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锁定悬臂棒减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05917589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282664.6

    申请日:2016-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速度锁定悬臂棒减隔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中间板和下支座板,中间板的上端连接在上支座板下侧形成的第一凹槽内,中间板的下端连接在下支座板形成的第二凹槽内,并在第二凹槽内多向滑动;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设置有悬臂棒;下支座板下方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与下支座板之间设置有速度锁定器;下支座板的下侧安装有第三平面滑板,滑动板的上侧安装有第三不锈钢板,第三平面滑板与第三不锈钢板形成摩擦副。本实用新型的速度锁定悬臂棒减隔震支座,增加了速度锁定器,能够将正常位移锁定和解锁与减震位移无缝结合。该支座通过速度锁定器对单向位移的锁定和解锁,实现地震力水平分散到各个墩上的效果。

    一种BIM模板库管理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773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7332.4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模板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提供的信息模型分类建立BIM模板、根据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提供的信息模型分类的层次结构建立BIM模板库、将步骤S1建立的BIM模板放入模板库当中、建立BIM模型时从模板库中查找并调用所需的BIM模板。本发明提供一种BIM模板库管理方法,该方法建立与IFC标准相适应的树形数据结构的模板库,并优化BIM模板的建立、存储和调用过程,大大提高了BIM模板库的管理效率和BIM设计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1902.0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文件格式输入预应力连续梁设计信息;形成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确定结构尺寸;构建信息模型参数化截面库;根据结构尺寸自动实例化截面生成含有用户信息的连续梁三维模型;依据连续梁截面特征自动建立钢筋网空间节点坐标数据库;实例化数据依次为连续梁各部分布置空间钢筋并添加用户信息;依据信息模型自动创建二维图纸并自动完成数量统计。本发明实现了数据的通用、三维信息模型以及钢筋图纸的快速形成,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种钢桥降噪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845520.2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桥降噪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及土木工程领域,适用于钢桁梁、钢板梁、直腹板钢箱梁桥,扁平钢箱加劲梁,用于降低钢桥的结构振动,从而进一步降低其结构辐射噪声。该发明包括阻尼层、约束层和固定装置,约束层和阻尼层所构成的阻尼约束层装置是基本的降噪装置,通过层厚匹配可以实现对钢桥结构噪声的抑制作用。当约束阻尼层安装于不同类形钢桥时,视情况采用相应的固定装置,可以保证约束阻尼层与钢桥板件在交通动荷载及环境作用下紧密贴合,提高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当钢桥承受动力荷载时,所引起钢桥板件的振动被约束阻尼层耗散,使得钢桥表面的振动速度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了钢梁向外界辐射的结构噪声。

    一种钢阻尼水平减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6917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79971.8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42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阻尼水平减隔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包括上座组件、转动结构、中座板组件和下座组件;上座组件一表面设置有限位挡环;下座组件一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有钢阻尼器;上座组件与下座组件之间配合有转动结构和中座板组件;转动结构与限位挡环间隙配合;中座板组件与下座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滑板;钢阻尼器的中间铰点与中座板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上座组件、下座组件、钢阻尼器、转动结构和中座板组件构成钢阻尼水平减隔震支座,除具有通用支座的一切功能外,在一定地震力工况下,具有摩擦阻尼和钢阻尼双重作用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