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508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380073865.4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中央精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川昌信
IPC: B60C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5/12 , B60C25/0503 , B60C25/0527 , B60C25/0563 , B60C25/138
Abstract: 胎圈引导件(50)具备具有圆筒状侧面的柱状部(51)以及从柱状部(51)的前端延伸而设置的板状的引导板(52)。伸缩杆转动驱动部(41)使胎圈引导件(50)进行转动,并选择性地将胎圈引导件(50)切换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为,使引导板(52)向比车轮的外周端更靠车轮径向内侧的位置退避的位置,该第二位置为,使引导板(52)的至少一部分向比车轮的外周端更靠车轮径向外侧突出的位置。通过将胎圈引导件(5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使引导板(52)进入到上侧胎圈(TBU)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0508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80073865.4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中央精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川昌信
IPC: B60C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5/12 , B60C25/0503 , B60C25/0527 , B60C25/0563 , B60C25/138
Abstract: 胎圈引导件(50)具备具有圆筒状侧面的柱状部(51)以及从柱状部(51)的前端延伸而设置的板状的引导板(52)。伸缩杆转动驱动部(41)使胎圈引导件(50)进行转动,并选择性地将胎圈引导件(50)切换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为,使引导板(52)向比车轮的外周端更靠车轮径向内侧的位置退避的位置,该第二位置为,使引导板(52)的至少一部分向比车轮的外周端更靠车轮径向外侧突出的位置。通过将胎圈引导件(5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使引导板(52)进入到上侧胎圈(TBU)的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