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6988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197388.0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市路安电气化监理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一种供电环网的智能保护回路架构系统及智能保护方法。该系统以供电环网中的各段母线、各环网电缆以及各馈线回路中的变压器作为独立的保护对象,各保护对象通过与之直接连接的进线、出线断路器共同构成了该保护对象的保护域;通过有关电流传感器与相关保护装置联网,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保护装置可提取网上任一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如保护对象发生短路故障,各相关保护装置能迅速提取到故障区域两端的电流信息,综合判断,以很短的延时迅速切除故障区域两端的断路器,如故障区域的某断路器发生故障而拒绝分闸,则系统将保护扩大到后备区域。本发明系统保护无需整定计算,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1797311U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20222266.8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市路安电气化监理有限公司
IPC: H02H7/28
Abstract: 一种供电环网的智能保护回路架构系统。由各个变电所为一个独立单元共同构成,各变电所包括进线支路、母线及其上的馈线回路、环网送电支路、两个保护装置、交换机或光纤转接箱、环网电缆和光纤或跳接光缆;保护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直接连接的各支路中断路器上串联的电流传感器中的电流值信息,以及通过其它交换机或光纤转接箱间接连接的各断路器上串联的电流传感器中的电流值信息,并与保护装置内预先设定的电流值比较,当接收到的电流值符合设定的断路器跳闸条件时,则通过输出端连接到跳闸回路,并将相关断路器跳开;环网电缆为两个变电所之间的联接电缆,用于向远距离的另一个回路送电,依次类推;该系统保护无需整定计算,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4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741304.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多要素评价方法,属于变电站接地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型接地网参数并建立原始数据库,建立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获取接地电阻R在11种影响要素变化下的评价值,获取接地网接地电阻多要素评价值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考虑了水平接地导体结构参数、垂直接地导体结构参数、土壤结构参数等多要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对大型接地网的工频特性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49775.7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列车仿真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仿真计算所需的参数和函数;建立列车等效电路模型;初始化列车等效电路模型各元件的设置状态或参数;在本次仿真步长下,获取当前列车接触网电压、当前列车直流母线电压、当前应急电源储能量、列车运行需要的电机功率、辅助设备运行需要的辅助功率,结合参数和函数计算本次仿真步长的列车等效电路模型各元件的设置状态或参数;进行下一个仿真步长直至仿真结束。本发明采用广义的列车等效电路模型,无需搭建变流器、斩波器等复杂设备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可以准确模拟列车在接触网供电、应急电源供电、停止供电等不同工况下的复杂动态特性和状态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244339.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储能式车辆的牵引供电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模型参数;初始化牵引模型和供电模型;设定仿真时间及间隔;对各个车辆的运行工况、电气状态和各充电装置的负荷工况进行判断;确定各个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电气状态、各充电装置负荷工况;对各个车辆进行牵引计算和供电计算;对各个充电装置进行负荷计算;跳转时间节点;判断是否达到预设仿真时间:若是,输出计算结果;若否,更新运行参数,继续仿真。本发明同时考虑车辆运行工况、电气状态和充电装置负荷状态,计算结果包括充电装置负荷电流‑时间曲线、车辆速度、位置、剩余储存能量‑时间曲线等,能够完整、有效地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储能式车辆的牵引供电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30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509810.5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牵引供电双重绝缘接触网系统双保护接地线方法,包括第一保护接地线,沿线路贯通敷设、两端接至车站地网,并分别与每根支柱连接,作为接触网断线搭接支柱时的短路监测通路;和第二保护接地线,沿线路贯通敷设、两端接至车站地网,并分别与每根支柱上基本绝缘与辅助绝缘之间的绝缘中性段连接,与支柱绝缘,作为基本绝缘闪络或损坏的监测通路。本发明设置的双保护接地线,沿线路贯通敷设、两端接至车站地网,提供对基本绝缘闪络或损坏的监测及接触网断线搭接支柱时的短路监测通路,同时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兼顾城市景观协调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4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41304.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多要素评价方法,属于变电站接地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型接地网参数并建立原始数据库,建立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获取接地电阻R在11种影响要素变化下的评价值,获取接地网接地电阻多要素评价值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考虑了水平接地导体结构参数、垂直接地导体结构参数、土壤结构参数等多要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对大型接地网的工频特性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096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99724.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外绝缘和雷电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F线悬式绝缘子式限压器。包括上端头、复合外套、绝缘芯棒、串联空气间隙、限压元件、下端头、均压环,绝缘芯棒高压端连接上端头,低压端连接下端头,绝缘芯棒中间安装多个限压元件,多个所述限压元件中一个与上端头连接,所述上端头、下端头、绝缘芯棒和限压元件一体成型后外层模压复合外套,限压元件模压复合外套后相邻的一端外层安装均压环,相邻的均压环之间或相邻的均压环和下端头之间形成串联空气间隙。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能悬挂导线,又具有防雷功能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用F线悬式绝缘子式限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12999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66652.5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专用单芯电缆接地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27.5kV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根据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结合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PSCAD/EMTDC)搭建的系统模型仿真结果,电缆的结构特征以及工程实际,将27.5kV电缆线路按计算出的结果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27.5kV电缆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电压限制器接地。每个接地单元电缆长度不超过600m,并取消每两个接地单元的中间接头的金属护层,以实现接地单元的独立性。每两个接地单元的中间接头两端电缆接地及护层电压限制器接地要求与27.5kV电缆供电回路接地要求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1841135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123489.3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常州赛尔克瑞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一种单相双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由气室、电缆室、仪表室和断路器组成,气室固定在电缆室顶部,仪表室固定在电缆室的右侧,气室的箱体的内腔由隔板分成相对密封的母线室、断路器室和辅助气室,断路器位于断路器室内,断路器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母线室内具有第一母线连接器、转轴、第一水平母线、第二水平母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绝缘拉杆、第三静触头、第四静触头以及动刀头,动刀头通过绝缘拉杆与转轴连接,在母线室和断路器室内均具有气体绝缘介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绝缘性能,减少了电气间隙,使整个柜体的体积可以大大缩小,从而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