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494336.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分批或分批补料发酵生产工艺复杂,周期短,难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的问题。该体系由重组菌与光合自养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基共培养而成;所述重组菌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方法:先将重组菌和光合自养微生物分别接种到LB和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取菌液离心,重悬于无菌水中;然后接种到光照反应器中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于葡萄糖耗尽后进行补加,持续培养至发酵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周期由100h延长到400h,异戊二烯产量是纯培养的8倍。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7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81573.2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连续发酵的发酵与分离耦合系统,属于发酵与分离工程技术领域。该发酵与分离耦合系统包括发酵罐,分离装置,供料泵,氨水罐,补料罐,流加罐,吸附装置,活化罐,初培罐,导纳装置,安全过滤器,气水分离器,物料循环泵以及连接管道。其中,导纳装置连接在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的上部连通。气水分离器设有液位计和与液位计连锁控制的阀VIII。过滤装置内设有与物料循环泵的控制器联锁的流速计和粘度计。本发明采用气水分离装置和导纳装置,大幅降低在输送过滤中管道内部的气体含量,既增加发酵液在输送过滤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又大幅减低输送过程中气蚀作用对设备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降低维护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82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474165.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异戊二烯的方法及其构建的融合子,主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大肠杆菌和真氧产碱杆菌为亲本,通过以油脂为唯一碳源和抗性标记质粒筛选,获得高效转化油脂的重组细胞,并利用该融合子发酵生产异戊二烯,该方法能够提高油脂代谢的速率、提高异戊二烯的产率,降低发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3719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36877.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29 , C12N9/0006 , C12P7/42 , C12Y101/01036 , C12Y101/01038 , C12Y101/01039 , C12Y101/0104 , C12Y203/01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乙酸为原料合成甲羟戊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工程菌是共表达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HMG-CoA还原酶基因mvaE和HMG-CoA合酶基因mvaS,同时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sc和苹果酸酶基因meaB。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工程菌能够以乙酸为原料合成甲羟戊酸,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适用于产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7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494336.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藻菌共培养发酵体系及用其生产化学品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分批或分批补料发酵生产工艺复杂,周期短,难以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的问题。该体系由重组菌与光合自养微生物经发酵培养基共培养而成;所述重组菌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方法:先将重组菌和光合自养微生物分别接种到LB和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取菌液离心,重悬于无菌水中;然后接种到光照反应器中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于葡萄糖耗尽后进行补加,持续培养至发酵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周期由100h延长到400h,异戊二烯产量是纯培养的8倍。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046680.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生物烯烃的分离回收方法。所述的烯烃由生物发酵法制备,具备较低的沸点。所述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较低浓度的生物烯烃如生物异戊二烯;所述的分离方法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材料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收集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所述的碳纤维吸附率高,稳定性好,可再生使用;所述的分离方法采用多级冷凝器回收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回收效率高;所述的分离方法最后获得的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纯度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低浓度,低沸点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78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75345.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代谢油脂的大肠杆菌及其在生物基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是在大肠杆菌中引入来自真氧产碱杆菌的油脂代谢途径得到的重组菌,在大肠杆菌经过遗传修饰引入了外源高活性的油脂代谢降解酶系,提高了大肠杆菌对油脂的利用率。应用本发明构建大肠杆菌发酵生产甲羟戊酸,具有转化过程温和,转化率高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为生物合成甲羟戊酸和异戊二烯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86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73824.8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工程菌脂肪酸胞外分泌能力的方法。本发明包括调控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并提高游离脂肪酸胞外分泌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46680.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005 , B01D53/04 , B01D2253/102 , B01D2257/7022 , B01D2258/02 , B01D2259/4009 , C07C7/12 , C07C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生物烯烃的分离回收方法。所述的烯烃由生物发酵法制备,具备较低的沸点。所述的分离方法适用于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较低浓度的生物烯烃如生物异戊二烯;所述的分离方法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材料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收集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所述的碳纤维吸附率高,稳定性好,可再生使用;所述的分离方法采用多级冷凝器回收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回收效率高;所述的分离方法最后获得的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纯度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特殊的活性碳纤维吸附,蒸汽解吸附,冷凝法分离回收发酵尾气中低浓度,低沸点生物烯烃如异戊二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2571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07345.X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合成乙偶姻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具有乙偶姻合酶活性基因,导入宿主菌得到重组菌,利用重组菌发酵生产乙偶姻,进一步在乙偶姻基础上生产2,3-丁二醇。本发明成功利用重组后菌株发酵生成乙偶姻和2,3-丁二醇,解决了天然生产途径中间产物乙酰乳酸消耗影响乙偶姻和2,3-丁二醇产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