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42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4215.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3/14 , C09K8/512 , C09K8/516 , C09K8/588 , C09K8/88 , C09K8/92 , C08F220/56 , C08F220/06
Abstract: 一种可进行二次交联的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明胶在油相中进行乳化;将金属盐加入乳化的明胶中并使明胶固化,使金属盐被包覆在固化明胶内部,得到所述聚合物微球的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在所述核外部包覆聚合物外壳,得到所述聚合物微球;所述聚合物微球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本申请的聚合物微球可以进行二次交联,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和驱油能力,可以用作油田开采中的封堵剂或驱油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9077.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9K8/588 , C09K8/44 , C09K8/508 , C08F220/58 , C08F222/38 , C08F222/20 , C08G8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于海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强化型耐温耐盐包覆增粘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强化型耐温耐盐包覆增粘体系,包括:聚合物微球,由丙烯酰胺在常规交联剂和可分解交联剂共同作用下聚合而成;交联单体,强化在所述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增粘单体,包覆在所述聚合物微球的内部。本发明的表面强化型耐温耐盐包覆增粘体系以微球作为功能载体,将耐温耐盐增粘单体包覆其中后又将交联单体强化于其表面,同时依靠智能控释技术,控制功能成分在地层深部的释放及作用发挥,实现高效“调‑堵‑驱”复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34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914215.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3/14 , C09K8/512 , C09K8/516 , C09K8/588 , C09K8/88 , C09K8/92 , C08F220/56 , C08F220/06
Abstract: 一种可进行二次交联的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明胶在油相中进行乳化;将金属盐加入乳化的明胶中并使明胶固化,使金属盐被包覆在固化明胶内部,得到所述聚合物微球的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在所述核外部包覆聚合物外壳,得到所述聚合物微球;所述聚合物微球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本申请的聚合物微球可以进行二次交联,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和驱油能力,可以用作油田开采中的封堵剂或驱油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72682.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24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2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元共聚物乳液型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三元共聚物乳液型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种单体溶于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第一中间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第二中间产物;将第二中间产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继续搅拌;加入表面活性剂,升高温度至恒温状态,分次加入水,每次加水后保持反应体系恒温一段时间,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得到乳液型降凝剂。本发明制备的三元共聚物乳液型降凝剂在保留聚合物降凝剂优异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成乳液型产品,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凝点,提高了低温流动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79311.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3/00 , C02F1/56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化型清水剂,具有通式(I)的结构,其中,x、y、z分别是正整数,并且,x、y、z之和的范围是14至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化型清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水和多乙烯多胺,混合均匀,向得到的混合物中通入氮气;(2)在3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滴加二硫化碳,滴加完毕之后持续搅拌,然后密封加热至60℃~80℃;(3)使步骤(2)得到的产物冷却,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支化型清水剂。本发明的支化型清水剂具有高效快速除油的优点,能够满足高含水海上油田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2497.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乳液凝胶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乳液凝胶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Tween80、Span80、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热碳化,得到组分1;将山梨醇、十八醇和ZnO加热,加入碱,吹入氮气后抽真空;通入环氧乙烷升温,通入环氧乙烷,直至反应完全,得到组分2;在树脂中加催化剂,加热并抽真空,加入环氧丙烷,得到聚醚环氧丙烷嵌段;在聚醚环氧丙烷嵌段中加入催化剂,加入环氧乙烷,得到组分3;将组分1‑3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乳液凝胶破乳剂。本发明的破乳剂组合利用多种机制协同可实现乳液凝胶的高效破乳,同时也兼顾工业应用的低成本要求,适用于海上平台形成的特殊乳化状态的乳液凝胶的高效破乳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02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7522.4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ickering乳化增黏调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pickering乳化增黏调剖剂组合物包括Janus SiO2纳米颗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Janus SiO2纳米颗粒和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2~5)。由本发明的调剖剂组合物制得的Janus SiO2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乳化增黏体系在高温(90℃)高盐(35000ppm)条件下可以稳定分散9小时以上。该体系通过Janus SiO2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形成了高效乳化且耐温耐盐的pickering乳化增黏调剖体系,该体系对纳米颗粒提高采收率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77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1153.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0/34 , C08F222/38 , C08F212/1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性聚丙烯酰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两性聚丙烯酰胺微球,通过采用以下原料通过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无机盐、两性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水。本发明的两性聚丙烯酰胺微球,采用了阳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使得同一聚合物骨架上既含有正电荷,又含有负电荷,具有“反聚电解质效应”,可以在油层岩石孔隙中更好的运移、封堵、变形、再运移、再封堵,不断改变油层岩石中注入流体的流动方向,逐级向油井推进,有效增大油层尤其是深部和油井附近油层的波及体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3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57069.3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04 , C09K8/506 , C09K8/516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调剖堵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悬浮颗粒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自悬浮颗粒调剖剂,由母液与地层模拟水中的钠离子反应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母液包括:碱0.5‑4份,高级脂肪酸3‑15份,水100份;所述地层模拟水包括氯化钠3‑10份,水100份。本发明的自悬浮颗粒调剖剂,具有刚性结构,性质稳定,不产生形变,容易被孔隙吼道捕集并形成堆积和滞留,产生大面积“桥堵”,其封堵能力要好于传统的柔性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910611.X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44 , C09K8/536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表面活性剂的聚合物微球,包括聚合物微球和包覆在其中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油中形成油相;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将水相分成两部分,向第一部分水相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油相中,进行乳化反应,得到反应底液;将第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第二部分水相中,加入第二引发剂,得到单体水液;将单体水液加入到反应底液中,进行保温反应。本发明的包覆表面活性剂的聚合物微球以微球作为功能载体,将表活剂包覆其中,同时依靠智能控释技术,控制功能成分在地层深部的释放及作用发挥,实现高效“调‑洗”复合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