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59154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910216960.0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IPC: C01B1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合成过氧化氢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等离子体合成化学品技术领域。包括中心电极、隔离壁、喷嘴电极和冷却套筒;通入冷却剂冷却接通电源;通入氢气,在中心电极和喷嘴电极之间形成等离子体放电场,此时氢气发生电离,形成活性氢等离子体;通入氧气,保持氢气压力高于氧气;活性氢等离子体喷入氧气区,活性氢等离子体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由过量的氧气通过排出口由水吸收,得到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再经处理得到过氧化氢。本发明提高过氧化氢的产率,氧气不会受到电场激发,避免了生成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减少了水的生成;可以现场制备高纯度过氧化氢,满足工业、医疗、航天、军工等行业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56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16656.7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能动消一氧化碳(CO)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消CO模组;其中,所述消CO模组分层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非能动消CO装置具有能够有效地进行含有CO环境下的CO消除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83481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359028.5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的双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能够在高温、高湿、高辐射等苛刻条件下实现可靠启动,且密封效果好,能耗低。本发明采用220V电源,可使加热元件快速达到930℃以上,并持续工作72小时以上。该加热元件采用双螺旋型的加热线圈,保证使用时电阻丝的热量集中,升温快。为了适应高温环境,在加热元件的尾部进行了耐高温设计,即通过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内的绝缘材料进行密封,使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对螺旋线圈起绝缘防潮的作用,保证加热元件顺利启动。本发明的耐高温双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尤其适用于核电厂等密闭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21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910125525.7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取样分析系统,包括:取样管路、传输管路、水蒸气分析传感器、气体预处理单元、氢分析传感器、增压泵、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利用带有保温处理功能的取样管路提取安全壳内的气体,经过水蒸气分析传感器,再用预处理单元将气体处理至常温常压状态,用氢分析传感器测量预处理后的气体中氢气体积浓度,微处理器根据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确定安全壳内当前的氢气体积浓度并输出显示。适应常见气体分析传感器的使用要求并通过对被测气体进行预处理,结合微处理器中的预置算法程序消除水蒸气对安全壳内气体抽出式测量方式的影响。特别适用于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对安全壳内氢气或其他爆炸性气体组分的体积浓度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16196.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IPC: G21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能动消氢和消一氧化碳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消氢模组和消一氧化碳模组;其中,所述消氢模组和消一氧化碳模组分层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非能动消氢和消一氧化碳装置具有能够有效地进行含有氢气和/或一氧化碳的环境下的氢气和/或一氧化碳消除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15575.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能动消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消氢模组;其中,所述消氢模组分层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非能动消氢装置具有能够有效地进行氢气含量大于10%环境下的氢气消除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55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400679.4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方法,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使核电厂安全壳内的氢气和氧气在常温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2)分别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的环境温度T1和化合反应温度T2;(3)采用式进行计算,得到氢气浓度所述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测量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578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359051.4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氢气点火器,包括盖板、石墨垫片、箱体、填料涵、陶瓷接线端子、点火部件和防水罩。点火部件采用耐高温的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或耐高温的封闭型电热塞。为适应高温高湿环境,在箱体与盖板之间采用石墨垫片密封;将箱体与盖板间的螺栓孔加工为盲孔;在箱体前端面的开口四周加工凸台,在凸台与箱体前端面垂直的面上加工凹槽;箱体的上表面固定防水罩,避免水滴溅到点火部件的发热段上。该氢气点火器功率小于145W,加热元件表面温度高到930℃以上,并可持续工作72小时,具有耐高温高湿、抗辐射、启动快、寿命长的特点。在核电站发生失水等严重事故后,能够可靠点火,消除发生大范围、高浓度氢气混合气爆炸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55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00679.4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氢气浓度的方法,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使核电厂安全壳内的氢气和氧气在常温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2)分别测量核电厂安全壳内的环境温度T1和化合反应温度T2;(3)采用式进行计算,得到氢气浓度所述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测量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883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59028.5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的双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能够在高温、高湿、高辐射等苛刻条件下实现可靠启动,且密封效果好,能耗低。本发明采用220V电源,可使加热元件快速达到930℃以上,并持续工作72小时以上。该加热元件采用双螺旋型的加热线圈,保证使用时电阻丝的热量集中,升温快。为了适应高温环境,在加热元件的尾部进行了耐高温设计,即通过陶瓷环、密封环及卡套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内的绝缘材料进行密封,使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对螺旋线圈起绝缘防潮的作用,保证加热元件顺利启动。本发明的耐高温双螺旋线圈型加热元件尤其适用于核电厂等密闭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