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5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27959.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9/60 , C25B11/02 , C25B11/046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槽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电解槽包括电解室和电极板,电解室的内部或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极板,且电解室的内部还填充设置有催化剂床层;电解室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电解室和第二电解室,第一电解室的一侧通过隔膜和第二电解室的一侧连通;第一电解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二电解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液口,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本发明通过电解室和电极板的具体组合设置,将传统电解槽的二维平面电极转换成三维颗粒电极,大幅提高电极面积和电解效率,且电解槽为床型结构,易于规模化放大的同时,不存在水循环控制平衡问题,也不存在氢气和氧气混合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氢气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86249.1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特斯拉结构的多孔传输层,其包括平板和骨架结构,平板为间隔设置的多个,骨架结构设在相邻的两个平板之间且与平板相连,骨架结构上形成多个气体通道和多个液体通道,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沿平板交替分布,每个液体通道均为特斯拉阀通道。骨架结构的上端面与平板的侧壁构成流道,流道具有进液口和气液出口,骨架结构的下端形成有与气体通道以及液体通道连通的进气口。该多孔传输层能够减弱气液逆流阻力,促进在催化层表面的气体穿过气体通道进而排出,及时移除热量并且减少催化层活性位被气体覆盖的面积,还能够加快液体传输至催化层的速度,及时补充电解水反应所需要的水分,提高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电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46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75536.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导流筒的气化炉激冷室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气化炉激冷室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下降管,所述的下降管外侧套设有同轴的导流筒,所述的导流筒与下降管之间形成环隙;所述的下降管的一端连接气化炉,另一端设置气体分布装置,所述的气体分布装置为与下降管外缘对接的锥形段,所述的锥形段上开设气孔。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筒形成液体循环,防止细小煤灰颗粒沉积,有效解决细小颗粒引起的堵塞问题;通过设置气体分布装置,能有效形成小气泡,增加了气泡的相界面积,大幅度提高水浴增湿除尘除灰降温的效果,从而降低合成气夹带过多的煤灰进入下一工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96044.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及其应用,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筒,还包括垂直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外筒内部的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换热列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翅片;相邻两个换热列管的螺旋翅片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所述换热列管的直径的5%~20%。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翅片,一方面,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浆态床反应器的撤热能力,另一方面,螺旋翅片能阻碍浆料和气泡的轴向运动,改善浆态床内的相含率分布和液速分布,降低反应器内的返混;此外,由于螺旋翅片产生的螺旋切向流场,削弱催化剂颗粒与换热列管内壁面的直接碰撞作用,有效降低催化剂颗粒和换热列管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9971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6731.1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管式萃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所述U型管式萃取设备包括U型管道、搅拌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U型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横向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U型管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段的萃取原料入口;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U型管道的横向段;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所述U型管道的上方,且所述分离装置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的顶部分别连通;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轻相排出口和重相排出口,所述轻相排出口和重相排出口设置在所述分离装置的侧部。本发明将分离装置设置在U型管道的上方,使得整个设备形成循环管式结构,可控制混合液的停留时间,提高单级萃取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易于工业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8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6248.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1/032 , C25B11/02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挡隔组件的直通孔气体扩散层,含有挡隔组件的直通孔气体扩散层安装在催化层上方,且用于朝向催化层输入液体且将催化反应产生的气体排出,含有挡隔组件的直通孔气体扩散层包括平板和挡隔组件,平板为多个,且多个平板间隔设置,挡隔组件为多个,每个挡隔组件设在相邻的两个平板之间,且包括分隔柱、挡流板和隔离板,分隔柱为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分隔柱中,一个分隔柱的上端设有挡流板,另一个分隔柱的下端设有隔离板。该含有挡隔组件的直通孔气体扩散层,能够提升直通孔内部的气液流动速度,促进气体脱离催化层,提升排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82648.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板及电解槽,所述双极板包括形状相同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上设置有若干行凹结构和若干行凸结构,且所述凹结构和所述凸结构交替设置;所述凹结构包括若干个凹单元,所述若干个凹单元呈非均匀式分布;所述凸结构包括若干个凸单元,所述若干个凸单元呈非均匀式分布。在本发明中,通过凹结构和凸结构在双极板上的组合设置,可有效改善双极板上的碱液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液体流道中的气泡能够快速移除,进而使得液体流动更加顺畅,降低了接触电阻,提高电流密度的同时,降低了电解能耗,提高了电解效率,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85811.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及其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包括阳极双极板,所述阳极双极板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相互平行的流场通道,至少一条所述流场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流板。本发明提供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流场通道中设置有挡流板,能够实现流场通道内氧气的再分布,使得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靠近多孔介质层处的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加快了氧气的快速移除;所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有效地提高了电解水制氢时电解槽内部的气液传输能力,避免了高电流密度下氧气移除不足带来的传质恶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554040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970122.6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筒,还包括垂直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外筒内部的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换热列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翅片;相邻两个换热列管的螺旋翅片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所述换热列管的直径的5%~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翅片,一方面,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浆态床反应器的撤热能力,另一方面,螺旋翅片能阻碍浆料和气泡的轴向运动,改善浆态床内的相含率分布和液速分布,降低反应器内的返混;此外,由于螺旋翅片产生的螺旋切向流场,削弱催化剂颗粒与换热列管内壁面的直接碰撞作用,有效降低催化剂颗粒和换热列管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21107906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243661.8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导流筒的气化炉激冷室,所述的气化炉激冷室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下降管,所述的下降管外侧套设有同轴的导流筒,所述的导流筒与下降管之间形成环隙;所述的下降管的一端连接气化炉,另一端设置气体分布装置,所述的气体分布装置为与下降管外缘对接的锥形段,所述的锥形段上开设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筒形成液体循环,防止细小煤灰颗粒沉积,有效解决细小颗粒引起的堵塞问题;通过设置气体分布装置,能有效形成小气泡,增加了气泡的相界面积,大幅度提高水浴增湿除尘除灰降温的效果,从而降低合成气夹带过多的煤灰进入下一工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