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小孔径钻探确定软弱结构面位置和性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937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22388.3

    申请日:2011-10-21

    Inventor: 贾国臣 刘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中小孔径钻探确定软弱结构面位置和性质的方法,包括:预先施工一个钻孔,采用孔内电视等方法确定软弱结构面位置,在预钻孔附近钻孔取样,根据采取样品采用目视或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结合孔内测试成果确定软弱结构面性状。本发明解决了中小孔钻孔软弱结构面采取率低,难以确定软弱结构面位置和性状的问题,可以替代部分大直径钻孔、竖井、探洞,降低勘探费用、缩短工期、提高勘察安全性,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确定软弱结构面位置和性质的方法。

    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破坏模式的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023513.4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破坏模式预报的方法,该方法将地下洞室开挖后形成于洞壁压应力集中区域的破碎结构岩体定义为“岩爆爆裂体”。认为工程部位的最大初始地应力、洞壁岩体中的优势结构面以及岩爆爆裂体形成区域的洞壁临空面三者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岩爆爆裂体的结构形式,即板裂化结构和切割化结构,这些结构的进一步破坏决定着岩爆的破坏模式。应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上述三者产状的组合关系,认为不同的组合对应着不同的岩爆爆裂体破坏模式,分别为板状、片状剥落和块状、碎块状剥落或弹射两种,以此实现岩爆破坏模式的预报。

    以此预报岩爆的烈度等级。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412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025161.6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方法,该方法以用于岩爆烈度等级预报的强度理论、能量理论为基础,考虑六种相关因素对岩爆烈度等级的影响,实现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具体以地下工程不同部位的最大初始地应力值σ1和岩体强度σcm的比值作为初始应力强度比,分别对六种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这六种因素包括:最大初始地应力方向与地下洞室走向的水平夹角;判断部位的地下水出露特征(判断位置前后10m范围内);地下洞室的断面形状;地下工程开挖的施工方法;地下工程所在位置的埋深条件;地下工程的布置与地形和构造的关系。将初始应力强度比与六种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相乘,得到修正的应力强度比,(56)对比文件郭立 等.基于RES理论的岩爆倾向性预测方法《.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第35卷(第2期),第304-309页.王喜华 等.雅鲁藏布江峡谷段盆因拉隧道岩爆预测《.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第35卷(第2期),第115-119页.

    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4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5161.6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方法,该方法以用于岩爆烈度等级预报的强度理论、能量理论为基础,考虑六种相关因素对岩爆烈度等级的影响,实现岩爆烈度等级的综合预报。具体以地下工程不同部位的最大初始地应力值σ1和岩体强度σcm的比值作为初始应力强度比,分别对六种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这六种因素包括:最大初始地应力方向与地下洞室走向的水平夹角;判断部位的地下水出露特征(判断位置前后10m范围内);地下洞室的断面形状;地下工程开挖的施工方法;地下工程所在位置的埋深条件;地下工程的布置与地形和构造的关系。将初始应力强度比与六种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相乘,得到修正的应力强度比,以此预报岩爆的烈度等级。

    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破坏模式的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7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23513.4

    申请日:2014-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洞室岩爆破坏模式预报的方法,该方法将地下洞室开挖后形成于洞壁压应力集中区域的破碎结构岩体定义为“岩爆爆裂体”。认为工程部位的最大初始地应力、洞壁岩体中的优势结构面以及岩爆爆裂体形成区域的洞壁临空面三者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岩爆爆裂体的结构形式,即板裂化结构和切割化结构,这些结构的进一步破坏决定着岩爆的破坏模式。应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上述三者产状的组合关系,认为不同的组合对应着不同的岩爆爆裂体破坏模式,分别为板状、片状剥落和块状、碎块状剥落或弹射两种,以此实现岩爆破坏模式的预报。

    一种地下管廊预制管廊缝隙之间的止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891243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0227112.9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预制管廊缝隙之间的止水结构,“T”型橡胶板肋板从管廊外侧插入相邻的两段预制管廊的缝隙部位中,“T”型橡胶板两侧翼板横跨缝隙部位粘接在两段预制管廊的外表面上,“T”型橡胶板肋板里侧的两段预制管廊缝隙内填充闭孔板,“T”型橡胶材料翼板外侧布设有土工布层,土工布层外侧布设有用于封闭止水结构的聚脲层。聚脲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和变形能力,其与混凝土有很好的附着力,能够有效防止止水结构与管廊脱离。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型、施工方便、止水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预制管廊止水破坏时,以致出现管廊之间缝隙渗水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