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158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27065.3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井下二步骤回采的采场底部结构及其生产工艺,井下采场分为矿房采场和矿柱采场,根据底部结构形式留设底柱,矿石运搬利用沿脉运输巷道(4)、穿脉出矿巷道(6),将采场爆落矿石(11)在堑沟(12)中;铲运机通过共用出矿进路(9)和矿房出矿进路(10),将矿石倒入矿石溜井(5)中,矿房采场尾砂胶结充填后,开采矿柱采场时在底柱(3)中,新掘矿柱拉底巷道(8),通过凿岩爆破拉底形成矿房回采的堑沟(12),回采出矿完毕后对矿柱(2)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本发明可以服务两个采场,减少工程量和支护量,降低了采矿的采切比,提高底部结构的稳定性,节省二步骤回采的开采成本和准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170216.3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大型地下矿山开采的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在盘区(1)内划分3~6个连续采场(2)和一个盘区间柱(3),垂直方向上布置有盘区顶柱(4)和盘区底柱(5),盘区采场(2)内矿石(7)通过爆破落到采场堑沟(11)中,铲运机通过出矿巷道(10),在出矿进路(12)中装矿,运至沿脉巷道(8)卸入溜井(14)。回采出矿完毕后,尾砂通过充填巷道(15)充填至空区,形成盘区充填体(6)。盘区采场(2)充填完毕后,再回采相邻盘区采场(2)并嗣后充填形成的空区。相邻盘区采场(2)充填完毕后,再回收部分盘区间柱(3),并对盘区间柱形成的空区加以充填,最终消除空区。本发明可以利用有限矿体分布面积提高开采强度,扩大生产能力,降低采矿和空区充填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3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70216.3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矿山大产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矿方法,井下将矿段划分为盘区(1),盘区(1)内划分成3~6个连续采场(2)和一个盘区间柱(3),垂直方向上布置有盘区顶柱(4)和盘区底柱(5),盘区采场(2)内矿石(7)通过爆破落到采场堑沟(11)中,铲运机通过出矿巷道(10),在出矿进路(12)中装矿,运至沿脉巷道(8)卸入溜井(14)。回采出矿完毕后,尾砂通过充填巷道(15),经过管道充填至空区,形成盘区充填体(6)。盘区采场(2)充填完毕后,再回采相邻盘区采场(2)并嗣后充填形成的空区。相邻盘区采场(2)充填完毕后,再行回收部分盘区间柱(3),并对盘区间柱形成的空区加以充填,最终消除空区。本发明可以利用有限矿体分布面积提高开采强度,扩大生产能力,降低采矿生产和空区充填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58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527065.3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井下二步骤回采的采场底部结构及其生产工艺,井下采场分为矿房采场和矿柱采场,根据底部结构形式留设底柱,矿石运搬利用沿脉运输巷道(4)、穿脉出矿巷道(6),将采场爆落矿石(11)在堑沟(12)中;铲运机通过共用出矿进路(9)和矿房出矿进路(10),将矿石倒入矿石溜井(5)中,矿房采场尾砂胶结充填后,开采矿柱采场时在底柱(3)中,新掘矿柱拉底巷道(8),通过凿岩爆破拉底形成矿房回采的堑沟(12),回采出矿完毕后对矿柱(2)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本发明可以服务两个采场,减少工程量和支护量,降低了采矿的采切比,提高底部结构的稳定性,节省二步骤回采的开采成本和准备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