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8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17553.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E21B7/02 , E21B3/02 , E21B19/08 , E21B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钻孔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轻便型可行走气动钻机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钻车支架,设置在钻车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液压支柱与液压支架升降脚踏,以及通过钻机水平升降滑轨滑动设置在钻车支架上的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钻车支架顶部上设置有与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配合使用的钻机水平升降葫芦,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通过钻机水平升降葫芦实现上下升降;钻机推进齿条导轨的前端安装有孔口柔性三通。本发明钻机通过胶轮车人力推、拉行走,适用于煤矿井下复杂条件下采、掘工作面瓦斯预测和效果检验孔,及工作面防冲泄压孔等施钻需求,在沿空留巷等相对较窄的巷道,较液压常规钻机,具有通过性强,质量轻,移机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54879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644797.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E21B7/02 , E21B15/00 , E21B3/025 , E21B2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钻孔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轻便型轮车式气动钻机结构,包括钻车支架,设置在钻车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液压支柱与液压支架升降脚踏,以及通过钻机水平升降滑轨滑动设置在钻车支架上的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钻车支架顶部上设置有与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配合使用的钻机水平升降葫芦,钻机推进齿条导轨通过钻机水平升降葫芦实现上下升降;钻机推进齿条导轨的前端安装有孔口柔性三通。本实用新型钻机通过胶轮车人力推、拉行走,适用于煤矿井下复杂条件下采、掘工作面瓦斯预测和效果检验孔,及工作面防冲泄压孔等施钻需求,在沿空留巷等相对较窄的巷道,较液压常规钻机,具有通过性强,质量轻,移机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17024.0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海峰 , 陈雨 , 罗明华 , 黄春 , 秦伟 , 李一文 , 饶俊宏 , 朱兴林 , 向兆军 , 张先锋 , 佘影 , 杨筱彧 , 罗川 , 周斌 , 刘晏驰 , 孙柳军 , 向亮 , 游磊
IPC: E01H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挂轨式巡检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换向的煤矿用挂轨式巡检机器人轨道清扫装置,针对煤矿井下巡检轨道上粉尘和碎渣积聚的问题,通过集成铰链拨片组、固定板、联动滑块、限位挡板、可换向刮板、换向锁定器等组件,实现了根据巡检机器人运行方向自动切换刮板角度的功能。铰链拨片组随支撑轮转动,拨动联动滑块左右移动,进而推动刮板转换方向,使其倾斜角度始终与机器人运行方向匹配,将轨道上的杂物推向轨道外侧。本发明无需额外电机驱动,不涉及电气防爆要求,使用灵活且配置变更不影响整机防爆性能。有效解决了清扫不彻底、杂物堆积等问题,提升了轨道的安全性和巡检效率,为煤矿智能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4374.7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海峰 , 罗明华 , 黄春 , 朱兴林 , 方崇全 , 游磊 , 刘晏驰 , 向兆军 , 张先锋 , 李一文 , 周斌 , 陈雨 , 佘影 , 秦伟 , 饶俊宏 , 杨筱彧 , 罗川 , 向亮 , 孙柳军
IPC: G06V20/40 , E21B47/0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退钻视频分析的钻杆数量及钻孔深度计算方法,属于井下智能打钻视频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不同长度的钻杆进行预处理,为每个钻杆添加钻杆标记;在钻机的夹持器的退钻端和进钻端分别添加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退钻时通过摄像仪获取目标物信息,目标物包括钻杆标记、夹持器的第一标记、第二标记以及注水器;视频分析系统根据获取的目标物信息的位置变化关系调整逻辑程序步进状态,并根据目标物信息对钻杆数量进行计数和对钻孔深度进行计算。本发明通过退钻准备、退钻执行、退钻完成3个步骤判别退出一根钻杆,识别更为严谨准确;本发明根据标记判断当前钻杆的长度,能够适应打入不同长度钻杆后退钻时的钻孔深度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633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14403.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影 , 罗明华 , 方崇全 , 朱兴林 , 向兆军 , 秦伟 , 张海峰 , 周斌 , 黄春 , 李一文 , 张先锋 , 游磊 , 陈雨 , 孙柳军 , 刘晏驰 , 饶俊宏 , 郑双朋 , 薛彦波
IPC: H04L12/40 , B65G43/02 , B65G43/00 , B65G43/08 , H04L61/5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矿用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总线通信地址配置方法,属于煤矿自动化技术领域。系统由主站、子站、组合扩音电话、急停闭锁开关、中继器、电缆连接器、通信终端等总线设备和8芯总线电缆组成。主站和总线设备以及总线设备之间的单总线均采用点对点通信,避免总线地址冲突;通过单总线主站发出初始化命令并逐级传输到通信终端,实现总线设备地址自动分配,设备状态上传、命令下发和RS485地址自动分配。本发明解决了煤矿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保护控制系统通信时延大、手动配置RS485地址繁琐、不能自适应总线设备变化等难题,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保障主煤流运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6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06283.4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影 , 朱兴林 , 李一文 , 黄春 , 向兆军 , 秦伟 , 罗明华 , 方崇全 , 刘晏驰 , 周斌 , 张海峰 , 游磊 , 张先锋 , 陈雨 , 孙柳军 , 饶俊宏 , 李勇 , 张建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多特征融合的托辊异常识别方法,属于托辊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沿线布置的骨传导声传感器采集托辊声音,声音分析仪对声音信号预处理,实现托辊声音高保真还原,然后对声音信号预加重、分帧、加窗,提取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特征,将这些特征融合后输入到内置的全连接神经网络识别模型,智能识别托辊异常;将所述融合后的新特征及对应识别结果加入训练数据集中,再次对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优化所述识别模型,以提高识别准确率。该方法通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多特征融合和人工标定自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托辊异常识别现场适应性不强、准确率不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03816.8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巡检机器人电池组井下安全充电方法,属于电子电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定式充电站和移动式巡检机器人搭载的本安充电电路连接;采用井下允许使用的本安电源作为电能来源,电路安全可靠;采用多路本安电源进行隔离后串联提高输出电压达到增大功率的目的,可灵活配置本安电源的路数以达到不同的功率;具有顺序启动功能,防止多路电源启动时间不同导致的电压反充现象;电路具有电压及电流控制模式,使电源输出不超过设计电压及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0834.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佘影 , 于庆 , 罗明华 , 方崇全 , 秦伟 , 张海峰 , 吴银成 , 黄春 , 秦玉忠 , 朱兴林 , 向兆军 , 张先锋 , 李一文 , 周斌 , 薛彦波 , 张鑫烨 , 孙柳军 , 胡峰 , 于波 , 谭成 , 谢鸿 , 高晓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异常声学诊断系统,属于声学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巡检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平台,所述巡检机器人沿带式输送机来回巡检,所述巡检机器人上设有声学诊断模块,处理器模组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声学诊断模块用于检测噪声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处理器模组;所述处理器模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计算出噪声尖锐度数据,并与尖锐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超出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带式输送机沿线布置的基站,所述基站再转发至所述机器人管理平台;所述机器人管理平台发出报警信息并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39117.6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轨道式巡检爬坡机器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用于沿轨道翼板上滚动以带动机架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驱动行走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压紧于轨道翼板底部的压紧轮以及用于调节压紧轮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在机器人爬坡或下坡时使压紧轮靠近轨道并压紧于轨道翼板底部,在机器人水平行走时使压紧轮远离轨道以解除对轨道翼板底部的压紧力;本发明当机器人爬坡或下坡时,通过压紧轮可增大行走轮与轨道的摩擦力,提高机器人的驱动力输出,提升巡检机器人爬坡或下坡性能;当机器人在轨道水平段行走时,压紧轮远离轨道,减小行走轮压于轨道翼板的正压力,降低机器人行走的摩擦阻力和能耗,有助于增加机器人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39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川 , 罗明华 , 邓飞 , 黄春 , 杨筱彧 , 刘晏驰 , 游磊 , 向亮 , 朱兴林 , 佘影 , 向兆军 , 孙柳军 , 张先锋 , 张海峰 , 陈雨 , 饶俊宏 , 周斌 , 秦伟 , 李一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皮带探伤的损伤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数据处理以及视觉识别领域。本发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皮带表面损伤的高效、精准识别;提出的啃边检测方法,节约了计算资源;实现高度自动化的损伤检测和定位,减少了人工干预和人为误差;结合线阵相机、速度传感器和特定标识物,精确定位损伤位置,使得损伤位置映射更加可靠,方便维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维修;本系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克服了编号缺失、光照不良等因素而引起定位失效的问题,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相对于基于编号的损伤定位方法,本发明的损伤定位方法能够根据皮带周边的参照物提供具体的损伤位置,避免维护人员在停机后无法找到损伤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