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吃水及海水密度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813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6511.6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吃水及海水密度测量系统,包括安装于船舶底部舷侧附件中的压力传感器,测量该位置海水压力,还包括磁翻板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和信息处理模块;磁翻板液位计安装于水线附近,通过海水管路连接至舷侧附件与海水连通,液位变送器安装在磁翻板液位计上,液位变送器与信息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磁翻板液位计将磁力信号传递给液位变送器;信息处理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数据和磁翻板液位计测量的船舶吃水数据计算得到海水密度。本发明可以同时准确测量船舶吃水和海水密度,为船舶总体性能辅助决策和智能化提供精确数据测量基础。

    一种基于面元法的全附体舰船不沉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5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09318.X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面元法的全附体舰船不沉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舰船和破损舱室的几何模型,建立相应的三角形面元模型;接着,设置舰船面元模型的法线方向朝外,破损舱室面元模型的法线方向朝内,并以船体坐标系原点为基准将两模型的自由度耦合;然后,输入舰船破损前的重量重心以及初始浮态,基于面元积分计算舰船的排水量、水线面面积等要素;最后,基于牛顿迭代法计算舰船在破损进水后的浮态,提取舰船横倾角、初稳性高、最小稳性力臂等值;在每个迭代步采用面元切分的方法匹配舰船的湿表面面元。本发明能够针对任意船型的全附体舰船开展不沉性计算校核,解决了传统不沉性计算方法在附体、船型方面适用性差的问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最短救援时间的舰船损管人员网络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767503.6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短救援时间的舰船损管人员网络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舰船总布置图获取救援通道节点图;将救援时间矩阵作为权值矩阵,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从救援舱室到目标救援位置的最优救援路径;建立灾害救援满意度函数;基于指派方法的人员调度方法;确定救援需求集合中多个救援需求点对于损管人员数量、损管人员到达时间的要求,构建损管人员调度的目标函数,对损管人员进行调度使得救援满意度最大;获得优化的损管人员调度方案。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最短救援时间和指派算法结合的舰船损管人员网络调度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损管人员在灾害发生后开展舰船损害管制工作,从舰船可恢复性的角度增强了舰船的安全性。

    一种船舶吃水及海水密度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81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896511.6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吃水及海水密度测量系统,包括安装于船舶底部舷侧附件中的压力传感器,测量该位置海水压力,还包括磁翻板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和信息处理模块;磁翻板液位计安装于水线附近,通过海水管路连接至舷侧附件与海水连通,液位变送器安装在磁翻板液位计上,液位变送器与信息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磁翻板液位计将磁力信号传递给液位变送器;信息处理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数据和磁翻板液位计测量的船舶吃水数据计算得到海水密度。本发明可以同时准确测量船舶吃水和海水密度,为船舶总体性能辅助决策和智能化提供精确数据测量基础。

    一种基于面元法的全附体舰船不沉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51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409318.X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面元法的全附体舰船不沉性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舰船和破损舱室的几何模型,建立相应的三角形面元模型;接着,设置舰船面元模型的法线方向朝外,破损舱室面元模型的法线方向朝内,并以船体坐标系原点为基准将两模型的自由度耦合;然后,输入舰船破损前的重量重心以及初始浮态,基于面元积分计算舰船的排水量、水线面面积等要素;最后,基于牛顿迭代法计算舰船在破损进水后的浮态,提取舰船横倾角、初稳性高、最小稳性力臂等值;在每个迭代步采用面元切分的方法匹配舰船的湿表面面元。本发明能够针对任意船型的全附体舰船开展不沉性计算校核,解决了传统不沉性计算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