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46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4882.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鹏飞 , 郭逸 , 顾为柏 , 张高剑 , 翁云峰 , 胡蔚 , 林仲 , 王宁 , 范伟 , 李伟 , 马梦璇 , 周铁铮 , 费志松 , 黄慧敏 , 王成林 , 张铭刻 , 王安宁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主泵联轴器销孔加工的同钻铰工具。本公开根据主泵联轴器销孔特征,采用群钻结构进行销孔加工修复,即根据联轴器销孔分布,设置多个钻头组件,采用回转组件驱动多个钻头组件同步转动,再配合丝杆进给,可以同时对联轴器单侧的多个销孔进行加工修复,可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此外,钻模板组件与支撑组件相配合既能够加强待加工的联轴器和可拆轴的对齐精准度和的连接的稳定性,又能够引导多个钻头轴向稳定移动,有效避免钻头偏斜,由此提高加工质量,缩减检修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11491336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1990348.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IPC: B25B2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主给水泵的抽芯工具。本装置包括:导轨,自由端泵盖固定架,抽出手轮,驱动端拆卸管支撑架。所述的自由端泵盖固定架在导轨上滑动,抽出手轮的底板和导轨内侧固定连接。抽出手轮为圆柱形,抽出手轮从固定块的中心通孔中穿过,固定块和底板固定相连。自由端泵盖固定架为半圆形,与圆相交处有横向凸起,横向凸起下端连有纵向滑板,在滑轨上滑动。本装置使导轨和泵芯包保持与泵壳轴线平行抽出,避免部件损伤。该工具架设方便,提高了抽芯效率,保障了泵部件不碰擦,现场使用效果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214720745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478174.4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鹏飞 , 郭逸 , 顾为柏 , 张高剑 , 翁云峰 , 胡蔚 , 林仲 , 王宁 , 范伟 , 李伟 , 马梦璇 , 周铁铮 , 费志松 , 黄慧敏 , 王成林 , 张铭刻 , 王安宁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主泵联轴器销孔加工的同钻铰工具。本公开根据主泵联轴器销孔特征,采用群钻结构进行销孔加工修复,即根据联轴器销孔分布,设置多个钻头组件,采用回转组件驱动多个钻头组件同步转动,再配合丝杆进给,可以同时对联轴器单侧的多个销孔进行加工修复,可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此外,钻模板组件与支撑组件相配合既能够加强待加工的联轴器和可拆轴的对齐精准度和的连接的稳定性,又能够引导多个钻头轴向稳定移动,有效避免钻头偏斜,由此提高加工质量,缩减检修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734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8140.7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凯亮 , 周霭琳 , 朱元生 , 李伟 , 朱磊 , 陈继芳 , 潘强 , 李攀攀 , 尹轶萱 , 王培有 , 黎豪锴 , 黄宇健 , 贾成凯 , 杨博文 , 张小辉 , 王金华 , 吴奇太 , 石嘉宝 , 刘斌 , 翟嘉勇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超级螺母拆装技术领域,旨在减少现有超级螺母需要人工手动定位的工作量,降低顶推螺栓在拆除过程中的咬死概率,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的超级螺母拆装装置,在拆装支撑架上设置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外筒套和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且输出端连接传动轴,外筒套内设有固定套和定位筒,固定套上活动安装有与传动轴啮齿配合的拆装柱,拆装柱的底端伸入定位筒内,拆装柱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外筒套的底部一侧设有与定位筒之间传动连接的扭矩电机。本申请能够对六个顶推螺栓进行同步拆装,降低顶推螺栓拆除过程中的咬死概率,并且提高拆装效率,节约拆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467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8782.9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汽轮机运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汽轮机强迫空冷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汽轮机蒸汽回路,空气发生及控制模块,轴封抽气模块,所述空气发生及控制模块通过压缩空气进口软管分别连接至高压疏水罐,中压输水管,及中压抽汽;所述轴封抽气模块连接中间气封。所述方法为:汽轮机破坏真空后,确认汽轮机的状态符合核电汽轮机强迫空冷系统的投入条件;打开抽风机,空气发生及控制模块投入运行,控制空气流量至预设值,控制空气的温度、压力的数值在预设值;控制空气按照预设流量进入汽轮机,空气运行流路包括高压流路,第一中压流路和第二中压流路,轴封抽气模块对汽轮机内的空气进行抽气;通过空气的流通,实现汽轮机快速冷却。本发明实现了安全、可靠、高效的快速冷却,节省了核电汽轮机停机检修时间,提升了机组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28747.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3/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领域中设备用低合金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合金钢回火焊道焊补工艺性能影响因素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材料准备;(2)试件设计;(3)试验设计;(4)数据收集与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材料准备、试件设计、热循环数据测量、试验设计、焊后数据收集与检测,开展手工回火焊道焊接影响因素试验,控制施焊时焊道尺寸、层道间搭接率、焊接热输入、层道间温度、层道间打磨措施等关键要素,获得手工回火焊道焊接焊补组合工艺,使焊后热影响区组织和综合性能性能满足ASME与RCC‑M的技术要求,并达到免除后热处理焊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180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7665.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9/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领域中设备用低合金钢免除焊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核电用低合金钢焊后热影响区组织的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焊条的选择;步骤2:焊接工艺顺序与结构;步骤3:回火层的焊接工艺;步骤4:填充层的焊接工艺;步骤5:补充焊层的焊接工艺与施焊时机;步骤6:层道间打磨控制。有益效果在于:经过评定免除焊后热处理操作;按照ASME相关要求,对焊缝进行液体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金相、硬度、冲击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满足AMSE技术体系要求;金相检测结果显示,焊后热影响区组织以回火索氏体与粒状贝氏体为主,熔覆金属区域组织为粒状贝氏体,不存在因淬火形成的显微裂纹以及马氏体等异常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2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5963.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大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大修主隔离图与关键路径水位图无法联动导致大修实施计划脱节以及主隔离图与大修工单任务计划信息无法联动,工单任务排查不满足系统隔离检修窗口无法预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修主隔离图生成与管控系统,包括主隔离计划编制模块、大修关键路径图生成模块和主隔离实施跟踪反馈模块,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修主隔离图生成与管控方法,本发明实现大修实施期间关键路径项目实时跟踪,及时了解即将解除隔离的系统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有助于大修计划工程师及时推进主隔离下工作任务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560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99613.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线性直流电源及结构。包括初级调整电路、次级调整电路、保护电路以及LCD控制电路,所述的初级调整电路接收外部的120VAC输入,经过磁饱和变压器对其进行初次降压,并将不同的电压分别供给整流电路进行全波整流和LCD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整流输出的电压进入次级调整电路进行精确调节,将电压调节为所需电压,通过保护电路后进行输出;LCD控制电路采集电源的输出电压,经过量化显示到屏幕上。有益效果在于:本电源通过采用磁饱和变压器,减少输入端电压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采用高精度的电压调节芯片,并利用负反馈控制技术,实现输出电压的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5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3738.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IPC: F16L55/40 ,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驱动可变螺距变管径自适应管道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螺旋驱动模块和直行驱动模块,螺旋驱动模块与直行驱动模块通过柔性联轴器连接,确保螺旋驱动模块能够螺旋前进,不与直行驱动模块相干扰;螺旋驱动模块用于实现变螺距能力,直行驱动模块用于实现变管径能力。本发明机器人能够在管道内部作业时,实现变大管径的功能,具有很好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翻越管道内的障碍;同时能够实现变螺距的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在竖直管或者过弯管时提供足够的动力,稳定性更好;当机器人的动力不足够时,可以再添加一节直行驱动模块,为机器人提供足够的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