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66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0419003.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发电及供暖、制冷综合利用系统。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能互补发电及供暖、制冷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子系统、光热换热子系统、制冷子系统、供热管网、ORC发电子系统和驱动热源子系统;通过设置与光热换热子系统相连的ORC发电子系统,进行光热能量转换并发电,再将供热管网与光热换热子系统通过换热器相连,实现良好的光热利用,使其转化为供热管网中工质的热量,另外,通过设置制冷子系统,将光热能量用于制冷;通过实施本申请,可同时满足发电、供热和制冷的三种用户需求,由于本申请中所采用的能量均来自光热和电厂余热,为清洁能源,对环境友好,适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6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19003.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发电及供暖、制冷综合利用系统。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能互补发电及供暖、制冷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子系统、光热换热子系统、制冷子系统、供热管网、ORC发电子系统和驱动热源子系统;通过设置与光热换热子系统相连的ORC发电子系统,进行光热能量转换并发电,再将供热管网与光热换热子系统通过换热器相连,实现良好的光热利用,使其转化为供热管网中工质的热量,另外,通过设置制冷子系统,将光热能量用于制冷;通过实施本申请,可同时满足发电、供热和制冷的三种用户需求,由于本申请中所采用的能量均来自光热和电厂余热,为清洁能源,对环境友好,适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33589.4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炉煤气发电系统。钢铁工业中产生的高炉煤气由于热值最低、难于稳定燃烧以及发电效率低等特点无法得到高效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高炉煤气发电系统,包括换热装置、燃气锅炉、空气预热器、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凝汽器;通过将燃气锅炉的烟气导入换热装置,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节约能源,使具有低热值属性的高炉煤气升温,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从而实现高效利用高炉煤气发电,显著提升经济性的目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利于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适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9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010419010.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多能互补能量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发电及热泵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利用低温余热供热的电厂,单纯依靠低温余热进行供热,在供热需求较大时,电厂锅炉的低温余热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本申请的光热发电及热泵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子系统、光热换热子系统和供热管网;一方面通过利用光热给供热管网加热,另一方面接收电厂锅炉的汽轮机排汽冷凝后放出的热量,通过热泵将热蒸汽中的能量输送至供热管网,实现了两种清洁能源的协同利用,节约了资源,对环境友好,同时满足了人们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9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19010.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多能互补能量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发电及热泵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利用低温余热供热的电厂,单纯依靠低温余热进行供热,在供热需求较大时,电厂锅炉的低温余热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本申请的光热发电及热泵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子系统、光热换热子系统和供热管网;一方面通过利用光热给供热管网加热,另一方面接收电厂锅炉的汽轮机排汽冷凝后放出的热量,通过热泵将热蒸汽中的能量输送至供热管网,实现了两种清洁能源的协同利用,节约了资源,对环境友好,同时满足了人们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97379.0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的光斑能量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腔式吸热器,腔式吸热器的内腔为布设有冷却水流道的光吸收区域,在腔式吸热器的腔室上设有一个能够使入射光摄入内腔的开口;冷却水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水送水系统,冷却水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水回收系统;冷却水送水系统设置有用于测量送水的第一测压元件、测温元件和质量流量测量装置;冷却水回收系统设置有用于测量回收水的第二测压元件和测温元件。本发明添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无论是碟式聚光器还是太阳能的热利用,光斑的能量值都是关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698182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3257595.3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侧墙结构柱植筋分布式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连接在横梁两端的立柱;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两个立柱之间的平行于立柱的支撑杆;连接在相邻横梁之间的多根斜梁;支架设置在屋顶上,两个立柱平行于侧墙且延伸至侧墙的两侧;侧墙内设置有结构柱,立柱与结构柱之间通过植筋进行锚固连接。本申请支架将光伏组件承受的荷载通过斜梁传递至横梁,横梁将荷载传递至建筑物侧墙的立柱上,立柱与侧墙中的结构柱通过植筋锚固连接,最终将荷载传递至侧墙的结构柱上,达到将本应由屋面承担的光伏支架荷载和防水任务转移至建构筑物侧墙结构柱的目的,解决了屋顶荷载不足和防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07872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277016.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固预制管桩,包括预制管桩、通孔、孔洞、固定绞线、受力件和混凝土;预制管桩的下部入土设置,预制管桩具有空心部,通孔贯穿预制管桩入土部分的管壁设置,通孔具有两个,孔洞与通孔相连通,孔洞与预制管桩相垂直或者倾斜向下设置;固定绞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预制管桩的空心部内,第二部分贯穿通孔位于孔洞内;受力件沿第二部分长度方向设置,受力件呈可开合状;混凝土位于预制管桩的空心部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绞线及受力件,通过张拉固定绞线使受力件呈张开趋势并具有一定倾角,固定绞线、张开的受力件与桩周边土体紧密结合,形成类似扩底的管桩结构,承担较高的抗压或抗拔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145435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20496625.2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锅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兰炭尾气电厂的锅炉紧急事故处理DCS操作台,具体包括锅炉DCS柜体、锅炉DCS操作员站和供电单元;锅炉DCS操作员站用于控制锅炉的启动、停机、正常运行以及事故处理;锅炉DCS操作员站设置在锅炉DCS柜体的台面上,锅炉DCS操作员站包括锅炉紧急跳闸按钮,锅炉紧急跳闸按钮用于控制整个机组停止运行、切断供给锅炉的全部燃气燃料以及使汽轮机跳闸。本申请通过添加锅炉紧急跳闸按钮、锅炉PCV阀控制面板解决了常规兰炭尾气电厂锅炉DCS操作台无法紧急处理锅炉事故停机的不足,方便电厂人员运行维护、检修的问题,具有安全、方便电厂人员运行维护、检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44616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20356529.5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光斑能量测量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能量以及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控制器、故障调试维护控制中心、智能操作端和太阳能能量以及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控制柜,太阳能能量以及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控制柜包括智能远程控制终端、云反馈中心和气象监测中心;智能远程控制终端上还连接MCU运算电路;太阳能能量以及热流密度测量装置控制器还连接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还连接水泵档位控制器和智能上下水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光斑能量测量控制系统提高了热量和热流密度测量的精度问题,使得热量和热流密度的测量结果满足用户要求,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对光斑能量进行测量时,成本高,热防护较难且容易损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