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7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0199.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19/18 , H01M10/0525 , H01M4/525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及导流筒式合成釜,其中导流筒式合成釜包括釜体、安装在釜体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釜体内与驱动机构联动的搅拌器,釜体内固定连接有导流筒,釜体上还安装有升降机构,导流筒内设置有与升降机构联动的升降筒;导流筒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用于物料循环的窗口,升降筒与窗口配合,并通过升降调整窗口形成的物料通道的下沿高度。而制备方法基于该导流筒式合成釜,且结合能量因子与单位体积功率调控的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导流筒式合成釜由于不能够根据液位来调整窗口与液位的距离,导致不能够形成很好的循环流,容易导致结晶颗粒团聚以及膜管的堵塞,以及颗粒粒径分布较宽、产品品质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0568.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25 ,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三元前驱体的化学通式为NixCoyMnz(OH)2,其中,0.5≤x≤0.9,0.05≤y≤0.3,x+y+z=1,其中,大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10.0~16.0μm,小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3.0~6.0μm,径距为0.2~0.8。通过分阶段EDCF调控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可以获得特定要求的晶体粒径以及无开裂现象的致密颗粒,并且采用圆盘,斜叶和弧面相结合,弧形曲面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区域的湍动能耗散率。从而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粒径分布集中,径距更窄,压实密度更高,外观均匀无开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4041.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装置,包括釜体、搅拌单元、导流筒以及挡板单元,搅拌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釜体内的顶层搅拌桨、中层搅拌桨以及底层搅拌桨,顶层搅拌桨和底层搅拌桨采用轴流浆叶,顶层搅拌桨排出流体的方向向下,底层搅拌桨排出流体的方向向上,中层搅拌桨采用径流桨叶;导流筒围绕设置在中层搅拌桨外,导流筒中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窗口;挡板单元设置在釜体的内侧壁,用于增强物料的轴向循环。本申请通过搅拌单元、导流筒和挡板单元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反应釜内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流场,有利于提高前驱体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464081.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材料前驱体的共沉淀过程优化与放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优化与放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共沉淀釜的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计算得到反应釜中不同位置下的流场参数;构建共沉淀过程的群体平衡模型和共沉淀过程的反应釜内的微观混合模型;将群体平衡模型与反应釜中不同位置下的流场参数耦合,得到晶体大小与分布在时空的变化结果;将微观混合模型与反应釜中不同位置下的流场参数耦合,得到组分浓度结果;依据耦合结果,进行电池材料前驱体的共沉淀过程的优化与放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优化了电池材料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及设备结构,并进行了科学放大,对于精准获得高质量电池材料前驱体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0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210120568.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三元前驱体的化学通式为NixCoyMnz(OH)2,其中,0.5≤x≤0.9,0.05≤y≤0.3,x+y+z=1,其中,大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10.0~16.0μm,小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3.0~6.0μm,径距为0.2~0.8。通过分阶段EDCF调控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可以获得特定要求的晶体粒径以及无开裂现象的致密颗粒,并且采用圆盘,斜叶和弧面相结合,弧形曲面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区域的湍动能耗散率。从而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粒径分布集中,径距更窄,压实密度更高,外观均匀无开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9273048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20296411.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19/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装置,包括釜体、搅拌单元、导流筒以及挡板单元,搅拌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釜体内的顶层搅拌桨、中层搅拌桨以及底层搅拌桨,顶层搅拌桨和底层搅拌桨采用轴流桨叶,顶层搅拌桨排出流体的方向向下,底层搅拌桨排出流体的方向向上,中层搅拌桨采用径流桨叶;导流筒围绕设置在中层搅拌桨外,导流筒中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窗口;挡板单元设置在釜体的内侧壁,用于增强物料的轴向循环。本申请通过搅拌单元、导流筒和挡板单元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反应釜内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流场,有利于提高前驱体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08346149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522222.3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式反应器,包括位于釜口法兰(6)上部的电动机(1)、减速机(2)、联轴器(3)、机架(4)和机械密封(5)以及伸入釜内的搅拌轴(7)和搅拌器等,沿搅拌轴(7)从上至下配置有两层上翻式曲线圆盘涡轮奖(8)、分布器(9)、中间轴承(10)、上翻式曲线圆盘涡轮奖(8)和径流曲线圆盘涡轮桨(11)以及最下部的分布器(9),在釜外配置有空压机(12)连通釜内的分布器(9),在连通管线接近空压机附近设计有补料口,本实用新型较现有产品可以提高传质和混合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5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1860.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树脂聚合釜内流动特性的仿真模拟方法,属于化学原料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组不同的聚合釜‑搅拌桨组合并构建对应的三维仿真模型;选择物料模型和流体模型对获得的聚合釜‑搅拌桨组合进行压力速度耦合求解,基于获得的最佳性能的聚合釜‑搅拌桨组合,计算只有聚合物作为介质的稳态流场,将得到的稳态流场作为初始值进行非稳态计算,进而得到物料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对聚合釜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出符合中高黏特种PVA树脂生产用连续搅拌式聚合釜及搅拌桨结构,能够实现物料的搅拌均匀,且传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297123.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J1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型机械密封,其中的浮动环(5)作为机械密封摩擦副的软环,包括了可调节摩擦端面凸台高度的调节机构(52)和磨损件(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械密封工作一段时间后磨损件(51)的凸台初始高度(512)将要磨损殆尽时,可方便地通过调节机构(52)调整磨损件(51)下部至凸台初始高度(512),可以多次调整延长机械密封使用寿命,避免机械密封频繁维修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094218.4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27/191 , B01F27/112 , B01F27/115 , B01F35/30 , B01F35/33 , C02F1/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搅拌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搅拌轴和叶轮,所述叶轮同心固定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驱动部件适于驱动所述搅拌轴往复转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旋转动力源、驱动机构、驱动轴、壳体和储能机构,所述旋转动力源的单向转动适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轴正转或反转,所述驱动轴同心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壳体和所述驱动轴之间设置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具有两个并适于分别利用所述驱动轴的正转和反转进行储能,且所述储能机构储适于在所述驱动轴正转向反转转换或反转向正转转换时释放能量。具有搅拌充分,混合效果好,絮凝效果好,且结构可靠,运行稳定,成本低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