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02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839660.1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3D1/018 , B03D1/012 , B03D1/02 , B03C1/005 , B03C1/02 , B03C1/30 , B03D1/002 , B03B1/00 , B03B7/00 , B03D103/04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磁铁精矿梯级回收利用的选矿方法,对高硫磁铁精矿进行磨矿‑弱磁选,获得TFe品位≥64.0%、TS≥10.0%的弱磁选铁精矿,对弱磁选铁精矿进行一次浮硫粗选、一次浮硫精选、一次浮硫扫选,获得TS品位>24.0%、TFe品位>60.0%高铁硫精矿,排出一次扫选浮硫尾矿;对一次扫选浮硫尾矿给入浮硫扫选开路作业,分别获得铁品位大于62.5%的重介质产品和铁品位大于66.5%、TS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2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39660.1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3D1/018 , B03D1/012 , B03D1/02 , B03C1/005 , B03C1/02 , B03C1/30 , B03D1/002 , B03B1/00 , B03B7/00 , B03D103/04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磁铁精矿梯级回收利用的选矿方法,对高硫磁铁精矿进行磨矿-弱磁选,获得TFe品位≥64.0%、TS≥10.0%的弱磁选铁精矿,对弱磁选铁精矿进行一次浮硫粗选、一次浮硫精选、一次浮硫扫选,获得TS品位>24.0%、TFe品位>60.0%高铁硫精矿,排出一次扫选浮硫尾矿;对一次扫选浮硫尾矿给入浮硫扫选开路作业,分别获得铁品位大于62.5%的重介质产品和铁品位大于66.5%、TS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9007.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 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抗拉能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锚杆拉拔力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上设置有拉伸机构和下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上方设置有上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与定位机构配合,不仅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轴向的测试拉力,并且还可向管缝式锚杆施加不同角度的偏心斜向拉力;本发明通过拉伸机构配合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可实现通过同一测试设备中的单一驱动源同时对多个管缝式锚杆分别进行不同施力方向的抗拉性能测试;本发明通过下夹持机构和上夹持机构配合,不仅可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管缝式锚杆进行精确的夹持定位,并且可避免管缝式锚杆因夹持变形而影响其抗拉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515053.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IPC: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采空区封闭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封闭采空区的底板与侧帮交界处向下施工纵向泄水井,在纵向泄水井的下端施工横向泄水通道;在横向泄水通道两侧施工与其连通的阻尼导水通道;在横向泄水通道的末端施工向上的纵向阻尼导水井;在纵向导水井的上端施工溢水通道;系统包括贯通的纵向泄水井、横向泄水通道、阻尼导水通道、纵向阻尼导水井和溢水通道;纵向导水井的上端与采空区底板连通。采空区的积水经纵向泄水井进入横向泄水通道和阻尼导水通道,再进入纵向阻尼导水井,最后经溢水通道排出至地表。本发明既可解决采空区空气冲击波的冲击问题,又能避免采空区产生积水,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不受采空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341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98178.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26 , E21B33/13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微裂隙注浆封堵材料及制浆注浆工艺,其中封堵材料组成成份包括膨润土、超细水泥、水玻璃和水,其中,水的质量与膨润土和超细水泥两者质量之和的水固比为0.8:1~4:1,超细水泥与膨润土的质量灰土比为1:1~1:3,水玻璃添加量为超细水泥的2%~10%。本发明对于井下微裂隙富水地层注浆堵水率较高,固化效果好,浆液流动性好,有效解决细微裂隙的充填效果问题,满足并达到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9300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44854.9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3D1/00 , B03D1/14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精矿的脱硫方法及脱硫系统,脱硫系统包括脱硫段和浮选段,所述脱硫段包括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所述浮选段包括浮选机,所述第一搅拌桶、第二搅拌桶和浮选机依次连通;脱硫工艺包括活化、捕收起泡和浮选三个步骤。本发明将药剂分两段添加,避免黄药分解失效,同时提高药剂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脱硫效果。且综合整个脱硫工艺来看,所加药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相对于传统的工艺来说也降低了,提高了环境友好性,同时简化及优化了脱硫的工艺,使铁精矿的含硫量低于1%。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44853.4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E21F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式钢筋混凝土溜井衬砌结构,包括若干个头尾相接围成圆环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衬砌单元和设置在衬砌单元两端的钢槽,所述衬砌单元为弧形,且所述衬砌单元内设有钢筋笼骨架,所述钢槽包括一体化的背板和背板两侧的护板,相邻的所述钢槽的背板相靠,且相邻的所述钢槽的背板之间形成变形缝。本发明改变传统衬砌受力理念,使衬砌中混凝土和钢筋分开工作受力,发挥混凝土的承压性能和钢筋的承拉性能,衬砌抗拉效果显著,施且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3923.4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溜井的斜溜槽形成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溜井联络巷形成,S2斜溜槽炮孔布置,S3炸药填装,S4斜溜槽形成。本发明将溜井联络巷与高溜井分隔开来,有效防止高溜井内的高空坠物进入溜井联络巷内的作业区域,使得高溜井不停止使用的情况下,就能实现斜溜槽的形成,形成过程安全、高效、成本低;另一方面,本发明创新性地开发了小孔径下向分层爆破法形成斜溜槽的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填补了国内有色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形成高溜井斜溜槽技术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84526.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缝式锚杆锚固力测试设备,包括无底箱;无底箱内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凸条,岩石块侧壁上加工有多个环槽,且环槽和凸条相适配,上顶板和无底箱的顶壁上共同贯穿式螺纹插接有多个下压螺杆,且下压螺杆的底端抵住岩石块的底部;管缝锚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上锚套环和下锚套环,且上锚套环顶部和岩石块顶部相平齐时下锚套环的下半部伸出岩石块的底部;上锚套环、下锚套环的外径小于管缝锚杆的外径,上锚套环、下锚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拉筋,下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轴向顶起下锚套环底部的顶出机构。本发明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现实中管缝式锚杆受力情况,可以更加精准测出管缝式锚杆的锚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286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490653.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压力调节装置及管道压力调节方法,涉及充填管道的技术领域,包括:管道主体、增阻管道和卸压管道;通过在管道主体并联增阻管道,当料浆由于高落差在管道主体内表现出管输高压状态时,将料浆流入到增阻管道中,增阻段减少料浆的管输高压,防止爆管,并且当管道主体发生局部堵塞时,打开卸压管道,管道主体内的料浆通过卸压管道排出,有效防止堵管的情况发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充填管道减压方式单一,无法调控因局部堵塞导致的压力大,增大了堵管风险的发生概率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