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制作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3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04642.2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模型制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物理模型制作模具及其制作方法。物理模型制作模具包括活动框架、驱动组件及盖板。其中,活动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制模内腔。活动框架能够伸缩,以调节制模内腔的尺寸。驱动组件与活动框架连接,并用于驱动活动框架伸缩。盖板盖合至制模内腔。盖板能够随制模内腔的尺寸变化进行尺寸自适应调节。由此,可以根据物理模型的尺寸需求,调节制模内腔的尺寸,盖板可以进行自身尺寸的自适应调节。通过调节活动框架的伸缩状态,使得活动框架制模内腔的内侧壁与制模材料保持贴合。由此,不仅能够提升物理模型制作模具的通用性,降低模型制作成本。还能保证模型的平面度,防止模型发生变形扭曲,提升物理模型的质量。

    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9756.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上述装置包括:支撑架、冲击组件、承接组件、动载传递组件和数据监测组件。支撑架包括横梁;冲击组件连接至横梁,冲击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冲击头;承接组件设置在冲击组件的下方;动载传递组件设置在冲击头的下方;数据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以及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装配巷道围岩模拟结构和锚杆支护系统,并通过冲击组件对巷道围岩模拟结构施加冲击载荷,可以方便地对整个锚杆支护系统进行测试。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基于力学参数和时间差参数相关的特征分析,综合评价锚杆支护系统的吸能效果,可以实现精准的评价。

    原位获取锚固钻孔三维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33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64025.2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巷道支护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获取锚固钻孔三维模型的方法及装置,采用锚杆钻机在巷道或隧道的内壁施工形成锚杆钻孔;冲洗去除锚杆钻孔内壁上的钻屑;向锚杆钻孔注入钻孔模型注塑材料,静置待充分凝固成型,形成锚固钻孔三维模型;用锚杆钻机连接取芯套筒,将锚固钻孔三维模型及周围岩体由取芯套筒取出;将取出的锚固钻孔三维模型及其周围岩体分离,得到锚固钻孔三维模型;对锚固钻孔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得到三维模型的数字点云,建立锚固钻孔三维数字模型。该方法有助于了解锚杆锚固形态,掌握锚杆锚固环境等情况,得到的结果可对锚杆锚固性能及失效机制进行分析,并为优化现场锚杆支护设计与工艺提供依据。

    锚杆支护系统抗反复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9124.1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系统抗反复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分析方法,上述装置包括:支撑架、冲击组件、承接组件、动载传递组件和数据监测组件。支撑架包括横梁;冲击组件连接至横梁,冲击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冲击头;承接组件设置在冲击组件的下方;动载传递组件设置在冲击头的下方;数据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以及应变片。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装配巷道围岩模拟结构和锚杆支护系统,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冲击测试,既能够保证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精确地测量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本方法可以获取具体的特征参数,以期建立反复冲击下锚杆支护系统及围岩动态响应与其变形状态间联系。

    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29756.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上述装置包括:支撑架、冲击组件、承接组件、动载传递组件和数据监测组件。支撑架包括横梁;冲击组件连接至横梁,冲击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冲击头;承接组件设置在冲击组件的下方;动载传递组件设置在冲击头的下方;数据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以及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装配巷道围岩模拟结构和锚杆支护系统,并通过冲击组件对巷道围岩模拟结构施加冲击载荷,可以方便地对整个锚杆支护系统进行测试。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基于力学参数和时间差参数相关的特征分析,综合评价锚杆支护系统的吸能效果,可以实现精准的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