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5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108992.9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泽哲
IPC: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4/88 , H01M8/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其包括第一催化剂层、第二催化剂层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和所述第二催化剂层之间的电解质膜;第一气体扩散层,其层压在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上;第二气体扩散层,其层压在所述第二催化剂层上;支撑件,其布置在围绕所述膜电极组件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盖片,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以桥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解质膜和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至少一个端部,其中所述盖片包括片部和渗透部,所述片部作为所述膜电极组件一侧上的层,所述渗透部层压在所述片部上并且渗透到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6805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80050073.6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30/02 , C08F230/02 , C08F130/02 , C08J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30/02 , C08F8/40 , C08F14/18 , C08F20/22 , C08F130/02 , C08F230/02
Abstract: 含有下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膦酸聚合物,(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41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515930.0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泽哲
IPC: H01M4/86 , H01M8/1004 , C09J123/08 , C09J17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耐久性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本发明的耐久性提高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是膜电极接合体与支撑框通过热熔粘接层而互相粘接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上述膜电极接合体具有电解质膜、以及层叠在上述电解质膜的两面的一对电极催化剂层,在上述膜电极接合体的至少一侧的面,上述电极催化剂层层叠在上述电解质膜的外周侧面的内侧,上述热熔粘接层将上述电解质膜的上述外周侧面与上述支撑框互相粘接,并且,上述热熔粘接层含有来自乙烯的单元的含量为90~99mol%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主链相对于一个酰胺基具有9~15个亚甲基的聚酰胺、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4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515930.0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泽哲
IPC: H01M4/86 , H01M8/1004 , C09J123/08 , C09J17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耐久性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本发明的耐久性提高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是膜电极接合体与支撑框通过热熔粘接层而互相粘接的燃料电池单元电池,上述膜电极接合体具有电解质膜、以及层叠在上述电解质膜的两面的一对电极催化剂层,在上述膜电极接合体的至少一侧的面,上述电极催化剂层层叠在上述电解质膜的外周侧面的内侧,上述热熔粘接层将上述电解质膜的上述外周侧面与上述支撑框互相粘接,并且,上述热熔粘接层含有来自乙烯的单元的含量为90~99mol%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主链相对于一个酰胺基具有9~15个亚甲基的聚酰胺、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515756.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泽哲
IPC: H01M8/0271 , H01M8/02 , H01M4/8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和制造燃料电池的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第一气体扩散层、第二气体扩散层、支撑体和覆盖片。在所述支撑体的端面和所述膜电极组件的端面之间存在具有距离为LA的空间。满足表达式E>0.048×LA4/t3,其中,E是所述覆盖片的弹性模量,并且t是所述覆盖片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的所述覆盖片没有位于其下的部分中的空隙,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的所述覆盖片位于其下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空隙的减少率为5%以上且2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38798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16176.6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2 , C01B3/26 , C01B3/503 , C01B32/162 , C01B2203/0277 , C01B2203/041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Abstract: 选择性地使氢透过的基材10利用在其第一面11上的催化剂薄层20形成,并在向所述催化剂薄层20供应原料气体的同时在加热炉100的充当反应器的炉管110中对所述基材10进行加热。将作为形成碳纳米管5的结果而在所述基材10的所述第一面11上产生的氢与所述原料气体分离并使得所述氢透过至所述基材的第二面12。
-
公开(公告)号:CN10238798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80016176.6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2 , C01B3/26 , C01B3/503 , C01B32/162 , C01B2203/0277 , C01B2203/041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Abstract: 选择性地使氢透过的基材10利用在其第一面11上的催化剂薄层20形成,并在向所述催化剂薄层20供应原料气体的同时在加热炉100的充当反应器的炉管110中对所述基材10进行加热。将作为形成碳纳米管5的结果而在所述基材10的所述第一面11上产生的氢与所述原料气体分离并使得所述氢透过至所述基材的第二面1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