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20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24671.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nventor: 吴庆东 , 柴栋良 , 战景明 , 刘占旗 , 孙健 , 张晖 , 刘晓明 , 薛向明 , 杨凯 , 段宇建 , 郭政政 , 杨彪 , 师新华 , 窦义昌 , 张昭伟 , 杨玉学 , 白志勇 , 杨鑫
IPC: F24F7/003 , E04H1/12 , E04F17/04 , B01D50/20 , F24F7/06 , F24F8/108 , F24F13/28 , F24F13/20 , F24F11/64 , F24F11/74 , F24F1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通风缓冲房,属于通排风技术领域,该缓冲房包括:壳体,壳体左侧板上方设有进风口,与接力排风机排风口连接;壳体顶板中部设有排风系统接口,与总排风系统连接;壳体顶板右部设有与外部环境连接的静压排风口,用于将壳体内多余的风量排出或对壳体内进行补风;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与壳体侧板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第一档尘板、第二挡尘板和第三挡尘板,用于使风形成绕流,并阻挡、沉降风流中的大颗粒粉尘;在第三挡尘板和壳体右侧板之间设置有与壳体顶板平行的初效过滤板,用于过滤风流中剩余的颗粒较小的粉尘。本发明提供的缓冲房能够有效解决接力排风机与总排风系统间的不匹配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除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68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9545.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放射源及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辐射屏蔽计算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使用MFC‑微软基础类库设计应用程序,基于应用程序实现:S101、根据机房的剂量率设计目标值,分别对γ放射源机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的主屏蔽、次屏蔽、迷宫及防护门、屋顶进行辐射屏蔽设计;S102、在γ放射源机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的主屏蔽、次屏蔽、迷宫及防护门、屋顶外选取关注点,根据机房屏蔽设计参数,计算各关注点的剂量率,验证辐射屏蔽效果。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机房辐射屏蔽设计和屏蔽效果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0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02769.9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植物生长激素提高小球藻油脂产率的方法,该方法选取适宜浓度的吲哚乙酸、赤霉素、6-氨基嘌呤三种代表性的植物激素,通过交互试验设计将以上三种植物激素以不同的浓度组合添加入小球藻培养基中,观察三种植物激素联合应用对小球藻油脂产率的促进作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联合应用于小球藻培养中,可大大提高小球藻油脂产率,降低小球藻培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1436.0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缩短制备生物柴油小球藻生长周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不同水体中采集小球藻藻种;(2)在小球藻自然生长条件下培养藻种,直至小球藻的OD600值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小球藻进入对数生长稳定期,获取培养基;(3)向培养基中加入用量为培养基总重量的5-8ppm的激动素,继续培养4-6小时后,再加入用量为培养基总重量的0.5-0.7ppm的植物生长素A,继续培养4-6小时后,再加入用量为培养基总重量的0.3-0.5ppm的植物生长素B,继续培养,直至小球藻的OD600值再次达到最大值,满足培养要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改变小球藻的有丝分裂周期及生长速度,使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小球藻生物量(以OD600值计)增加,可用于提炼更多的生物柴油。
-
公开(公告)号:CN1198570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21847.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粉尘吸入后肺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进行大鼠麻醉,观察大鼠变化;麻醉后将大鼠垂直提起,头朝上固定好后使用喉镜打开大鼠气道,然后将装有UO2气溶胶粉末的大鼠肺部干粉定量雾化器插入大鼠气管中,快速按压注射器活塞到底;吸入染毒完成后,左右晃动大鼠,使UO2气溶胶粉末在大鼠肺部均匀分布,并注意观察大鼠呼吸及生理状态,若大鼠出现不适状态,及时按压大鼠心脏进行心肺复苏,待其恢复后再放入笼中进行正常饲养,最后进行动物模型评价。本发明通过喉镜将装有UO2粉末的雾化器插入大鼠气管中诱导得到急性肺损伤模型,这种定量染毒干粉气溶胶的方式,染毒剂量准确,且更好地模拟了职业人员的场景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15131.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N5/048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设施退役辐射危害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核设施退役中辐射源的基础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放射性数据以及非放射性数据;基于单点风险矩阵法,确定第一辐射风险等级;基于非放射性数据,构建非放射性风险评估矩阵图,确定第二辐射风险等级;采用模糊化推理逻辑,确定风险评估结果,其中,模糊化推理逻辑用于将第一辐射风险等级与第二辐射风险等级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同一范围内的风险等级。达到了将第一辐射风险等级与第二辐射风险等级进行模糊化处理,使两者处于同一等级范围内的目的,从而可以综合考虑放射性辐射与非放射性辐射因素,实现了最终的辐射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01915.8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50/20 , G06Q10/10 , G06F16/242 , G06F16/2458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健康培训系统,包括:移动端及服务器,移动端与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服务器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模块、用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模块、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与制度模块、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模块、职业健康知识考核模块、职业健康培训证书管理模块及信息数据库;移动端包括客户端界面,客户端界面包括用户注册登录界面、用户信息输入界面、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界面、职业健康知识考核界面和职业健康培训证书管理界面,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健康培训方法,采用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健康培训系统及方法可针对个体用户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具有用户针对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34113.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毒物暴露水平的智能局部排风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通过通风软管与排风罩连接的通风机,污染物传感器与PLC控制器可通讯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作业现场的污染物浓度,并将实时值发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变频器可通讯连接,变频器与通风机可通讯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根据污染物浓度实时值进行内部运算后,向变频器输出控制信号,变频器根据控制信号调节通风机的运行频率从而改变通风机的排风量,使作业现场的污染物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智能控制、节能减排的目的,非常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有其不连续性及尖峰负荷明显等特点厂房的污染物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54469.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高温解吸系统中气流快速升温装置包括加热腔体、加热棒、引流挡板及试验气路,所述加热腔体及所述试验气路皆位于烘箱内,所述加热腔体内部中空,其侧壁上端为进气端,其底部中间出口与所述试验气路连通;所述加热棒及所述引流挡板皆位于所述加热腔体内,其中,所述引流挡板呈螺旋状围绕于所述加热棒上,与所述加热腔体的内壁贴合形成螺旋气流通道。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去除放射性碘高温解吸系统中气流快速升温装置可增大解吸气流受热面积、受热均匀程度和受热时间,从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解吸气流迅速升温。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7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232662.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质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作场所铀气溶胶浓度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滤膜采集法对工作场所铀气溶胶进行样品采集;(2)将采样滤膜灼烧和完全灰化后加入硝酸溶液加热至近干,加水并调节pH后定容;(3)将步骤(2)处理所得的样品溶液用微量铀分析仪标准加入法模式测定;(4)计算工作场所空气中铀气溶胶浓度。利用本发明的工作场所铀气溶胶浓度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准确测定工作场所铀气溶胶浓度的基础上,准确评估核工业工作人员铀接触水平,保护从业人员职业健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