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929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00349.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北京华油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博 , 马金祥 , 朱橙 , 李康 , 张杰 , 何英进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姜雨省 , 陈岩 , 赵传勋 , 阴福建 , 刘国振 , 吴子南 , 唐兵 , 陈钦伟 , 高永华 , 石张泽 , 冯硕 , 刘磊 , 甄宝生 , 罗少锋 , 龙江桥 , 秦立民
IPC: E21B33/138 , E21B23/01 , E21B43/08 , E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油田油水井完井防砂的全通径防砂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在油水井射孔后对射孔套管进行刮管、冲洗;二)按照定点挤注充填要求,坐封防砂作业管柱;三)将携带涂覆砂的防砂工作液注入防砂作业管柱,将涂覆砂挤注充填到射孔炮眼至饱和;四)待涂覆砂预固结后,将井眼冲洗干净;五)根据地层温度,采用自然固结或加温固结的方法使充填井壁固化,达到人工井壁的设计强度,在井筒中构造出用于防砂的人工井壁。本发明通过挤注充填的方式,在油水井射孔后的炮眼内饱和充填涂覆砂,防砂作业后井筒内不留任何工具,保证了防砂后井眼通径为套管内通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93058.2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直径可视化岩心径向流夹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堵头、夹持筒体、下堵头、全直径岩心、岩心胶套、导流毛细管、管线和阀门;该装置能够实现监测全直径岩心不同层位、不同时间的产出流体的量,表征流体径向流渗流分布特征、储层多层序的分布特征、储层层内与层间优势通道分布特征以及储层层内与层间连通性;克服了传统的全直径岩心驱替实验只能表征轴向流流体渗流、单层的分布特征、层内优势通道和层内连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113901.4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Inventor: 高永华 , 姜雨省 , 何英进 , 甄宝生 , 陈钦伟 , 石张泽 , 龙江桥 , 秦立民 , 刘磊 , 吴子南 , 冯硕 , 唐兵 , 刘国振 , 罗少锋 , 袁博 , 朱橙 , 马金祥 , 苏延辉 , 李康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陈岩 , 阴福建 , 赵传勋 , 宁凯 , 杨磊
IPC: E21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液流换向工具,包括该工具包括上接头、外密封环、内密封圈、过渡短接、限位锁块、环形压帽、第一弹簧、下接头和内滑套;所述上接头的两端与下接头的两端均设有丝扣,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过渡短接的两端丝扣连接,所述外密封环固定连接在上接头的内壁上。优点在于:利用换向工作筒对内滑套进行限位,在管柱下入的过程中,利用压差使得内滑套上的孔道与过渡短接中的出液通道发生错位,自动改变液体流向,完成换向循环功能,在冲砂过程中不需要停泵即可用油管连接冲砂,可有效避免因停泵造成的沉沙卡钻事故;不需要反复连接冲砂循环弯头、由壬和水龙带,从而大大降低冲砂作业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8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699971.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北京华油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橙 , 袁博 , 马金祥 , 李康 , 张杰 , 何英进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姜雨省 , 陈岩 , 赵传勋 , 阴福建 , 冯硕 , 龙江桥 , 高永华 , 陈钦伟 , 刘磊 , 唐兵 , 吴子南 , 甄宝生 , 石张泽 , 秦立民 , 罗少锋 , 刘国振
IPC: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破损筛管修复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采用挤注管柱将携带涂覆砂的携砂液注入筛管,使涂覆砂经筛管上的破损口充填到出砂亏空地层,在破损口处形成新的人工井壁;所述涂覆砂是采用胶联网状涂覆材料制成的;二)采用冲砂管柱将留存在筛管内的涂覆砂冲洗至地面;三)采用加热固化管柱循环热流体对井筒进行加热,使人工井壁固化。本发明在筛管的破损口处塑造出新的人工井壁,可满足酸化等措施类施工要求,井筒内不留任何工具,不影响原井防砂管柱通径,无需打捞防砂管柱,无需确定筛管破损位置,能够快速修复破损筛管,可避免筛管破损大修或者侧钻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3901.4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北京华油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永华 , 姜雨省 , 何英进 , 甄宝生 , 陈钦伟 , 石张泽 , 龙江桥 , 秦立民 , 刘磊 , 吴子南 , 冯硕 , 唐兵 , 刘国振 , 罗少锋 , 袁博 , 朱橙 , 马金祥 , 苏延辉 , 李康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陈岩 , 阴福建 , 赵传勋 , 宁凯 , 杨磊
IPC: E21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液流换向工具,包括该工具包括上接头、外密封环、内密封圈、过渡短接、限位锁块、环形压帽、第一弹簧、下接头和内滑套;所述上接头的两端与下接头的两端均设有丝扣,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过渡短接的两端丝扣连接,所述外密封环固定连接在上接头的内壁上。优点在于:利用换向工作筒对内滑套进行限位,在管柱下入的过程中,利用压差使得内滑套上的孔道与过渡短接中的出液通道发生错位,自动改变液体流向,完成换向循环功能,在冲砂过程中不需要停泵即可用油管连接冲砂,可有效避免因停泵造成的沉沙卡钻事故;不需要反复连接冲砂循环弯头、由壬和水龙带,从而大大降低冲砂作业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3889.7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北京华油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司念亭 , 苏延辉 , 袁博 , 罗少锋 , 何英进 , 朱橙 , 龙江桥 , 高永华 , 李康 , 刘国振 , 冯硕 , 唐兵 , 马金祥 , 甄宝生 , 陈钦伟 , 吴子南 , 石张泽 , 刘磊 , 秦立民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陈岩 , 赵传勋 , 阴福建 , 姜雨省 , 宁凯 , 杨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联网状涂覆材料,所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支撑剂:100份,树脂:2.5~7.5份,偶联剂:2.0~5.0份,纤维:0.08~3.0份。将纤维引入树脂涂覆支撑剂中,形成纤维增强树脂涂覆材料,纤维和树脂涂覆支撑剂间胶结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固结体,使得较之常规树脂基固结体,树脂的粘接效率提升,相同树脂用量下,纤维增强树脂固结体力学性能大幅提高,有利于提高注水井防砂效果,延长注水井人工井壁有效期;相近力学性能要求下,所需树脂量更低,固结体的渗透性更强,注水井的吸液指数更大;材料密度与携砂液相近,它能较好地分散于携砂液中,在井壁附近能很好堆积,形成有效的人工井壁,现场施工简单,提升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4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113912.2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北京华油陆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少锋 , 何英进 , 姜雨省 , 刘国振 , 石张泽 , 秦立民 , 甄宝生 , 吴子南 , 唐兵 , 陈钦伟 , 刘磊 , 高永华 , 龙江桥 , 冯硕 , 袁博 , 朱橙 , 马金祥 , 苏延辉 , 李康 , 韩一民 , 王林杰 , 陈立群 , 邱丽灿 , 陈岩 , 赵传勋 , 阴福建 , 宁凯 , 杨磊 , 李孟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井壁防砂用加热固砂系统,包括储液罐、增压泵、撬装加热车、加热管柱和井下测温工具,所述撬装加热车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连接,所述撬装加热车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管柱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加药补液口,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油套环空出液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储液罐、增压泵、撬装加热车、加热管柱等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少液体在井筒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且通过由温度计托筒、井下温度计、铠装传输电缆以及温度显示仪等结构构成的井下温度监测工具可以随时监测井底加热温度,从而提高了人工井壁防砂用树脂砂胶结强度,同时也节约加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858482.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海上配聚工艺流程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注入系统利用空气将聚合物干粉进行分散,加药系统通过加药漏斗将聚合物干粉加入其中并与空气进行混合和分散,药剂混合系统水、聚合物干粉和空气的混合容器,配液分析系统用于观察混合药剂的状态、高度并取样测试混合药剂的粘度,温控系统用于保持实验温度恒定。该实验装置能够监测配聚过程中注入压力的变化、实现气体注入量的控制、实现地层水注入速度的控制、实现聚合物干粉的自动加入以及实现聚合物干粉、地层水和空气的充分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858475.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氧化智能检测的温度补偿系统,包括低温氧化反应部分是进行实验反应的容器,温度补偿部分是为低温氧化反应部分外部进行增温作业,温度监测与控制部分是实时监测低温氧化反应部分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压力监测部分是实时监测低温氧化反应部分的内部反应压力,通过注入与取样部分向低温氧化反应部分内注入实验气体、原油或者反应试剂和地层水。该系统能够实现低温氧化实验过程中内外部温度的一致,确保在低温氧化实验过程中能够实现模型外部温度及时的得到补偿,确保低温氧化模型外部温度能够随着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保证模型内外部温度的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122768.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度可调的耐温可视化填砂管,包括左堵头部分、可视填砂管部分、右堵头部分和填砂管移动控制部分,左堵头部分和右堵头部分分别与可视填砂管部分螺纹连接,且用于向可视填砂管部分内注入/注出流体,可视填砂管部分分为多孔介质段和无多孔介质段,用于观察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以及通过多孔介质后泡沫渗流特征及形态变化,填砂管移动控制部分能够调节多孔介质段和无多孔介质段的相对长度。该填砂管能够透过可视填砂管筒体观察设定的油藏温度条件下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以及通过多孔介质后泡沫渗流特征及形态变化,筛选与目标油田匹配的泡沫体系,并对泡沫驱/调驱技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