料从上测量面运动至下测量面所花的时间,进而计算出所述循环流化床的固体通量。本发明不会干扰反应器内的流场,不会造成人为的间隙操作。本发明测量结果的真实可靠。本发明能够在高温高压甚至有毒的极端测量环境中应用。

    一种CT并行重建系统及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611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14478.1

    申请日:2008-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T并行重建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前端采样器、中心节点、以及与所述中心节点连接的多个子节点,每个所述子节点均安装有图形处理器。所述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重建图像划分为多个block区域;2)中心节点接收前端采样器所采集的各角度下的原始投影数据;3)中心节点为各节点分配计算任务,每个分配了计算任务的子节点计算一个或多个block区域的重建值;4)各子节点完成所分配的重建计算;5)中心节点组合出完整的重建图像。本发明采取划分重建图像子区域的方法充分挖掘CT扫描及重建的并行特性,在数据采集的同时进行GPU的并行重建,重建时间由现有技术的分钟级降低为毫秒级,达到准实时的被测对象的断层图像重建显示。

    一种测量两相流颗粒团聚物速度及加速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6663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82721.0

    申请日:2009-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两相流颗粒团聚物速度及加速度的方法,基于x射线探测装置实现,所述x射线探测装置包括射线源和线状的探测器阵列,反应器位于射线源和探测器阵列之间,所述测量两相流颗粒团聚物速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探测器阵列的各探测器单元处的不含流动信息的反应器本底投影信号Ir;2)使反应器工作,在一段时间内,获取一系列测量时刻下,各探测器单元处的包含流动信息的投影信号I;3)根据步骤1)和2)的数据计算出各测量时刻下各探测器单元所对应的颗粒体积分率εp{n,i};4)根据颗粒体积分率的涨落判断团聚物出现的位置及时刻,并计算出所述两相流颗粒团聚物速度及加速度。

    延长顶部过滤部件使用寿命的反应装置及汽油脱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7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668288.6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顶部过滤部件使用寿命的反应装置及汽油脱硫的方法;所述反应装置自上向下依次包括沉降段、过渡段和反应主体段;所述沉降段的横截面大于反应主体段的横截面;在所述反应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沉降段和/或过渡段的二次固相出口。所述方法包括:汽油自下向上在反应主体段内经吸附剂颗粒脱硫,所述吸附剂颗粒发生碰撞产生细粉,所述吸附剂颗粒和细粉在汽油流动作用下向上输送依次经过渡段和沉降段,并经沉降段和/或过渡段的二次固相出口排出部分细粉;再经过滤部件过滤吸附剂颗粒和细粉后,得到脱硫的汽油产品。本发明能够改善反应器内的细粉夹带情况,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