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8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2764.2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料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列管一端的管塞,所述列管内装填有填料,所述管塞设有连通所述列管内外的通道,所述通道能够通过尺寸小于所述填料的物质,以使得所述管塞能够支撑、封堵住所述列管内的所述填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列管端部设置带有通道的管塞,能够解决支撑填料的复杂设置、更换填料拆装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1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0493628.8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强放热反应的径向轴向复合式反应器,其反应区包括环状的高温区、低温区和换热区,高温区、低温区和换热区内分别设置有多根第一换热管、多根第二换热管和多根第三换热管,多根第一换热管的壳程和多根第二换热管的壳程内填充有催化剂,多根第一换热管的管程入口与循环热水供应机构的出水口相通,多根第二换热管和多根第三换热管的管程入口分别与进气口相通,多根第二换热管和多根第三换热管的管程出口分别与多根第一换热管的壳程入口相通,多根第一换热管的壳程、多根第三换热管的壳程、多根第二换热管的壳程和中间通道依次相通。该反应器空间利用率高、催化剂装载率高、合成气停留时间长、反应温度多样性、列管转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7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402112.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多级高效气固旋风分离器,包括上下依次相通且直立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第一筒体的轴线与第二筒体的轴线同轴,第三筒体的轴线与第二筒体的轴线不同轴,第一筒体的侧壁设有进气口、顶端同轴设有排气口,第三筒体的底端同轴设有颗粒物排出口,第一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筒体的内径但小于第三筒体的内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下部分别为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腔、第二锥形腔和第三锥形腔。本发明旋风分离器流通截面的多次变化和异轴设计,能够使气流经多次缩径提速并经扩径减速,分离效率高、分离临界粒径小,可避免气流二次夹带,减弱颗粒物排出口底端的气流衍射现象,利于颗粒物的收集,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483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806260.8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形管式换热器,包括管板和管口朝上竖向穿设在管板上的多根U形换热管,所述管板具有以横轴和纵轴划分形成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以及第四象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U形换热管的管口分别分布在不同的象限。本发明U形管式换热器的换热区域包括沿横轴对称、开口朝向横轴的呈U形的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该设置可使得最内侧U形换热管的弯曲半径大,使高温高压高粘度流体在中心区域弯管段不易结焦堵塞,且相对称的U形换热区域使得沿管板横轴两侧的U形换热管间距最小、避免壳程流体短路、排管数量多以提高壳程流体有效传热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84291.X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换热管与金属管板的固定结构,包括两组固定单元,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多根非金属换热管和两块金属管板,每根非金属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块金属管板与一组固定单元密封固定连接;每组固定单元包括管箱法兰、管箱侧非金属垫片、压板、管板侧非金属垫片、非金属套管和若干组紧固件,每根非金属换热管的管孔经一根非金属套管与换热器壳体一侧的管箱侧壳程相通,管箱法兰、管箱侧非金属垫片、压板、管板侧非金属垫片和金属管板经若干组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发明固定结构能够实现非金属换热管与金属管板的可靠连接,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耐腐蚀性高、密封性好,有利于减小换热器的成本投入,提高非金属换热管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02077.6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可有效消除白烟的烟囱结构包括外套筒、烟囱和螺旋翅片板,外套筒套设在烟囱的外侧,外套筒由上锥段、筒节和下锥段组成,筒节分别与上锥段和下锥段焊接,上锥段和下锥段分别与烟囱焊接,烟囱的外壁与外套筒的内壁围成环形空腔,筒节上焊接有蒸汽进口接管和蒸汽出口接管,下锥段上焊接有冷凝液出口接管,蒸汽进口接管、蒸汽出口接管和冷凝液出口接管分别与环形空腔相通,螺旋翅片板绕设并焊接在烟囱的外壁且位于环形空腔内,烟囱的下端口用于向烟囱内引入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低温烟气,蒸汽进口接管用于向环形空腔内引入高温蒸汽。本发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运行安全可靠,可缩短换热工艺流程,且占地面积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2507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60857.4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可变温等温变换反应器,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的催化剂框,催化剂框的中部设有变换气收集管,变换气收集管的出口连接界外;催化剂框的壁上设有连通催化剂框内外空间的通孔;催化剂框与合成气收集管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多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换热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第一端口封闭,内管从外管的第二端口插入到外管内,内管的第一端口靠近外管的第一端口并连通外管的内腔,内管的第二端口连接原料气管道;外管的第二端口连通催化剂框与炉体之间的空腔;各内管的第二端口均连接原料气管道;外管的第二端口连通催化剂框与炉体之间的空腔。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1160917.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可变温等温变换反应器,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催化剂框(2),所述催化剂框(2)的中部设有合成气收集管(3),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催化剂框(2)内,换热管的进口连接进水管道,换热管的出口连接蒸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至少有两组,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管的组数相匹配;各组换热管的入口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进水管道,各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蒸汽管道;并且,各进水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1160882.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等温变换反应器,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的催化剂框,催化剂框的中部设有变换气收集管,变换气收集管的一端口封闭,另一端口连接界外,变换气收集管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进气孔;催化剂框的壁上设有连通催化剂框内外空间的通孔;催化剂框与变换气收集管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多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分为多个换热管组,各换热管组均包括第一换热管和多根第二换热管;各第二换热管布置在第一换热管的周围;第一换热管的下端口连接冷却水管道,第二换热管的下端口连接蒸汽收集管道;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下端口连通催化剂框与炉体之间的空腔;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上端口均连通管帽的内腔,管帽为密闭的腔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225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160857.4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可变温等温变换反应器,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的催化剂框,催化剂框的中部设有变换气收集管,变换气收集管的出口连接界外;催化剂框的壁上设有连通催化剂框内外空间的通孔;催化剂框与合成气收集管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多根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换热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第一端口封闭,内管从外管的第二端口插入到外管内,内管的第一端口靠近外管的第一端口并连通外管的内腔,内管的第二端口连接原料气管道;外管的第二端口连通催化剂框与炉体之间的空腔;各内管的第二端口均连接原料气管道;外管的第二端口连通催化剂框与炉体之间的空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