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4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4273.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属于无人机空中对接技术领域。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壳体,对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件,第二壳体为导磁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件,第一壳体围合形成对接腔,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线圈安装于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监测组件,监测组件安装于对接壳体,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无人机对接杆是否进入对接腔;在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导磁材料制成的无人机对接杆能够被吸入对接腔。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进行限制,提高磁感线的密度,使得磁感线尽量聚集并从对接腔中心穿过,从而提高线圈对无人机对接杆的吸附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4273.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属于无人机空中对接技术领域。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壳体,对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件,第二壳体为导磁材料制成的环形结构件,第一壳体围合形成对接腔,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线圈安装于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监测组件,监测组件安装于对接壳体,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无人机对接杆是否进入对接腔;在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导磁材料制成的无人机对接杆能够被吸入对接腔。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进行限制,提高磁感线的密度,使得磁感线尽量聚集并从对接腔中心穿过,从而提高线圈对无人机对接杆的吸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