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梢小翼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38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86046.2

    申请日:2015-12-04

    Inventor: 魏凯 陈迪 朱振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36 B64C3/385

    Abstract: 一种翼梢小翼装置,包括:翼梢连接部(1)、棘轮套(2)、棘轮杆(3)和压紧螺栓(4);翼梢连接部(1)与机翼翼梢连接;翼梢连接部(1)一侧开有两个及以上的U形凹槽,每个U形凹槽的两个内端面分别开有一个非回转体形状的棘轮凹槽和一个螺纹孔;棘轮套(2)在棘轮凹槽内,其外形与棘轮凹槽形状一致,其上设有棘轮状的通孔;棘轮杆(3)包括棘轮部分和连接部分,连接部分与翼梢小翼连接,棘轮部分的外周与通孔形状一致,棘轮部分套在棘轮套(2)的通孔中;压紧螺栓(4)的螺纹端拧在螺纹孔中,另一端轴向压紧棘轮杆(3)连接部的一个端面,限制棘轮杆(3)的轴向运动。本发明的棘轮结构占用空间较小,重量更轻,可调角度的更多。

    一种舰载撞网回收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346607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9035.0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一种舰载撞网回收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副翼、水平尾翼、升降舵、垂直尾翼、方向舵、发动机、螺旋桨;机翼安装在机身上,机翼采用上单翼布局,左右各配置一副翼;水平尾翼安装在机身尾部上端,采用双垂尾布局,左右垂直尾翼分别与水平尾翼翼端连接,所述水平尾翼有1.5°的安装角,其前缘高于后缘,水平尾翼后缘设置有升降舵,垂直尾翼后缘设置有方向舵,发动机安装在机身的末端用以驱动螺旋桨转动。该无人机具有如下特点:续航时间较长,便于开展对航时要求较高的飞行任务;抗风能力强,稳定性好,适用于复杂海况下飞行任务;弹射起飞,高精度撞网零距回收,适用于舰艇上狭小空间发射回收;全机模块化设计,便于装箱运送,减小舰上占用空间。

    一种翼梢小翼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3844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886046.2

    申请日:2015-12-04

    Inventor: 魏凯 陈迪 朱振宇

    Abstract: 一种翼梢小翼装置,包括:翼梢连接部(1)、棘轮套(2)、棘轮杆(3)和压紧螺栓(4);翼梢连接部(1)与机翼翼梢连接;翼梢连接部(1)一侧开有两个及以上的U形凹槽,每个U形凹槽的两个内端面分别开有一个非回转体形状的棘轮凹槽和一个螺纹孔;棘轮套(2)在棘轮凹槽内,其外形与棘轮凹槽形状一致,其上设有棘轮状的通孔;棘轮杆(3)包括棘轮部分和连接部分,连接部分与翼梢小翼连接,棘轮部分的外周与通孔形状一致,棘轮部分套在棘轮套(2)的通孔中;压紧螺栓(4)的螺纹端拧在螺纹孔中,另一端轴向压紧棘轮杆(3)连接部的一个端面,限制棘轮杆(3)的轴向运动。本发明的棘轮结构占用空间较小,重量更轻,可调角度的更多。

    拉线张紧力控制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770981.8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拉线张紧力控制器,其包括拉线测控机构、受力机构、传感器支撑块和支架,支架包括底座和立壁,底座与立壁构成截面为L字型结构,拉线测控机构安装于立壁的上端,受力机构用于在拉线测控机构工作时进行受力支撑,其包括导轨、滑块、限位支撑和活动接头,导轨水平安装在立壁的中部偏下位置,用于连接滑块,滑块与限位支撑连接在一起,活动接头安装在限位支撑上,活动接头的前端面为配合支撑物受力面的形状。本发明作为一款小型手动机械传力的拉线张紧力控制设备,拉线张紧的操作过程安全、平稳,可做到拉力测控及拉线安装同步进行,结构巧妙、测控精度高、使用环境不受限、操作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拆装快速、携带方便。

    一种自由活塞式油泵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1699.6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活塞式油泵,包括进油阀、进油管、出油管、出油阀、油缸底座、油缸、弹簧、排气口、活塞、油缸顶座、进气嘴、进气管、阀门和压缩气体产生装置。油缸底座位于油缸的一端,进油阀和出油阀安装在油缸底座上,进油管和进油阀连接,出油管和出油阀连接,活塞位于油缸中,弹簧位于活塞和油缸底座之间,油缸顶座安装在油缸的另一端,进气嘴安装在油缸顶座上,进气管的一端和进气嘴紧固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和压缩气体产生装置紧固连接,油缸的侧壁上加工有排气口。使用过程中,只需打开阀门,活塞就在压缩气体和弹簧的作用下在油缸中往复运动,就可以把燃油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外一个容器,操作十分方便。

    一种基于飞行试验和理论计算判断惯导元件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508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742817.6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飞行试验和理论计算判断惯导元件性能的方法,本发明分为步骤如下:获取无人机惯导元件的实际测量频率;获取无人机惯导元件的理论测量频率;将得到的无人机惯导元件的实际测量频率与得到的无人机惯导元件的理论测量频率,进行比较,若两个频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一定阈值,则认为惯导元件能够满足无人机飞行频率测量要求,否则认为惯导元件测量性能不满足要求。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姿态只能测量时域值,而频域数据无法测量的缺陷,为惯导元件性能评估提供一种可信的测量手段。

    一种舰载撞网回收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346607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39035.0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一种舰载撞网回收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副翼、水平尾翼、升降舵、垂直尾翼、方向舵、发动机、螺旋桨;机翼安装在机身上,机翼采用上单翼布局,左右各配置一副翼;水平尾翼安装在机身尾部上端,采用双垂尾布局,左右垂直尾翼分别与水平尾翼翼端连接,所述水平尾翼有1.5°的安装角,其前缘高于后缘,水平尾翼后缘设置有升降舵,垂直尾翼后缘设置有方向舵,发动机安装在机身的末端用以驱动螺旋桨转动。该无人机具有如下特点:续航时间较长,便于开展对航时要求较高的飞行任务;抗风能力强,稳定性好,适用于复杂海况下飞行任务;弹射起飞,高精度撞网零距回收,适用于舰艇上狭小空间发射回收;全机模块化设计,便于装箱运送,减小舰上占用空间。

    一种倾角可调的翼梢小翼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660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84027.6

    申请日:2015-12-04

    Inventor: 魏凯 陈迪 赵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36 B64C3/50

    Abstract: 一种倾角可调的翼梢小翼装置,包括翼梢支座(1)、嵌块(2)、连接杆(3)和压紧弹簧(4);翼梢支座(1)与机翼翼梢连接,翼梢支座(1)一侧开有两个及以上凹槽,每个凹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非回转体形状的嵌块凹槽和一个盲孔;嵌块(2)的外形与嵌块凹槽的形状一致,套在嵌块凹槽内,嵌块(2)的外端面上有一圈沿圆周分布的调节凹槽,每个调节凹槽共同组成沿该圆周中心中心对称的图形;连接杆(3)的一端设有一圈与调节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凸起套在调节凹槽中,连接杆(3)与翼梢小翼连接;压紧弹簧(4)的一端装在盲孔内,另一端顶在连接杆(3)的另一端面上,轴向压紧连接杆(3),本发明占用空间较小,重量轻,可调角度的更多。

    一种基于飞行试验和理论计算判断惯导元件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50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42817.6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飞行试验和理论计算判断惯导元件性能的方法,本发明分为步骤如下:获取无人机惯导元件的实际测量频率;获取无人机惯导元件的理论测量频率;将得到的无人机惯导元件的实际测量频率与得到的无人机惯导元件的理论测量频率,进行比较,若两个频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一定阈值,则认为惯导元件能够满足无人机飞行频率测量要求,否则认为惯导元件测量性能不满足要求。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姿态只能测量时域值,而频域数据无法测量的缺陷,为惯导元件性能评估提供一种可信的测量手段。

    拉线张紧力控制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70981.8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拉线张紧力控制器,其包括拉线测控机构、受力机构、传感器支撑块和支架,支架包括底座和立壁,底座与立壁构成截面为L字型结构,拉线测控机构安装于立壁的上端,受力机构用于在拉线测控机构工作时进行受力支撑,其包括导轨、滑块、限位支撑和活动接头,导轨水平安装在立壁的中部偏下位置,用于连接滑块,滑块与限位支撑连接在一起,活动接头安装在限位支撑上,活动接头的前端面为配合支撑物受力面的形状。本发明作为一款小型手动机械传力的拉线张紧力控制设备,拉线张紧的操作过程安全、平稳,可做到拉力测控及拉线安装同步进行,结构巧妙、测控精度高、使用环境不受限、操作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拆装快速、携带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