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8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87734.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运输容器转接装置。本公开本中,框架为匚字结构,框架的内壁与待转接的屏蔽运输容器的底端外侧边缘轮廓相适配,使得屏蔽运输容器的底端能够嵌入框架内;第一屏蔽结构包裹在框架的外侧壁,第二屏蔽结构为长方形框状结构,第二屏蔽结构的顶端与框架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能够屏蔽辐射;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屏蔽结构的底端,底板沿轴向开设通孔,屏蔽运输容器需要对接的贮存容器的顶端开口能够适配嵌入通孔,可以实现屏蔽运输容器底端与贮存容器的顶端开口之间的转接,此外,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对转接部位进行的屏蔽,有效阻挡转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14023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89607.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结构。本公开中,用于贮存乏燃料的贮存模块内部具有腔室,腔室的顶板沿轴向开设多个通孔;每个贮存容器为顶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每个贮存容器插设在一个通孔中,且每个贮存容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腔室的底板上;每个贮存容器内设置多个燃料篮,各燃料篮用于放置乏燃料;每个屏蔽塞适配的塞在一个贮存容器顶端的开口处,从而封闭该贮存容器。通过将每个贮存容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腔室的底板上将贮存容器的支承方式由贮存模块顶板支承改为贮存模块底板支承。既满足密集贮存乏燃料要求,又满足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06146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2867861.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运输容器转接装置。本公开本中,框架为匚字结构,框架的内壁与待转接的屏蔽运输容器的底端外侧边缘轮廓相适配,使得屏蔽运输容器的底端能够嵌入框架内;第一屏蔽结构包裹在框架的外侧壁,第二屏蔽结构为长方形框状结构,第二屏蔽结构的顶端与框架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能够屏蔽辐射;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屏蔽结构的底端,底板沿轴向开设通孔,屏蔽运输容器需要对接的贮存容器的顶端开口能够适配嵌入通孔,可以实现屏蔽运输容器底端与贮存容器的顶端开口之间的转接,此外,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对转接部位进行的屏蔽,有效阻挡转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21706145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2870532.9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结构。本公开中,用于贮存乏燃料的贮存模块内部具有腔室,腔室的顶板沿轴向开设多个通孔;每个贮存容器为顶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每个贮存容器插设在一个通孔中,且每个贮存容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腔室的底板上;每个贮存容器内设置多个燃料篮,各燃料篮用于放置乏燃料;每个屏蔽塞适配的塞在一个贮存容器顶端的开口处,从而封闭该贮存容器。通过将每个贮存容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腔室的底板上将贮存容器的支承方式由贮存模块顶板支承改为贮存模块底板支承。既满足密集贮存乏燃料要求,又满足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87754.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范晓彬 , 邹正宇 , 尚宪和 , 郝朋飞 , 吴明亮 , 王政 , 李世生 , 张旭斌 , 熊小红 , 殷亭茹 , 李昌达 , 郑奕 , 张鹏 , 郑亚娟 , 李国兵 , 高新国 , 胡玉乔 , 沈沄 , 王本龙 , 蔡旺锋 , 于拥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氢同位素催化交换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其上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以为后续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定向修饰提供了基础;石墨烯载体为二维载体,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由孔道导致的反应物扩散带来的影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优势,利用氨基化和硅烷化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引入亲水性的氨基和疏水性的双十八烷基胺六氟丁酯;通过优化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比例来构造具有不同润湿性的双修饰石墨烯载体,并利用液相光还原法制备铂催化剂;以液相催化脱氘作为模型反应对双修饰石墨烯负载铂基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该催化剂在适宜的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本征活性、平衡交换效率和TOF(转换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8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5821.5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7/022 , B01D3/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验证基于精馏的高氚重水自辐照分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重水升级塔对含氚重水进行负压精馏,在重水升级塔底部得到高氚重水;步骤2、收集高氚重水样品,确认高氚重水样品中没有氢气后,将高氚重水样品充入不锈钢瓶中;步骤3、监视不锈钢瓶中气体的压力变化情况,确定是否产生了气体;步骤4、对高氚重水样品进行取样分析,并计算氢气产额。本发明的验证基于精馏的高氚重水自辐照分解的方法,验证重水精馏产生的高氚重水是否发生自辐照分解产生氢气,对重水反应堆除氚、压水反应堆除氚、乏燃料后处理除氚及其它氚设施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安全和环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653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3133.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自来水制备氧18和重水的装置和方法,克服水精馏方法带来能耗大的缺点,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核电以及民用稳定同位素氧18与重水的生产。该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大塔、第二大塔、第一塔组、第二塔组、第六小塔、第七小塔和第八小塔,第一大塔和第二大塔对进入塔中大流量的自来水进行预浓缩,塔底得到的中间物料通过泵输送到第一塔组和第二塔组进行进中度浓缩,塔底浓缩物传输到下一级精馏塔中进行高度浓缩。该方法经过预浓缩、初浓缩、浓缩富集,在塔底得到的中间产物汇流进入下一级精馏塔,之后进行高浓缩富集,最终得到氧18水和重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4903.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旭斌 , 尚宪和 , 邹正宇 , 范晓彬 , 于涛 , 吴明亮 , 李世生 , 熊小红 , 郝朋飞 , 刘帅 , 蔡文婷 , 李冠华 , 郑奕 , 李昌达 , 殷亭茹 , 张鹏 , 高新国 , 胡玉乔 , 沈沄 , 李国兵 , 于拥军 , 金爱平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B3/05 , C25B3/07 , C25B3/23 , C25B11/061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制备及催化、过渡金属复核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析氢的硒化物异质结催化剂、方法和应用,在制备时,将钴源和尿素、泡沫镍以及氟化铵混合溶液在反应中水热合成冷却到室温后,用乙醇和水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Co(OH)2/NF,再在反应釜中加入硒粉和强碱加热硒化得到具有高密度的异质结催化剂NiSe@CoSe2/NF,基于所得的异质结材料可用于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在电流密度10mAcm‑2时的电位为1.29V,并且最优转化率超过98%,具有优异的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785821.5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21C17/022 , B01D3/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验证基于精馏的高氚重水自辐照分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重水升级塔对含氚重水进行负压精馏,在重水升级塔底部得到高氚重水;步骤2、收集高氚重水样品,确认高氚重水样品中没有氢气后,将高氚重水样品充入不锈钢瓶中;步骤3、监视不锈钢瓶中气体的压力变化情况,确定是否产生了气体;步骤4、对高氚重水样品进行取样分析,并计算氢气产额。本发明的验证基于精馏的高氚重水自辐照分解的方法,验证重水精馏产生的高氚重水是否发生自辐照分解产生氢气,对重水反应堆除氚、压水反应堆除氚、乏燃料后处理除氚及其它氚设施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安全和环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44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8873.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旭斌 , 邹正宇 , 姚照红 , 熊小红 , 于涛 , 王政 , 尚宪和 , 李世生 , 王佳玮 , 郝鹏飞 , 郑奕 , 李昌达 , 李国兵 , 尹婷茹 , 张鹏 , 高新国 , 蔡旺锋 , 胡玉乔 , 沈沄 , 于拥军 , 吴松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控超亲水铜基化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铜或铜合金材料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时间约为5~30min;(2)将浸湿的铜或铜合金材料完全浸没在强碱溶液后,滴加过氧化物溶液;(3)使用计量泵将强碱和过氧化物溶液充分混合,同时进行循环反应;(4)步骤(3)循环的反应液由无色溶液迅速变为蓝黑色溶液,当转化为青灰色溶液时,向反应溶液中添加新鲜的过氧化物溶液,继续进行循环反应;(5)重复进行步骤(4)1~3次;(6)当完成步骤(5)所述操作时,将所得铜基化合物材料进行洗涤、干燥,获得具有稳定纳米薄片状结构的氧化铜超亲水材料。该方法所制备的纳米片状结构增大了氧化铜的比表面积,可应用于催化、反应和精馏等化工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