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494336.3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分批或分批补料发酵生产工艺复杂,周期短,难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的问题。该体系由重组菌与光合自养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基共培养而成;所述重组菌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方法:先将重组菌和光合自养微生物分别接种到LB和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取菌液离心,重悬于无菌水中;然后接种到光照反应器中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于葡萄糖耗尽后进行补加,持续培养至发酵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周期由100h延长到400h,异戊二烯产量是纯培养的8倍。

    一种用于大规模连续发酵的发酵与分离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167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81573.2

    申请日:2017-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1/30 C12M41/44 C12M4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连续发酵的发酵与分离耦合系统,属于发酵与分离工程技术领域。该发酵与分离耦合系统包括发酵罐,分离装置,供料泵,氨水罐,补料罐,流加罐,吸附装置,活化罐,初培罐,导纳装置,安全过滤器,气水分离器,物料循环泵以及连接管道。其中,导纳装置连接在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的上部连通。气水分离器设有液位计和与液位计连锁控制的阀VIII。过滤装置内设有与物料循环泵的控制器联锁的流速计和粘度计。本发明采用气水分离装置和导纳装置,大幅降低在输送过滤中管道内部的气体含量,既增加发酵液在输送过滤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又大幅减低输送过程中气蚀作用对设备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降低维护和生产成本。

    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494336.3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分批或分批补料发酵生产工艺复杂,周期短,难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的问题。该体系由重组菌与光合自养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基共培养而成;所述重组菌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方法:先将重组菌和光合自养微生物分别接种到LB和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取菌液离心,重悬于无菌水中;然后接种到光照反应器中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于葡萄糖耗尽后进行补加,持续培养至发酵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周期由100h延长到400h,异戊二烯产量是纯培养的8倍。

    一种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低浓度异戊二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6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046680.4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生物烯烃的分离回收方法。所述的烯烃由生物发酵法制备,具备较低的沸点。所述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较低浓度的生物烯烃如生物异戊二烯;所述的分离方法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材料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收集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所述的碳纤维吸附率高,稳定性好,可再生使用;所述的分离方法采用多级冷凝器回收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回收效率高;所述的分离方法最后获得的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纯度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低浓度,低沸点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