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740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54288.X
申请日:2012-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2 , B60N2/2356 , B60N2/236 , B60N2205/50
Abstract: 倾角调节装置包括:操作轴,该操作轴被沿着倾角调节装置的轴向方向插入通过倾角调节装置从而得以安装,并且该操作轴适于将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和扭簧,该扭簧被安装在操作轴的外端部和框架部分之间,其中操作轴的外端部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从倾角调节装置向外突出,并且框架部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倾角调节装置的外侧。操作轴在旋转方向上被扭簧持续偏压以用于锁定倾角调节装置。扭簧被从座椅的外侧在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操作轴的外端部上,并且该扭簧具有与操作轴接合的内端部以及与框架部分接合的外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205970968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799677.0
申请日:2016-07-27
Inventor: 松井隼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框架,包括一对侧框架(42)和管构件(26),该管构件在端部处同轴地固定到套管构件(23)。至少一个套管构件(23)具有与管构件(26)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具有减小的外径的接触面部形成在第一构件的端部中,第一构件的该端部与第二构件形成接触。第一构件是管构件(26)和在外径方面与管构件(26)大致相等的套管构件(23)中的一个,并且第二构件是管构件(26)和套管构件(23)中的另一个。在接触面部被保持为与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相接触的情况下,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过焊接彼此固定。(21)、一对圆筒状套管构件(23)、一对连杆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06031145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801668.0
申请日:2016-07-27
Inventor: 松井隼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2 , B21D35/001 , B21D53/88 , B60N2/1615 , B60N2/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含套管构件的交通工具座椅框架,其包括:一对侧框架(21),其构成座垫框架(20)的侧部;和管构件(24),其在相应端部处以可旋转方式装配在侧框架(21)的滑动孔(21b、21d)中从而将侧框架(21)彼此联接。管构件(24)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经由具有圆筒形状的套管构件(22)联接到相应侧框架(21)。套管构件(22)的外周部分具有滑动接触部分(22a1),滑动接触部分与滑动孔(21b、21d)的周面滑动接触。套管构件(22)的内周部分具有插入接收部(22a2),管构件(24)的相应端部被插入到插入接收部中,并且管构件(24)的相应端部被固定到插入接收部。滑动接触部(22a1)的尺寸公差设置为小于插入接收部(22a2)的尺寸公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03490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202579.4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隼人
IPC: B60N2/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46 , B60N2/68 , B60N2/7058 , B60N2/7094 , B60N2/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是在利用后管(13)将侧框架(11L、11R)之间连结的坐垫框架(10)上安装弹簧构件(18)的结构。弹簧构件(18)具有与后管(13)卡合的后卡止部(18d1、18d4),在侧框架(11L、11R)与后管(13)的连结部的座椅中央侧设有罩构件(30L、30R),罩构件(30L、30R)具有朝向座椅中央侧延伸的延长部(34L2、34R2)。使后卡止部(18d1、18d4)与延长部(34L2、34R2)的座椅中央侧的端部抵接,进行弹簧构件(18)的宽度方向定位而安装于后管(13)。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21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276356.2
申请日:2015-05-26
Inventor: 松井隼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615 , B60N2/06 , B60N2/1635 , B60N2/165 , B60N2/181 , B60N2/1814 , B60N2/1864 , B60N2/68 , B60N2/682 , B60N2/72 , B60N2002/0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1),在该车辆座椅(1)中,后管(5D)的端部被分别装配到衬套(5H1、5H2),该衬套(5H1、5H2)具有中空圆筒的形状并且被附接到座垫(3)的侧框架(11)。该后管(5D)包括中空圆筒本体部分(5D1)和装配部分(5D2、5D3),其中该本体部分(5D1)具有比衬套(5H1、5H2)的内径大的外径,并且该装配部分(5D2、5D3)被形成在本体部分(5D1)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部处并且被装配到衬套(5H1、5H2)。该后管(5D)的装配部分(5D2、5D3)每个均以具有减小的外径的中空圆筒形状形成并且被分别装配到衬套(5H1、5H2)的中空圆筒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4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522108.6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53 , B60N2/767 , B60N2/78 , B60N2/4249 , B60N2/763
Abstract: 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扶手(5)被附接到座椅靠背(2)的侧框架(11),在该交通工具座椅(1)中,加强构件(20)被交联在侧框架(11)和布置在与侧框架(11)不同位置处的下面板加强构件(20)抑制在扶手(5)被附接到侧框架(11)的位置处侧框架(11)的横向扭转变形。(13)之间,当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扶手(5)时所述
-
公开(公告)号:CN116353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593244.6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升降装置中的齿轮的啮合且能够通过连杆来吸收能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椅坐垫;坐垫框架,坐垫框架支承座椅坐垫;以及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构成为使座椅坐垫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升降。升降装置具有小齿轮、扇形齿轮、以及连杆,小齿轮被保持在坐垫框架上,扇形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扇形齿轮固定于连杆,并且连杆以能够相对于坐垫框架进行旋转的方式与坐垫框架连结。形成连杆的材料的屈服应力小于形成扇形齿轮的材料的屈服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41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522108.6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扶手(5)被附接到座椅靠背(2)的侧框架(11),在该交通工具座椅(1)中,加强构件(20)被交联在侧框架(11)和布置在与侧框架(11)不同位置处的下面板(13)之间,当横向负荷被施加到扶手(5)时所述加强构件(20)抑制在扶手(5)被附接到侧框架(11)的位置处侧框架(11)的横向扭转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51229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410509914.0
申请日:2014-09-28
Abstract: 交通工具座椅(1)包括座椅框架(2F、3F)和杆(5C、5D),杆延伸到座椅(1)内侧的区域且被连接到座椅框架(2F、3F)。杆(5C、5D)经轴部件(5E、5F)连接到座椅框架(2F、3F)。轴部件(5E、5F)包括具有通孔(5Fla)的管状部(5F1),和从管状部(5F1)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朝向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5F2)。在管状部(5F1)从座椅(1)外侧插入穿过座椅框架(2F、3F)且轴部件(5E、5F)的在轴向方向上的插入位置受到突出部(5F2)抵靠座椅框架(2F、3F)的外侧表面的位置的限制的状态下,轴部件(5E、5F)组装到座椅框架(2F、3F)。杆(5C、5D)在轴向方向上插入穿过轴部件(5E、5F)中的通孔(5F1a)且被组装到轴部件(5E、5F)。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2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276356.2
申请日:2015-05-26
Inventor: 松井隼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615 , B60N2/06 , B60N2/1635 , B60N2/165 , B60N2/181 , B60N2/1814 , B60N2/1864 , B60N2/68 , B60N2/682 , B60N2/72 , B60N2002/0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1),在该车辆座椅(1)中,后管(5D)的端部被分别装配到衬套(5H1、5H2),该衬套(5H1、5H2)具有中空圆筒的形状并且被附接到座垫(3)的侧框架(11)。该后管(5D)包括中空圆筒本体部分(5D1)和装配部分(5D2、5D3),其中该本体部分(5D1)具有比衬套(5H1、5H2)的内径大的外径,并且该装配部分(5D2、5D3)被形成在本体部分(5D1)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部处并且被装配到衬套(5H1、5H2)。该后管(5D)的装配部分(5D2、5D3)每个均以具有减小的外径的中空圆筒形状形成并且被分别装配到衬套(5H1、5H2)的中空圆筒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