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138216.5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出煤层工作面始采区域超前预抽防突方法,属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领域。包括步骤S1、设计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S2、施工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并对其进行分段水力压裂;S3、接入抽采管路进行瓦斯抽采。本发明解决了工作面始采区域防突工程量大、成本高、防突时间短、影响采掘接替等技术难题,采用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结合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了回采工作面始采区域超前预抽防突,对降低防突成本、实现工作面采掘快速接替、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52085.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休式注浆装置及注浆工艺,属于注浆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浆液配比仓、注浆泵、注浆主管、分流器、分流主管、Y型分流管。分流主管内部设有两个分流通道,通过分流器控制通断,Y型分流管与分流主管螺纹连接,并与注浆阀连通,形成浆液的循环回路,避免管道堵塞。装置还包括可控制水灰比的浆液配比仓,确保注浆液的质量。工艺方面,采用交替注浆方式,一侧注浆完成后,切换至另一侧继续注浆,轮休式操作缩短了孔位之间的接续时间,提升注浆效率。同时,通过分流支管实现浆液的循环流动,有效防止浆液滞留导致的管道堵塞。本发明能够提高注浆效率,减少浆液浪费,确保注浆质量,适用于复杂的巷道加固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741774.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军 , 李大勇 , 林府进 , 屈延嗣 , 黄光利 , 冉庆雷 , 赵旭生 , 李志恒 , 刘俊 , 王建伟 , 马智勇 , 徐腾飞 , 杨雷磊 , 何云文 , 朱正力 , 向衍斌 , 聂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测定实验室瓦斯基本参数;S2:理论分析确定区域预测理论指标临界值:根据步骤S1测定出来的参数结合经验公式,确定区域预测理论指标临界值;S3:通过现场试验考察统计分析确定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S4:确定区域预测最终指标临界值;将步骤S2确定的区域预测理论临界值和步骤S3确定的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交集作为区域预测最终指标临界值。本发明能提高煤层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的准确度,能够指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效、经济生产,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63226.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突出煤层分级防突方法,属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领域。该方法包括:S1:划分突出煤层地应力危险性等级;S2:划分突出煤层瓦斯危险性等级;S3:划分突出煤层抽采性能等级;S4:确定煤层防突等级;S5:按照煤层防突等级进行分级防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防突方法并未全面考虑地应力、瓦斯和煤层抽采性能等因素及其差异性、不够合理精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弥补了现有防突方法的不足,还提高了煤层防突的合理性、精准性,对深部突出煤层合理精准高效防突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69550.7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工作面采动应力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无线传感节点、无线网关和监控中心,所述无线传感节点分布在煤矿工作面的不同位置,用于实时采集该位置的应力数据;所述无线网关用于与各个无线传感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接收采集到的应力数据并传输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设有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接收到的应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应力分布图,并根据分析结果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多点通信,监测点之间可以互联互通,获取全面的应力分布数据,有利于对采动应力的整体评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增加了冗余度和容错率,即使出现故障,系统也能正常运行,确保监测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863226.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突出煤层分级防突方法,属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领域。该方法包括:S1:划分突出煤层地应力危险性等级;S2:划分突出煤层瓦斯危险性等级;S3:划分突出煤层抽采性能等级;S4:确定煤层防突等级;S5:按照煤层防突等级进行分级防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防突方法并未全面考虑地应力、瓦斯和煤层抽采性能等因素及其差异性、不够合理精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弥补了现有防突方法的不足,还提高了煤层防突的合理性、精准性,对深部突出煤层合理精准高效防突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225777.3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中华 , 张永将 , 杨慧明 , 李成成 , 孟贤正 , 曹建军 , 刘军 , 李生舟 , 陈国红 , 胡善超 , 李少波 , 和林朋 , 宋泽方 , 徐遵玉 , 袁本庆 , 牛心刚 , 陆占金 , 易恩兵 , 李思乾 , 屈延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巷条带区域时空危协调抽采方法,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分析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在“时‑空‑危”上的差异性;S2:计算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的瓦斯抽采量;S3:考察煤巷条带区域不同块段随抽采时间变化的抽采半径;S4:在减去不同块段施工抽采钻孔所需时间差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块段抽采达标的时间差;S5:根据抽采达标时间差,调整不同块段的抽采达标时间或采用增透技术,使不同块段达到协调抽采。本发明对克服了采用同一抽采时间对整个煤巷条带区域进行抽采效果评判的缺点,使抽采达标的块段尽早掘进,而又不影响下一块段的瓦斯抽采,提高了煤巷的掘进速度,实现了煤巷条带区域协调抽采。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38216.5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出煤层工作面始采区域超前预抽防突方法,属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领域。包括步骤S1、设计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S2、施工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并对其进行分段水力压裂;S3、接入抽采管路进行瓦斯抽采。本发明解决了工作面始采区域防突工程量大、成本高、防突时间短、影响采掘接替等技术难题,采用煤层顶板定向分支长钻孔结合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了回采工作面始采区域超前预抽防突,对降低防突成本、实现工作面采掘快速接替、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6835.4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采工作面顺层钻孔空白带高效消除方法,属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领域。该方法包括:分析确定回采工作面顺层定向长钻孔施工位置;工作面顺层定向长钻孔施工完成后,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工作面顺层钻孔空白带进行分段压裂,并确定各水力压裂段中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的水力压裂影响范围;根据水力压裂影响范围分段计算出回采工作面顺层钻孔的施工长度,包括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的顺层钻孔施工长度;接入抽采管路进行瓦斯抽采。本发明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工程量、施工时间,而且大幅度提高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还有效缓解采掘接替紧张问题,对煤矿回采工作面高效抽采和高效防突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41774.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军 , 李大勇 , 林府进 , 屈延嗣 , 黄光利 , 冉庆雷 , 赵旭生 , 李志恒 , 刘俊 , 王建伟 , 马智勇 , 徐腾飞 , 杨雷磊 , 何云文 , 朱正力 , 向衍斌 , 聂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测定实验室瓦斯基本参数;S2:理论分析确定区域预测理论指标临界值:根据步骤S1测定出来的参数结合经验公式,确定区域预测理论指标临界值;S3:通过现场试验考察统计分析确定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S4:确定区域预测最终指标临界值;将步骤S2确定的区域预测理论临界值和步骤S3确定的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交集作为区域预测最终指标临界值。本发明能提高煤层区域预测指标临界值的准确度,能够指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效、经济生产,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