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223075.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大野辊压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 B32B37/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能够对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的辊压装置对具有活性物质部(11Z)和非活性物质部(12Z)的带状电极板(1Z)进行辊压来形成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1),其具备:一对挤压辊(110、120);和张力比调整机构(140),针对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Z)中的被一对挤压辊(110、120)以非压缩的状态夹持的辊间非活性物质部(12Zb),调整朝向下游侧(EDH)施加的下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d)与朝向上游侧(EUH)施加的上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u)的张力比(τd/τu)。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910293074.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容量劣化的全固体电池。所述全固体电池具有具备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合金系负极层的层叠体,以及将层叠体在与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约束的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极层在与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一侧具有正极面,合金系负极层在与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一侧具有负极面,层叠体在正极面和负极面中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正极面和负极面之中至少任一者具有狭缝状的槽。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2277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对具有分别形成带状的活性物质部和非活性物质部的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时抑制在非活性物质部产生褶皱的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辊压装置(100)具备第1挤压辊(110)和第2挤压辊(120)。第1挤压辊(110)具有与带状电极板(1Z)的活性物质部(11)接触的第1接触部(111)、和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接触的第2接触部(112)。第2接触部(112)具有在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2)大于在假设第1接触部(111)接触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时产生的假想摩擦力(F1)的摩擦力增大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201672.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提供即使对包含锂钛氧化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也能够抑制电极端部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来压密化的步骤,全固体电池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而成的结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氧化物,并且,进行辊压之前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应力松弛率为3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23075.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5 , B32B37/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能够对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的辊压装置对具有活性物质部(11Z)和非活性物质部(12Z)的带状电极板(1Z)进行辊压来形成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1),其具备:一对挤压辊(110、120);和张力比调整机构(140),针对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Z)中的被一对挤压辊(110、120)以非压缩的状态夹持的辊间非活性物质部(12Zb),调整朝向下游侧(EDH)施加的下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d)与朝向上游侧(EUH)施加的上游方向非活性物质部张力(τu)的张力比(τd/τu)。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201672.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提供即使对包含锂钛氧化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也能够抑制电极端部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来压密化的步骤,全固体电池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而成的结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氧化物,并且,进行辊压之前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应力松弛率为3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277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对具有分别形成带状的活性物质部和非活性物质部的带状电极板进行辊压时抑制在非活性物质部产生褶皱的辊压装置和完成压密化的带状电极板的制造方法。辊压装置(100)具备第1挤压辊(110)和第2挤压辊(120)。第1挤压辊(110)具有与带状电极板(1Z)的活性物质部(11)接触的第1接触部(111)、和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接触的第2接触部(112)。第2接触部(112)具有在与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2)大于在假设第1接触部(111)接触带状电极板(1Z)的非活性物质部(12)时产生的假想摩擦力(F1)的摩擦力增大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93074.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容量劣化的全固体电池。所述全固体电池具有具备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合金系负极层的层叠体,以及将层叠体在与层叠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约束的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极层在与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一侧具有正极面,合金系负极层在与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一侧具有负极面,层叠体在正极面和负极面中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正极面和负极面之中至少任一者具有狭缝状的槽。
-
公开(公告)号:CN2157712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771871.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榎本吉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状电极的制造装置。该带状电极的制造装置具备轴向相互平行地对置的一对压力辊,在带状集电箔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带状电极从一对压力辊之间通过时,电极复合材料层在厚度方向上受到一对压力辊的挤压而被压缩,在一对压力辊的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模具,该模具被设置为,从一对压力辊中的一个压力辊所在的一侧向另一个压力辊所在的一侧突出,当带状电极从一对压力辊之间通过时,模具与带状集电箔上的未形成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露出部相抵接、并将其推向所述另一个压力辊所在的一侧。基于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在电极复合材料层与集电箔露出部之间的分界部分产生褶皱、并能提高电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67737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3181370.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榎本吉秀
IPC: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289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是通过将多个扁平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单体与多个间隔板沿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相互交替地叠合、并在叠合方向的两端配置端板而构成的,电池单体具备扁平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单体盒及与电解液一起装放在该电池单体盒内的电极卷绕体,在电池单体盒的与间隔板或端板相向的两个壁板中的至少一个壁板上,形成有沿着该壁板的横向延伸、并在该壁板的纵向上相隔规定间隔地排列的多个陷入到电池单体盒内部的沟槽形凹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组,既能获得良好的组装性能又能获得良好的冷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