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4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8214.2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前驱体溶液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前驱体溶液包括聚乙二醇基聚合物、锂盐电解质溶液和引发剂的组合物;所述聚乙二醇基聚合物选自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引入含有可固化结构单元的聚乙二醇基聚合物,在内部形成致密稳定的三维交联网络,解决了漏液和短路的问题,使其体积电阻率低,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柔韧性、机械强度和循环稳定性,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能够充分满足高性能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3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7639.6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9K9/02 , G02F1/1523 , G02F1/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由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紫精类化合物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离子液体聚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紫精功能化聚离子液体可以直接用作电致变色材料,无需支撑电解质,并具备高电容、较低的熔点、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可忽略的挥发性和不可燃性、可设计性好和电化学窗口宽等特点,同时兼顾支撑聚合物和导电基体双重功能。使用其制备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循环稳定性高、颜色变化明显、响应时间短、低驱动电压、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同时解决了紫精小分子二聚和电解质泄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5655.X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G02F1/1516 , C08F226/06 , C08F220/48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J3/24 , C08L3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聚离子液体电解质和电致变色材料;所述聚离子液体电解质由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离子液体类单体与含有不饱和双键的非离子液体类单体聚合并交联而成。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变色性能,能够形成薄膜或膜状产品,同时所需的还原电位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275655.X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G02F1/1516 , C08F226/06 , C08F220/48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J3/24 , C08L3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聚离子液体电解质和电致变色材料;所述聚离子液体电解质由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离子液体类单体与含有不饱和双键的非离子液体类单体聚合并交联而成。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变色性能,能够形成薄膜或膜状产品,同时所需的还原电位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95928.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IPC: C08F120/14 , C08F2/38 , C08F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全同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制备立构规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模板制备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添加剂、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进行本体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溶液;步骤2:加入溶剂溶解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将溶解的聚合物溶液滴入到沉淀剂中使聚合物完全沉淀,干燥至恒重,得到富全同立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24167.X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阳德欣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交联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氯乙烯板材化学交联改性增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交联型聚氯乙烯板材通常通过模压法完成,不便于工业上的连续生产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S1、将润滑剂与改性交联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S2、将第一混合料、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助剂、稳定剂、缚酸剂和填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干混料;S3、将干混料加至锥形双螺杆挤出平台中,从机头挤出后得到硬质交联聚氯乙烯胚料;S4、将硬质交联聚氯乙烯胚料通过冷却定型,冷却后得到硬质交联聚氯乙烯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挤出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所需成本较低,利于工业连续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068214.2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前驱体溶液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前驱体溶液包括聚乙二醇基聚合物、锂盐电解质溶液和引发剂的组合物;所述聚乙二醇基聚合物选自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引入含有可固化结构单元的聚乙二醇基聚合物,在内部形成致密稳定的三维交联网络,解决了漏液和短路的问题,使其体积电阻率低,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柔韧性、机械强度和循环稳定性,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能够充分满足高性能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1919.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环癸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收率低,效率低,工艺复杂等问题中至少一个。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选择环戊二烯和阻聚剂匀速滴加到环戊烯中进行反应,匀速滴加的时间与Diels‑Alder反应时间相同,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环戊二烯使反应的活性与选择性更高,副反应较少,产物收率更高,通过匀速滴加能够有效降低反应液中环戊二烯的浓度,减少自聚反应,降低副产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070660.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90/06 , C08F220/58 , C08F228/0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聚合物、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聚合物通过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改性单体反应得到;改性单体为含有乙烯基和磺酸基的化合物。所述改性聚合物中形成柔性支链结构,有利于在聚合物电解质中形成更加稳定的聚合网络,并增强锂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得到离子电导率更高、机械性能和稳定性更好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所述改性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中,改性聚合物和交联剂发生聚合反应,在聚合物电解质的内部形成致密稳定的三维交联网络,将锂盐电解质溶液限制于聚合物结构中,解决了漏液和短路的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高性能的电致变色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66088.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6/06 , C08F220/20 , G03F7/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聚合物的光刻胶组合物,该聚合物包括如下所示的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用于制备光刻胶,可使所得光刻胶具有较佳的显影能力。第一结构单元:#imgabs0#第二结构单元:#imgabs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