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9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0474.0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域铀资源的矿田分区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空间聚类方法对铀矿田的区域铀矿进行资源整合的利用方法,具体是:本发明采用两步聚类方法来实现,第一步是基于矿床三维块体模型,进行各矿床内铀资源聚类,形成类簇,类簇的数量远小于块体模型数量;第二步是在各矿床内铀资源聚类的基础上,在矿田范围内基于矿床的空间分布,进行矿床的聚类,实现矿田分区。采用本发明方法对矿田分区后,后续在铀矿开采过程中可实现对矿田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减少“呆矿”的数量,对区域铀资源整合后,还能提高开采过程及后续废物处理等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开采成本,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614475.4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模型的铀资源动态变化量计算和展示方法,首先确定时间1下的铀矿床所含的所有矿体对象,建立铀矿床和各矿体对象的联系;对铀矿床所含各矿体对象赋予各自空间参数和物理属性,结合空间参数、物理属性确定时间1下的各矿体对象的状态;然后确定时间2下该铀矿床所含各矿体对象的空间参数、物理属性和状态;利用时间1和时间2下某些不变的空间参数和物理属性确定铀矿床中的同一矿体对象在不同时间点的关联和对应关系,建立不同时空下各矿体对象的关联模型;构建起铀矿床时间、状态、空间参数、物理属性与铀资源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实现矿床不同时空下铀资源的计算,输出运算结果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7158.8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运移相似模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地浸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运移相似模拟系统及方法,包括模拟箱体和位于模拟箱体内部的含矿含水层;注液管件、抽液管件和监测管件,均具有若干个,且含矿含水层中竖向设置注液管件、抽液管件和监测管件;测压管设置在模拟箱体外,注液管件底端、抽液管件底端和监测管件底端均通过连接管与测压管一一连通;监测系统,用于检测注液管件注液量、抽液管件抽液量以及检测测压管内液体的水位;处理系统,与监测系统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井注液、直井抽液的采铀方式没有对多种抽注液方案进行可视化评价,依照设计方案自动调控抽注液量和抽注方式的相似模拟实验系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73959.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 , G06Q30/06 , G06F16/953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分解和协同过滤的商品推荐学习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用户对商品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验证集、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对用户、商品、行为信息进行嵌入处理,随机初始化特征向量;再根据CP分解方法计算相似度评分,设置并优化平方损失函数;最后采用多任务学习框架联合学习,调整并训练模型。本发明可用于铀矿山原材料推荐,辅助用户决策,可以在用户指标不明确、历史购买数据不足、候选原材料数量多的情况下,实现针对用户的个推荐。可以有效地减少稀疏数据造成的冷启动问题,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做出购买决策。在推荐精度和训练速度上达到相当可观的高度,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7158.8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运移相似模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地浸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运移相似模拟系统及方法,包括模拟箱体和位于模拟箱体内部的含矿含水层;注液管件、抽液管件和监测管件,均具有若干个,且含矿含水层中竖向设置注液管件、抽液管件和监测管件;测压管设置在模拟箱体外,注液管件底端、抽液管件底端和监测管件底端均通过连接管与测压管一一连通;监测系统,用于检测注液管件注液量、抽液管件抽液量以及检测测压管内液体的水位;处理系统,与监测系统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井注液、直井抽液的采铀方式没有对多种抽注液方案进行可视化评价,依照设计方案自动调控抽注液量和抽注方式的相似模拟实验系统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