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变形飞行器风洞试验模型的地面修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8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42892.5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可变形飞行器风洞试验模型的地面修配方法。可变形飞行器模拟驱动结构配合扭力扳手的合理运用,从数值量化的角度分析排除了常见的翼面运动卡塞因素,保证试验模型的安全以及风洞试验的顺利实施。模拟驱动结构包括丝杠、轴承法兰、第二轴承、轴承盖板,结合可变形飞行器第一轴承,实现丝杆的自由旋转,实现扭矩模拟输入。丝杠的方柱结构与扭力扳手套筒配合,通过实时测量传动结构驱动力矩,并参考伺服电机最大力矩,逐一分析排除了滑块、连杆、翼面的卡塞因素,保证风洞试验状态下翼面的顺畅运动。针对翼面修配问题,提出“涂抹法”进行翼面及飞行器配合面加工精度检测,配合面修配区域,有效降低修配对于飞行器外形特征的影响。

    一种高超声速风洞试验天平隔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840365.X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一种高超声速风洞试验天平隔热装置,解决了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用的天平隔热问题,属于高超声速风洞试验领域。装置包括连接件、隔热组件、隔热套、支杆;天平安装在支杆上;支杆表面喷涂有隔热涂层;隔热套包括锥段、与锥段连接的柱段,且锥段内为锥形腔体、柱段内为柱形腔体;隔热套套装在天平上,且使支杆完全暴露在隔热套外,隔热套的锥形腔体卡住天平头部的锥段,隔热套的柱形腔体表面与天平外表面之间存在缝隙;隔热套的锥段卡入模型后段的内腔,隔热套的柱段外表面与模型后段的内腔之间存在缝隙;隔热组件位于模型后段的端面,连接件穿过隔热组件后与天平头部连接。本发明更为高效、便捷的解决了天平隔热问题。

    一种电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流场速度场校测排架

    公开(公告)号:CN118130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83924.9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流场速度场校测排架,包括:底座、肋板、立柱、线罩、锁紧螺母、排架座、卡箍、排架支臂、钢管、探针、转接管。立柱插入底座内,通过周向分布的八个肋板焊接成一体,组成了排架的支撑机构。两个排架支臂对称嵌入排架座的槽内并焊接成一体。排架座从后端插入立柱的上部通孔,尾端用锁紧螺母紧固。排架支臂呈尖劈形状,打孔从迎风端插入探针、从背风侧插入钢管并焊接。钢管用卡箍固定,然后穿入排架座内腔并从尾端引出,沿着立柱的凹槽到流场外。该发明解决了电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校测的难题,采用底座可移动式、排架座可旋转式设计,可以实现流场多截面、多方位的详细校测,对流场品质作细致地研究。

    一种电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温度均匀性的校测排架

    公开(公告)号:CN117191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5877.8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温度均匀性的校测排架,该排架包括支座、线罩、锁紧螺母、排架支杆、排架头、四个排架支臂、四个排架后盖;排架支杆位于支座上方,与支座连接,排架头一端嵌入在排架支杆内部,另一端用于安装排架支臂,排架支杆和排架头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中空通道,四个排架支臂呈十字架的方式安装在排架头末端,相对于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喷管轴线中心对称,排架支臂上均匀安装了多个用于测量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温度的探针;探针与排架支臂连接处进行密封和隔热;探针的信号线沿着排架头以及的排架支杆内部通道引出,再进入支座、由线罩进行保护,排架后盖安装在排架支臂背对气流侧,用于保护。

    一种高超声速风洞试验天平隔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40365.X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一种高超声速风洞试验天平隔热装置,解决了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用的天平隔热问题,属于高超声速风洞试验领域。装置包括连接件、隔热组件、隔热套、支杆;天平安装在支杆上;支杆表面喷涂有隔热涂层;隔热套包括锥段、与锥段连接的柱段,且锥段内为锥形腔体、柱段内为柱形腔体;隔热套套装在天平上,且使支杆完全暴露在隔热套外,隔热套的锥形腔体卡住天平头部的锥段,隔热套的柱形腔体表面与天平外表面之间存在缝隙;隔热套的锥段卡入模型后段的内腔,隔热套的柱段外表面与模型后段的内腔之间存在缝隙;隔热组件位于模型后段的端面,连接件穿过隔热组件后与天平头部连接。本发明更为高效、便捷的解决了天平隔热问题。

    一种风洞试验中模型与支杆是否碰撞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07561.3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洞试验中监测模型和支杆是否碰撞的方法,首先,设计模型安装系统,确保模型安装后和天平支杆之间是绝缘的,其次,设计电路,通常选择5V或10V的电源,电源的负极连接支杆,电源的正极连接采集器的正极,采集器的负极连接模型,试验过程中记录采集器的输出信号来判定模型和支杆是否碰撞。如果模型和天平支杆没有碰撞,电路处于断路状态,采集器输出为0;如果模型和天平支杆相碰,电路连通,采集器输出为电源电压。该方法解决了风洞试验中无法判定大攻角下模型和支杆是否碰撞的难题,对评估各个攻角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排除试验数据大攻角下规律异常的原因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飞行器模型预置侧滑角下变攻角风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39604.2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模型预置侧滑角下变攻角风洞试验装置,属于高超声速风洞试验领域。该装置用于连接风洞试验支杆和攻角机构,包括孔段和轴段,孔段用于连接风洞试验支杆,轴段用于连接攻角机构;孔段和轴段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内,夹角为预置的侧滑角β预置。本发明巧妙设计侧滑预置转接装置,通过反方向补偿飞行器试验模型的侧向偏转,确保试验模型处于流场的均匀区内,防范模型大侧滑角下超出流场均匀区的风险。

    一种点接触载荷加载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42182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1285231.8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接触载荷加载装置,用于风洞试验,包括框架、连杆、载荷托盘、载荷块,框架和载荷托盘通过连杆可拆卸连接,框架内设置点接触加载工装元件,将所述载荷块可选择地设于载荷托盘上,以调整所述点接触载荷加载装置的载荷重量,将点接触加载工装元件放置于被测件表面实现点加载测量,本加载装置可以快速对风洞天平、支杆和模型组成的试验装置进行单矢量集中力加载,校核风洞天平是否正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