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036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062402.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尖晶石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加入添加剂,该添加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还原反应在Li4Ti5O12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膜,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产生胀气;添加剂由有机硼酸锂盐和含酰胺基团或酰亚胺基团的有机物组成,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电解液体系总重量的0.2‑10wt%。本发明采用有机硼酸锂盐作为有机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还原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SEI膜,而含酰胺或酰亚胺基团的有机物则可以与电解液中的痕量水分反应,抑制LiPF6高温下的解离,从而防止胀气现象,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62402.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尖晶石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胀气的电解液体系。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加入添加剂,该添加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还原反应在Li4Ti5O12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膜,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产生胀气;添加剂由有机硼酸锂盐和含酰胺基团或酰亚胺基团的有机物组成,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电解液体系总重量的0.2-10wt%。本发明采用有机硼酸锂盐作为有机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还原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SEI膜,而含酰胺或酰亚胺基团的有机物则可以与电解液中的痕量水分反应,抑制LiPF6高温下的解离,从而防止胀气现象,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1094.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图神经网络的离子液体型抗生素的药性预测方法及高通量筛选平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公开数据库和文献中搜集有机分子和离子液体对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作为预训练和最终训练的数据集;采用有机分子的数据对单图输入模型进行预训练;通过迁移学习的方法将预训练模型参数移植到多图输入模型中;采用离子液体的数据对多图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离子液体抗菌性能预测模块;构建了离子液体的理论结构库;通过预测模块对理论结构库中的离子液体进行抗菌性预测,并最终筛选出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离子液体结构。本发明解决了数据量少及深度学习预测复杂的离子结构‑药性关系的难题,并实现了新型离子液体抗生素的高通量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42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076304.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7/00 , C07C29/128 , C07C31/20 , C07C68/06 , C07C6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a)使用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的羰基化步骤;(b)将步骤(a)中含有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溶液与甲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和产物分离的醇解步骤;(c)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塔顶冷凝液中提纯和精制碳酸二甲酯步骤;(d)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釜液中分离、转化和精制乙二醇步骤;(e)步骤(d)中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循环到步骤(a)的催化剂循环步骤。该方法具有碳酸乙烯酯单程转化率高、生产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废弃物排放少、能耗低等特点,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42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76304.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7/00 , C07C29/128 , C07C31/20 , C07C68/06 , C07C6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五个步骤:(a)使用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的羰基化步骤;(b)将步骤(a)中含有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溶液与甲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和产物分离的醇解步骤;(c)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塔顶冷凝液中提纯和精制碳酸二甲酯步骤;(d)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釜液中分离、转化和精制乙二醇步骤;(e)步骤(d)中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循环到步骤(a)的催化剂循环步骤。该工艺具有碳酸乙烯酯单程转化率高、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废弃物排放少、能耗低等特点,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461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85220.0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中低温下直接电解制备晶体硅的方法,用于解决电沉积法制备硅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低温和晶体结构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方法重要创新是以低温离子液体为电解液,以液态金属及其合金为阴极,利用离子液体熔点低、不易挥发的特性,以及液态金属电极中硅的溶解-析出平衡,在90~120℃的低温范围内成功制备了立方型的晶体硅。本发明的特点包括:操作温度低、离子液体体系稳定、工艺步骤简单易操作;可通过恒流、恒压进行控制、易于实现连续生产,可显著降低硅生产能耗和成本。本发明在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