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71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537962.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轴类零件轧制成形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圆环试样的材料楔横轧成形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若评定高温下材料的成形性能则需要在轧制前将圆环状试样加热到设定温度,若评定室温下材料的成形性能则省略加热步骤;根据设计压下量调整凹槽型上模具、下模具的间隙;采用带有凹槽型模具的板式楔横轧机进行圆环状试样的轧制;测量轧后变形试样的椭圆率并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楔横轧成形性能,或评价同一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楔横轧成形性能。本方法也可用于空心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性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40032.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nventor: 程明 , 师明杰 , 张士宏 , 弗拉基米尔彼得连科 , 格拉日娜瓦列里耶夫娜科热夫尼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损伤评估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材料楔横轧损伤临界值评定方法。首先,采用圆棒状坯料在板式楔横轧机上进行一定工况条件下不同轧制距离的楔横轧成形实验。然后,对所得轧件分别进行X射线无损探伤,获得材料在楔横轧变形过程中发生损伤开裂的初始轧制距离和部位。再次,应用有限元模拟,选取某一损伤模型,对相同几何模型在同一工况条件下的楔横轧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对照材料楔横轧有限元模拟同一轧制距离和部位的损伤计算结果,确定该损伤模型和工况条件下材料楔横轧变形的损伤临界值。本发明模拟和实验的可重复性强,可用于某一损伤模型和工况条件下材料的楔横轧损伤临界值的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537962.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轴类零件轧制成形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圆环试样的材料楔横轧成形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若评定高温下材料的成形性能则需要在轧制前将圆环状试样加热到设定温度,若评定室温下材料的成形性能则省略加热步骤;根据设计压下量调整凹槽型上模具、下模具的间隙;采用带有凹槽型模具的板式楔横轧机进行圆环状试样的轧制;测量轧后变形试样的椭圆率并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楔横轧成形性能,或评价同一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楔横轧成形性能。本方法也可用于空心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性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37957.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镍基高温合金制备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表面超细晶组织的GH4169合金管棒材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GH4169合金锻造管棒材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20~1050℃,保温时间为30~50min,水冷至室温;(2)对固溶处理后的GH4169合金管棒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910~930℃,时效时间为20~24h,水冷至室温;(3)采用楔横轧加工工艺进行固溶时效GH4169合金管棒材的轧制,获得具有表面超细晶组织的GH4169合金管棒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简单高效地制备表面晶粒度可达ASTM 12级以上的GH4169合金管棒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