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23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959357.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TC4钛合金大尺寸细晶整体叶盘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合金铸锭在1050℃~1150℃完成开坯锻造,然后所得坯料在1015℃~1035℃进行1火次的镦、拔变形,锻后水冷,再将坯料加热至880℃~910℃保温12~20h后随炉升温至940℃~980℃进行锻造,然后坯料在935℃~985℃进行6~8火次的镦拔变形,再将坯料在945℃~965℃进行成形,得到锻坯;最后将得到的锻坯进行退火处理,最终获得整体叶盘锻件毛坯。该工艺适用于制备600mm至1500mm,高度在60mm至150mm的整体叶盘锻件,锻件的组织均匀性和性能优于传统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502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956837.8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Ti55高温钛合金大尺寸细晶整体叶盘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合金铸锭在1150℃~1250℃完成开坯锻造,然后所得坯料在1015℃~1035℃进行1火次的镦、拔变形,锻后水冷,再将坯料加热至890℃~920℃保温12h~20h后随炉升温至940℃~980℃进行锻造,然后坯料在950℃~970℃进行6~8火次的镦拔变形,再将坯料在950℃~960℃进行成形,得到锻坯;最后将得到的锻坯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最终获得整体叶盘锻件毛坯。该工艺适用于制备700mm至1200mm,高度在60mm至150mm的整体叶盘锻件,锻件的组织均匀性和性能优于传统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2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56813.2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650℃用高温钛合金大尺寸细晶整体叶盘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合金铸锭在1150~1250℃完成开坯锻造,然后所得坯料在β相变点以上10~30℃进行镦、拔变形,锻后水冷,再将坯料加热至850~870℃保温12~20h后随炉升温至990~1000℃进行镦拔变形,再将坯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10~30℃进行镦、拔变形,锻后水冷,然后坯料再热至850~870℃保温12~20h后随炉升温至990~1000℃进行镦拔变形,之后将坯料在β相变点以下50~35℃进行镦拔变形,最后坯料在β相变点以下50~40℃成型,得到锻坯;将得到的锻坯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最终获得整体叶盘锻件毛坯。该工艺适用于制备600mm至1000mm,高度在60mm至100mm的整体叶盘锻件,锻件的组织均匀性和性能优于传统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1940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5635.X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Ti175合金大尺寸整体叶盘锻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钛及钛合金加工领域,具体步骤为:1)坯料改锻:将棒材在Tβ相变点以下45~60℃进行2~5火次的镦、拔变形,要求至少2火次变形的单火次镦粗变形量不小于50%,且锻比不小于4,终锻温度不低于850℃;2)模锻成形:在Tβ相变点以下40℃~50℃模锻成形,锻后空冷,得到模锻坯料;3)三重热处理:固溶处理:在β转变温度以下10℃~30℃保温1~4h,风冷或以更快的速度冷却;二次固溶处理:在β转变温度以下65℃~85℃保温1~5h,空冷或以更快的速度冷却;时效处理:530℃~650℃,2~10h,空冷。本发明通过改锻和模锻的匹配使的锻件组织中的原始β晶粒具有 与压缩方向平行的丝织构。通过三重热处理调整合金各相的含量和形态,使锻件具备优异的强塑性和断裂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5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47397.5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态组织高强韧高温钛合金的加工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新型双态组织高强韧高温钛合金中大量α稳定元素(铝(Al)、锡(Sn)、锆(Zr))的添加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在提高钛合金强度的同时稳定α相,促进板条α相的析出,有利于热加工过程中板条α相的球化;适量的β稳定元素(钼(Mo)、硅(Si)、钨(W))可以在补充强化的同时提高钛合金持久和蠕变性能;硼(B)与钛(Ti)结合生成TiB相,由于TiB相在钛合金α相和β相中固溶度极低,几乎完全不溶于钛合金基体,而是以短棒状独立存在于晶界处,在热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β晶粒的长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新型高强韧高温钛合金无需α+β两相区或α单相区变形即可获得所需要的双态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4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47542.X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态组织钛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新型双态组织钛基复合材料仅通过β相区热变形,不但可以使复合材料致密化,而且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粉末冶金无法避免的孔隙等缺陷问题;经β相区热变形后,通过后续热处理可以直接得到双态组织,避免了传统钛合金所需的α+β两相区复杂热变形。仅通过后续热处理即可得到双态组织,使热加工工艺得到加大简化。本发明所述新型双态组织钛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片层组织的高强度与疲劳性能,还具有等轴组织带来的良好的拉伸塑性和疲劳强度,更能满足当下航空、航天等领域复杂服役条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33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03151.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网篮组织Ti175合金整体叶盘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将Ti175合金铸锭加热至Tβ相变点以上100℃~150℃,保温10h~20h后出炉锻造,锻比不小于4;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得坯料在Tβ相变点以上20℃~50℃进行4~8火次的镦拔变形,每火次锻比不小于3;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得锻坯加热至Tβ相变点以上10℃~30℃,进行模锻成形;步骤四:对步骤三制备所得模锻锻坯进行热处理及表面加工,获得网篮组织Ti175合金整体叶盘。本发明中Ti175合金整体叶盘经三重热处理后,在整体叶盘表面形成梯度式渗氧层,使整体叶盘疲劳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3157.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3P15/00
Abstract: 一种TiB/Ti65合金环件的加工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TiB/Ti65合金铸锭经1050℃~1200℃开坯;步骤二:开坯后在1000℃~1100℃对合金坯料进行1~3火次的镦粗和拔长变形得到锻坯;步骤三:在950℃~1050℃完成锻坯的冲孔、扩孔和环扎,轧制成形至目标尺寸环件锻坯;步骤四:环件锻坯经固溶时效热处理后,在600℃~650℃保温10h~150h进行表面渗氧处理,环件锻坯表面形成氧化层,次表面形成梯度渗氧组织;步骤五:经打磨抛光后去除表面氧化层并保留渗透氧层,形成所需的TiB/Ti65合金环件。采用本发明的加工制造方法,TiB/Ti65合金的镦拔锻造多在β相区完成,具有较好的成形能力,表面完整性较好,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2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56795.8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600℃用高温钛合金大尺寸细晶整体叶盘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合金铸锭在1130~1230℃完成开坯锻造,然后所得坯料在β相变点以上10~30℃进行锻造,锻后油冷,再将坯料加热至860~880℃保温4~6h后随炉升温至1000~1010℃进行镦拔变形,所得坯料再在β相变点以上10~30℃进行锻造,锻后油冷,再将坯料加热至860~880℃保温4~6h后随炉升温至1000~1010℃进行镦拔变形,之后坯料在Tβ最后将坯料在β相变点以下50~40℃进行6~8火次的镦拔变形,最后坯料在950~960℃进行成形,得到锻坯;对锻坯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获得整体叶盘锻件毛坯。该工艺适用于制备600mm至1000mm,高度在60mm至100mm的整体叶盘锻件,锻件的组织均匀性和性能一致性优于传统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72014.0
申请日:2022-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700~800℃用高强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合金成分、制备方法、热变形和热处理等要素,所述合金成分为(重量百分比),Al:8%~11%,Nb:36%~42%,Mo:0.5%~2%,B:0.25~2%,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对传统熔炼工艺进行改进,大幅度减轻TiB的偏聚现象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气体O元素和其他杂质元素大量吸入,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的同时提高合金稳定性。材料在室温至800℃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在700℃的拉伸强度在1050Mpa以上、延伸率在8%以上;其800℃强度在800Mpa以上、延伸率在12%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