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8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55866.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20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10/18 , A23K20/174 , A23K20/142 , A23K20/105 , A23K20/163 , A23K20/20 , A23K40/10 , A01K61/10 , A01K6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饲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圆口铜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鱼粉45.0~50.0份、大豆粕13.0~17.0份、鸡肉粉10.0~14.0份、面粉10.0~14.0份、鱼油2.0~5.0份、南极磷虾油1.0~2.0份、大豆卵磷脂1.0~3.0份、磷酸二氢钙1.0~3.0份、芽孢杆菌菌粉0.002~0.2份、维生素C磷酸酯0.1~0.2份、蛋氨酸0.1~0.3份、氯化胆碱0.3~0.7份、微晶纤维素1.0~3.0份、维生素和矿物质1.6~2.4份;其中,所述芽孢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2.5×109~5×109CFU/g。本发明有助于改善圆口铜鱼的肠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6584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36534.5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江鲟苗种的开口驯食方法及培育池,开口驯食方法为将刚破膜的初孵仔鱼从孵化器种中转入培育池,采用流水培育;出苗10‑14天后使用消毒后的水蚯蚓进行开口投喂;开口25‑30天后用水蚯蚓和配合饲料等比例混匀进行驯食,驯食5天后,每日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比例,在15‑20天内将水蚯蚓的比例降至0,完成驯食,同时收集驯食失败的长江鲟苗种重复驯食直至成功。为了配合开口驯食方法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培育池,培育池中设有曝气管进行增氧,保证水质。本发明成功解决了长江鲟苗种人工培育过程中开口和转食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患病率,提高了开口和转食的成功率,为长江鲟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730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14966.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厚颌鲂繁殖性能的培育方法,分为亲鱼培育和繁殖调控,在亲鱼培育过程中,利用商业配合饲料、青饲料以及中草药添加剂进行投喂,提高了厚颌鲂的繁殖性能和初孵仔鱼的抗氧化能力;繁殖调控包括人工催产、受精及孵化环节,其中孵化环节采用锥形孵化桶对脱粘后的卵进行孵化,减少了坏卵的粘连的同时降低了水霉病的风险。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厚颌鲂亲鱼的产卵率、孵化率及苗种的质量,为厚颌鲂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01124.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中,室外池塘消毒清塘后联合使用生物肥源和多种有益细菌组合,并接种卵形隐藻、复合硅藻和小球藻,构建稳定的池塘菌藻体系,利用培育好的多种微藻强化饵料池塘中的轮虫、枝角和桡足类浮游动物。缩短了生物饵料的培育周期,增加了生物饵料的存活率,提升了生物饵料的产量的同时,增强了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有益于苗种的开口培育。该培育方法成本低廉,适合于各种天气,为鱼苗的规模化培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40275.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A23K10/18 , A23K20/163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50/80 , A01K61/13 , A23K40/00 , A61K35/744 , A61P37/0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圆口铜鱼细菌性疾病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添加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乳酸菌2‑5份、红糖5‑9份、燕麦粉4‑8份、魔芋粉7‑11份、米糠5‑9份、鱼油3‑7份、豆油2‑5份。该添加剂能够显著提升圆口铜鱼免疫性能,减少圆口铜鱼在苗种规模化培育过程中由于细菌感染而导致的死亡情况,提升放流苗种规模化培育效率,助力圆口铜鱼野外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6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229996.2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口铜鱼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其培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1~4日龄集苗网箱暂养、5~30日龄培育缸微流水曝气培育和30日龄以上室外生态池塘培育。本发明在深入研究圆口铜鱼早期仔鱼趋光和避光特点及光色选择性偏好的基础上,采用红色LED灯为诱导光源,通过分级调控光照强度的方式诱导鱼苗伏底摄食,显著提高了早期仔鱼成活率水平;同时,综合应用藻类定向培育、肥源缓释、耕水造流等关键技术对生态池塘水质环境和群落生物进行调控,构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圆口铜鱼苗种批量化培育模式,为适应流水生境、高耗氧鱼类繁育提供了思路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68978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9737.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口黑鲈幼鱼的室内养殖方法及其在强化幼鱼肝功能中的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准备;2)幼鱼消毒下池;3)投喂及日常管理。本发明在已明确大口黑鲈幼鱼室内养殖过程中应激来源、大口黑鲈幼鱼营养需求、大口黑鲈代谢特征的前提下,通过结合循环水养殖系统、抗应激类动保产品的使用、适宜的投喂策略进行科学的室内大口黑鲈幼鱼培育。该发明可以降低大口黑鲈幼鱼室内养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增强大口黑鲈幼鱼肝脏健康状况,强化其肝功能,提升其抗病能力,实现了大口黑鲈幼鱼室内健康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22580.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A23K20/105 , A23K20/116 , A23K20/158 , A23K10/37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圆口铜鱼幼鱼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所述增强圆口铜鱼幼鱼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柠檬酸60~120mg、小檗碱60~120mg、鱼油360~440mg、豆油320~400mg、麦麸1100~1200mg;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增强圆口铜鱼幼鱼抗应激能力的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方法,将小檗碱与柠檬酸配合,使用麦麸作为载体以增加添加剂中活性成分的分散性,添加鱼油和豆油增强添加剂黏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制备和使用添加剂后可提高圆口铜鱼幼鱼抗应激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因应激后疾病感染而导致的苗种死亡,有利于提高苗种规模化培育效率。此外,本发明所应用的增强圆口铜鱼幼鱼的添加剂,不含抗生素,对人类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29996.2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口铜鱼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其培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1~4日龄集苗网箱暂养、5~30日龄培育缸微流水曝气培育和30日龄以上室外生态池塘培育。本发明在深入研究圆口铜鱼早期仔鱼趋光和避光特点及光色选择性偏好的基础上,采用红色LED灯为诱导光源,通过分级调控光照强度的方式诱导鱼苗伏底摄食,显著提高了早期仔鱼成活率水平;同时,综合应用藻类定向培育、肥源缓释、耕水造流等关键技术对生态池塘水质环境和群落生物进行调控,构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圆口铜鱼苗种批量化培育模式,为适应流水生境、高耗氧鱼类繁育提供了思路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9868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0547.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IPC: A61K36/9066 , A61P33/10 , A01K6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组合物包括黄姜、牛至、白芷、钩吻、细辛。以上组分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够抑制指环虫病的患病率,也能够缓解感染指环虫后出现的组织损伤和炎症,提高成活率,此外,以上各组分均为植物提取物,容易降解,不易造成持久污染,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