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36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27034.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民用建筑管道阀件安装时管道刚度强度快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一个列项目包含有公称直径、阀件质量和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的表格,每个列项目对应赋设有多组参考数值;S2、依据表格首列公称直径选择待判管道对应公称直径参考数值;S3、依据表格次列阀件质量选择待判管道对应阀件质量参考数值;S4、根据已选管道对应公称直径和阀件质量参考数值,在表格中查出待判管道对应的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参考数值并与待判管道本身定义的已知管道间距数值进行比对,若已知管道间距数值小于表格中的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参考数值,则待判管道刚度强度合格。本申请可减少管道刚度强度合格概略辅助判断所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68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0927034.3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6/22 , G06F16/245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民用建筑管道阀件安装时管道刚度强度快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一个列项目包含有公称直径、阀件质量和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的表格,每个列项目对应赋设有多组参考数值;S2、依据表格首列公称直径选择待判管道对应公称直径参考数值;S3、依据表格次列阀件质量选择待判管道对应阀件质量参考数值;S4、根据已选管道对应公称直径和阀件质量参考数值,在表格中查出待判管道对应的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参考数值并与待判管道本身定义的已知管道间距数值进行比对,若已知管道间距数值小于表格中的跨中布置下支吊架最大间距参考数值,则待判管道刚度强度合格。本申请可减少管道刚度强度合格概略辅助判断所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8595674U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21312770.X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高层建筑暖通管道中减小水泵泵口应力的支架布置结构,包括水泵、第一管道弯头、第二管道弯头、滑动支架和管道单元,水泵接入在管道单元中,第一管道弯头与管道单元的一端连接,第二管道弯头与管道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和第二管道弯头在管道单元的两端构成双竖直弯头,滑动支架安装于第一或第二管道弯头与水泵之间的管道处,且滑动支架安装的位置位于第一或第二管道弯头与水泵之间的管道长度的2/5~3/5处。本申请在安装有水泵以及在水泵附近带有双竖直弯头的局部管系中,通过在水泵泵口和弯头之间设置滑动支架来改善该局部管系的柔性以及进行必要的位移限制,有效减少了水泵泵口受到的应力大小,保证了水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9354346U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20066912.7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民用高层建筑暖通管道系统中水泵硬连接布置结构,包括水泵基座、水泵泵体、进口法兰、出口法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水泵基座固定浇筑在地面上,水泵泵体的底部通过化学螺栓与水泵基座固定连接,水泵泵体的水泵进口通过进口法兰与进水管道连接,水泵泵体的水泵出口通过出口法兰与出水管道连接。本申请通过法兰将水泵泵体的进出口与进出水管相连接,并通过化学螺栓将水泵泵体的底部与水泵基座固定连接,由此可以使得该结构能够承受很高的管道压力,加强了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装置由于软接老化及承压问题造成的漏水事故,因而有效降低了空调系统后期运营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2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1101752.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进气组件一、进气组件二和废水喷枪;壳体包括风箱前板、风箱背板、风箱分割板、风箱侧板、中心筒、喷枪固定管Ⅰ、旋流器、内喉口固定板、内圈喉口直段、内喉口扩口段和外喉口;风箱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分割为两个进风通道;中心筒垂直于风箱分割板,喷枪固定管Ⅰ设置在中心筒内且与中心筒同轴线设置;旋流器套设在喷枪固定管Ⅰ上;进气组件一包括喷枪固定管Ⅱ、套管、内圈枪、外圈枪和面板,废水喷枪的喷枪杆穿过喷枪固定管Ⅱ和喷枪固定管Ⅰ。本燃烧器是适合高盐分有机废水焚烧的整体式燃烧器,结构紧凑,废水雾化效果良好、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16536.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匹配间歇式甲烷裂解制氢耦合富集CO/CO2反应方法,该方法通过四条带有调节阀的管道将气体通入填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通过调控CH4直接催化裂解制氢反应、CO2消碳反应及O2消碳反应来达到能量匹配的目的。该方法首先将通入CH4进行CH4直接催化裂解制氢,之后将进行消碳反应使得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在能量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CO2来完成消碳反应进而获得纯净的CO,该反应耗能量较大;当能量供应不足时则利用O2来完成消碳反应并且达到富集CO2的目的,该反应耗能较少。本发明主要应用于CH4裂解制氢反应,在催化剂再生的过程中与能量供应进行匹配,实现能量供应充足时可以将CO2反应生成CO进行储能、在能量供应不足时也可以富集CO2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7669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33961.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响应芯片热点的自适应热质传输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和上盖板,上盖板中心位置刻蚀有通孔,散热器基板上刻蚀有与通孔对应且相同半径的中心流体进口,散热器基板上还刻蚀有与中心流体进口相通的多个分形微流道,每个分形微流道中且在两个分支流道内嵌有梯形体热缩型温敏型水凝胶,且该嵌入的水凝胶贯通于两分支流道中。该散热装置换热能力强,流动压降小。嵌入的热缩型温敏型水凝胶能智能响应芯片的局部热点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体积变化及水分扩散和输运,实现流道分流时的自适应调控和分支流道内的流量交换,实现流量的自动重新分配,快速带走芯片局部热点热量,有效防止局部热失效问题,维持芯片表面温度的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97263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330834.8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分级反向射流技术的双凹腔火焰稳定燃烧装置,包括共轴线顺序连接的二次空气进气分流预热段、火焰稳定凹腔段、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段和渐扩渐缩出口段。本发明在装置头部采用分流板,主流通道壁面采用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进气和渐扩渐缩出口段,将燃烧室内燃烧区进行分割,分流板两侧的斜孔进气进入凹腔内,与凹腔前后壁面进气进行掺混扰动,促进凹腔内主燃区的燃烧过程,分流板中心进气与两股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进气形成的气流墙,将主流通道内燃烧区分割为三个燃烧区,使得在进气量较大时仍能保证火焰良好的稳定性,提高燃烧效率,拓宽了装置的稳燃范围,同时温度沿轴向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658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1014550.X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3R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室渐缩的微型回热弥散式均匀燃烧装置,包括点火装置、外套筒、内套筒和上面板;内套筒位于外套筒中,内套筒内为燃烧室,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形成预热预混腔;上面板设置在外套筒的顶端上,内套筒的下端设置多孔底板,内套筒的下部圆周壁为多孔壁,内套筒的上端口作为排气口,燃烧室与预热预混腔通过多孔壁和多孔底板相通;外套筒的侧壁顶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多个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本发明的燃烧室呈倒扣的圆柱式内陷喇叭形,使燃烧室内的燃料扩散,内部燃烧以及温度场的分布更加均匀,本发明在烟气余热利用的同时,采用多孔材料多面进气,强化燃烧,温度场更均匀进而提高装置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6246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13522.X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污染零排放的密集型烤房,该烤房包括房体、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器和循环风机,房体包括加热室和装烟室,空气源热泵包括室外主机、相变蓄热式冷凝器及连接管道,室外主机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及毛细管。空气源热泵作为加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任何污染排放且全程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烟叶烘烤的劳动强度,变频式压缩机可以灵活调节热负荷;相变蓄热式冷凝器使得热空气温度输出稳定,烤房内温度波动小,同时蓄热材料可以较大程度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大小;余热回收器可以有效利用排湿过程中的散热损失;装烟室下方的地面的保温隔热层可以大大减少地面散热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