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20979.0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 E03F3/02
Abstract: 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它涉及水下隧道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可清淤式集水池由中隔墙隔成上下两仓,并通过第一闸门和第三闸门连接;进水可调式配水间内设置有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的一侧设置有沉沙渠道,沉沙渠道的一侧通过第二闸门连接有配水池,配水池的两侧依次设置有不锈钢格栅、垃圾池和排水沟分别与左、右线隧道连接,排水沟上设置有集水坑,配水池内设置有连通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能够解决当前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水下隧道排水系统的稳定提供有力保证,当需要扩展应急水仓时,可破拆可扩展端墙,向两端延伸,实现应急水仓的扩容。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620979.0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 E03F3/02
Abstract: 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它涉及水下隧道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可清淤式集水池由中隔墙隔成上下两仓,并通过第一闸门和第三闸门连接;进水可调式配水间内设置有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的一侧设置有沉沙渠道,沉沙渠道的一侧通过第二闸门连接有配水池,配水池的两侧依次设置有不锈钢格栅、垃圾池和排水沟分别与左、右线隧道连接,排水沟上设置有集水坑,配水池内设置有连通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能够解决当前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水下隧道排水系统的稳定提供有力保证,当需要扩展应急水仓时,可破拆可扩展端墙,向两端延伸,实现应急水仓的扩容。
-
公开(公告)号:CN106907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89050.2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底矿山盾构隧道组合对接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从矿山法隧道段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接收段隧道初期支护,开挖至对接点时封闭堵头墙;对对接段前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然后浇筑接收段封闭箱体衬砌,内部填充水泥砂浆;接着盾构匀速掘进直接破除堵头墙和填充水泥砂浆后进入箱体衬砌;盾构机刀盘设计为可拆卸式,接着在盾构机外壳上设置吊点,拆除盾构机各部件从后方盾构隧道运出,盾构机钢壳留置在洞内;最后在其内部施作二次衬砌连接各段。本发明适用于水下及海底隧道和地下结构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的对接施工,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好,丰富了盾构工法的组织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8472776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932087.X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 E03F3/02
Abstract: 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它涉及水下隧道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可清淤式集水池由中隔墙隔成上下两仓,并通过第一闸门和第三闸门连接;进水可调式配水间内设置有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折返式防冲刷进水廊道的一侧设置有沉沙渠道,沉沙渠道的一侧通过第二闸门连接有配水池,配水池的两侧依次设置有不锈钢格栅、垃圾池和排水沟分别与左、右线隧道连接,排水沟上设置有集水坑,配水池内设置有连通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隧道废水泵房,能够解决当前水下隧道废水泵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水下隧道排水系统的稳定提供有力保证,当需要扩展应急水仓时,可破拆可扩展端墙,向两端延伸,实现应急水仓的扩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8899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305083.4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底矿山盾构隧道组合对接结构形式,它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接收段隧道初期支护的端部设置有堵头墙,堵头墙上设置有加固锚杆;所述的接收段隧道初期支护的一端设置有接收地层加固;所述的接收段隧道初期支护内设置有矿山段隧道二次衬砌和接收段隧道箱体衬砌;所述的接收段隧道箱体衬砌的一端插设有盾构管片衬砌;所述的盾构机钢壳内设置有接收段二次衬砌,接收段二次衬砌上设置有二衬堵头墙;所述的盾构管片衬砌内设置有加强二次衬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下及海底隧道和地下结构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的对接施工,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好,丰富了盾构工法的组织形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