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5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36395.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植物SPF1基因在调控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积累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发现植物SPF1基因具有调控植物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积累的功能,植物spf1突变体中含油量和脂肪酸积累均显著提高,表明SPF1基因对油脂合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还发现敲除油菜BnaSPF1A06或BnaSPF1C05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含油量。本发明利用SPF1基因来控制植物种子中油脂的合成,为提高植物种子含油量、改善种子油脂中脂肪酸类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76871.X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甘蓝型油菜株高性状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甘蓝型油菜C76为母本,以白菜型油菜的突变体bgr‑JT为父本进行属内种间杂交,获得F1代种子;在F1中选择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后代与甘蓝型油菜C76进行回交,在F1BC1中选取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后代与甘蓝型油菜C76进行回交。选取F1BC2的后代中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株系所产生的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通过单倍体技术,获得了矮化、株型紧凑的甘蓝型油菜DH系材料—Bnbgr。该SSR分子标记位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A04:19060406 bp~28399982 bp区域,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甘蓝型油菜矮化性状的早期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056475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33659.0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豆科植物脂肪酸含量在促进其根瘤形成中的应用。本发明将来源于椭圆小球藻的CeDGAT1和CectGPDH2基因利用遗传转化的方法获得大豆转基因材料,研究发现所获得的转基因大豆在表型上未出现不良的农艺性状;同时发现CeDGAT1和CectGPDH2的转基因株系,其百粒重和种子中的总脂肪酸均提高;并且根瘤数提高40%以上;氮利用率显著提高。说明提高大豆脂肪酸含量,能够促进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进而提高豆科植物的氮利用率,实现豆科植物的增产,本发明这一发现可用于豆科植物的增产增收。因此我们的发明结果可用于通过基因工程或非基因工程提高豆科植物脂肪酸含量来促进豆科植物根瘤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52758.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BnaC04.bZIP16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BnaC04.bZIP16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发现,野生型的甘蓝型油菜在浇灌盐水后会高表达BnaC04.bZIP16基因,同时过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能够在盐胁迫环境中更好地生长,敲除了BnaC04.bZIP16基因的油菜则更难以在盐胁迫环境中生长,据此验证了BnaC04.bZIP16基因作为正向调节因子在增强油菜耐盐性中的作用,而且为开发具有高耐盐性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提供了关键的分子工具,该基因在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提高农作物耐盐性及培育高耐盐性转基因作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5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177399.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4 , A01H5/12 , A01H5/10 , A01H1/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菜绿色革命基因bgr及其应用。基因bgr能够显著降低油菜植株高度,茎杆粗壮,抗倒伏,使分枝角度变小,株型紧凑,有效地提高收获指数。该基因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杂合的bgr能够使四倍体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更具理想株型特征,植株高度120‑160cm,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76871.X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甘蓝型油菜株高性状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甘蓝型油菜C76为母本,以白菜型油菜的突变体bgr‑JT为父本进行属内种间杂交,获得F1代种子;在F1中选择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后代与甘蓝型油菜C76进行回交,在F1BC1中选取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后代与甘蓝型油菜C76进行回交。选取F1BC2的后代中株型紧凑、株高变矮的株系所产生的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通过单倍体技术,获得了矮化、株型紧凑的甘蓝型油菜DH系材料—Bnbgr。该SSR分子标记位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A04:19060406 bp~28399982 bp区域,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甘蓝型油菜矮化性状的早期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177399.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4 , A01H5/12 , A01H5/10 , A01H1/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菜绿色革命基因bgr及其应用。基因bgr能够显著降低油菜植株高度,茎杆粗壮,抗倒伏,使分枝角度变小,株型紧凑,有效地提高收获指数。该基因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杂合的bgr能够使四倍体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更具理想株型特征,植株高度120‑160cm,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4902.0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4 , A01H5/12 , A01H5/10 , A01H1/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菜绿色革命基因bgr及其应用。基因bgr能够显著降低油菜植株高度,茎杆粗壮,抗倒伏,使分枝角度变小,株型紧凑,有效地提高收获指数。该基因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杂合的bgr能够使四倍体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更具理想株型特征,植株高度120‑160 cm,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4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733659.0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豆科植物脂肪酸含量在促进其根瘤形成中的应用。本发明将来源于椭圆小球藻的CeDGAT1和CectGPDH2基因利用遗传转化的方法获得大豆转基因材料,研究发现所获得的转基因大豆在表型上未出现不良的农艺性状;同时发现CeDGAT1和CectGPDH2的转基因株系,其百粒重和种子中的总脂肪酸均提高;并且根瘤数提高40%以上;氮利用率显著提高。说明提高大豆脂肪酸含量,能够促进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进而提高豆科植物的氮利用率,实现豆科植物的增产,本发明这一发现可用于豆科植物的增产增收。因此我们的发明结果可用于通过基因工程或非基因工程提高豆科植物脂肪酸含量来促进豆科植物根瘤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4903.5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4 , A01H5/12 , A01H5/10 , A01H1/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菜绿色革命基因bgr及其应用。基因bgr能够显著降低油菜植株高度,茎杆粗壮,抗倒伏,使分枝角度变小,株型紧凑,有效地提高收获指数。该基因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杂合的bgr能够使四倍体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更具理想株型特征,植株高度120‑160 cm,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