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构-连续桥墩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0955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910058928.4

    申请日:2009-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构-连续桥墩构造,旨在降低基础设计难度,大量节省基础投资,而且可分段分开浇筑,并能灵活地满足各种施工条件的需求该构造包括盖梁(10)和沿其纵向间隔布设的至少两根墩柱,其特征是:所述墩柱中包含有一根其顶端与盖梁(10)形成固结的固结墩柱(20),其余墩柱为其顶端通过活动支座(22)与盖梁(10)形成铰接的铰接墩柱(21)。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铁路高架车站桥(桥梁)建(建筑物)合一设施的支承结构或多线桥梁的桥墩。

    刚构-连续桥墩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0955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58928.4

    申请日:2009-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构-连续桥墩构造,旨在降低基础设计难度,大量节省基础投资,而且可分段分开浇筑,并能灵活地满足各种施工条件的需求该构造包括盖梁(10)和沿其纵向间隔布设的至少两根墩柱,其特征是:所述墩柱中包含有一根其顶端与盖梁(10)形成固结的固结墩柱(20),其余墩柱为其顶端通过活动支座(22)与盖梁(10)形成铰接的铰接墩柱(21)。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铁路高架车站桥(桥梁)建(建筑物)合一设施的支承结构或多线桥梁的桥墩。

    公路铁路两用钢桥桥面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1512748U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20080178.6

    申请日:2009-04-14

    Inventor: 周义 傅宏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铁路两用钢桥桥面构造,旨在使桥面可供列车、汽车错时共用并正常行驶。该桥面构造包括主纵梁(10)和桥面板(11),所述桥面板(11)由主纵梁(10)的上翼缘板焊接成形成;在布设钢轨(30)位置处,相邻两主纵梁(10)的上翼缘板留有纵向通槽(12),在纵向通槽(12)下固定设置有U型槽构件,钢轨(30)安装固定在U型槽构件内。

    刚构-连续桥墩构造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0931Y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20080179.0

    申请日:2009-0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构-连续桥墩构造,旨在降低基础设计难度,大量节省基础投资,而且可分段分开浇筑,并能灵活地满足各种施工条件的需求该构造包括盖梁(10)和沿其纵向间隔布设的至少两根墩柱,其特征是:所述墩柱中包含有一根其顶端与盖梁(10)形成固结的固结墩柱(20),其余墩柱为其顶端通过活动支座(22)与盖梁(10)形成铰接的铰接墩柱(21)。特别适用于铁路高架车站桥(桥梁)建(建筑物)合一设施的支承结构或多线桥梁的桥墩。

    矮塔铁路斜拉桥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22594U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20224485.X

    申请日:2010-06-12

    Abstract: 矮塔铁路斜拉桥,旨在能有效降低主梁的自重,能实现桥梁跨径增大的要求并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它包括混凝土桥塔(10a、10b)、辅助墩(11a、11b)、箱形主梁(20)和斜拉索(30),所述箱形主梁(20)与混凝土桥塔(10a、10b)固结,斜拉索(30)与箱形主梁(20)、混凝土桥塔(10a、10b)连接,所述箱形主梁(20)在辅助墩(11a、11b)跨度以内由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顶板(21)、混凝土底板(22)、波纹钢腹板(23、24)构成。本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于200~300跨径范围的铁路桥梁。

    双线铁路内承轨连续梁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0928Y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20080239.9

    申请日:2009-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线铁路内承轨连续梁,适用于多层高架车站或其他承轨梁结构高度受限制的场合。该连续梁由预应力混凝土边纵梁(10)、预应力混凝土次纵梁(11)、钢筋混凝土横梁(12)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13)构成,两片预应力混凝土边纵梁(10)设置在铁路侧面限界外,其间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两片预应力混凝土次纵梁(11),钢筋混凝土横梁(12)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13)之下沿顺桥向间隔设置,且与预应力混凝土边纵梁(10)、预应力混凝土次纵梁(11)交叉形成槽形格子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