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005547.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方法,包括:分别确定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基于所述每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基于所述最大接触面积和所述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装置和存储介质,如此,可以确定盾构隧道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18095.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G01M5/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管片组件,所述管片组件中的相邻两个管片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激励装置和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激励装置,用于产生激励荷载,所述激励荷载能够使得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一管片产生第一位移,并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处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能够使得所述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二管片产生第二位移;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管片基于所述激励荷载而产生的第一速度以及第二管片基于所述作用力而产生的第二速度;基于所述作用力、第一位移、第二位移、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369399.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琨 , 张银龙 , 张浩 , 光振雄 , 李虎 , 董云松 , 巫世晶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龙新平 , 门燕青 , 陈平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李晓聃 , 李登 , 赵磊 , 李硕 , 杨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打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磨料水射流钢轨打磨水品质检测循环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混合射流模块、磨料分离模块、磨料输送模块、水粘度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混合射流模块将磨料和液体进行混合后,对钢轨进行打磨,磨料分离模块与混合射流模块相应设置,收集打磨后的废液,并将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磨料输送至磨料输送模块,分离出的液体输入至水粘度调节模块,磨料输送模块用于向混合射流模块输送指定参数的磨料,水粘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磨料分离模块输出的液体中添加剂的浓度。本发明实现在水和磨料循环利用的同时,保持水中的添加剂浓度不变,使钢轨打磨车能够更加持久,更加高效,安全地完成钢轨打磨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9567.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接缝界面动力效应的新型接缝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数值实现方法,本发明的新型接缝模型将粗糙面的细观形貌的不平整特性,通过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糙面动力接触刚度、动力接触阻尼,等效为两侧平整均质多线性材料的动力物理参数,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平整均质虚拟材料在法向维持直接接触,不改变接缝的接触动力特性及位移的非连续性,在切向上采用弹性多线性弹簧连接,来模拟接缝的应力切向非线性。本发明将直接接触法、虚拟材料法相结合及宏细观相结合,能够同时考虑法向和切向的应力非线性以及位移非连续性,是节理模型的修正,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5547.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方法,包括:分别确定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基于所述每个管片的粗糙面的分形维度参数和分形尺度参数,分别确定所述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基于所述最大接触面积和所述两个管片的粗糙面的临界接触面积,确定所述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确定装置和存储介质,如此,可以确定盾构隧道两个管片接触面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349567.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接缝界面动力效应的新型接缝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数值实现方法,本发明的新型接缝模型将粗糙面的细观形貌的不平整特性,通过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糙面动力接触刚度、动力接触阻尼,等效为两侧平整均质多线性材料的动力物理参数,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平整均质虚拟材料在法向维持直接接触,不改变接缝的接触动力特性及位移的非连续性,在切向上采用弹性多线性弹簧连接,来模拟接缝的应力切向非线性。本发明将直接接触法、虚拟材料法相结合及宏细观相结合,能够同时考虑法向和切向的应力非线性以及位移非连续性,是节理模型的修正,减小了建模和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50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69399.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琨 , 张银龙 , 张浩 , 光振雄 , 李虎 , 董云松 , 巫世晶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龙新平 , 门燕青 , 陈平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李晓聃 , 李登 , 赵磊 , 李硕 , 杨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打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磨料水射流钢轨打磨水品质检测循环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混合射流模块、磨料分离模块、磨料输送模块、水粘度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混合射流模块将磨料和液体进行混合后,对钢轨进行打磨,磨料分离模块与混合射流模块相应设置,收集打磨后的废液,并将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磨料输送至磨料输送模块,分离出的液体输入至水粘度调节模块,磨料输送模块用于向混合射流模块输送指定参数的磨料,水粘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磨料分离模块输出的液体中添加剂的浓度。本发明实现在水和磨料循环利用的同时,保持水中的添加剂浓度不变,使钢轨打磨车能够更加持久,更加高效,安全地完成钢轨打磨任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