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0931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0850897.X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初始电阻小、并且能够抑制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高温放置时的电阻增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本文中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式(I)所示的轻金属盐、和下述式(II)所示的甲硅烷基硫酸酯化合物。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中的上述轻金属盐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中的甲硅烷基硫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式中的各符号如说明书所定义的那样)。

    非水系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242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1346694.4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系电解液,其用于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碳质材料。前述非水系电解液中包含草酸根合系硼酸阴离子和草酸根合系磷酸阴离子中的1种以上、和芳基胺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存在于正极与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公开(公告)号:CN110931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56553.X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抑制由非水电解液的分解而导致的气体产生,并且使用了在环境方面风险少的添加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本文中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包含氟原子的电解质盐;溶解上述电解质盐的非水溶剂;作为添加剂的选自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芳香族杂环二羧酸酐(式中,R1~R7如说明书中定义的那样)。

    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液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042223.7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用非水溶剂的主成分是氟化溶剂的非水电解液而制造出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能够很好地防止电池容量降低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准备氟化溶剂的氟化溶剂准备工序(S10),准备相对介电常数为40以上的高极性溶剂的高极性溶剂准备工序(S30),使超过在氟化溶剂中的饱和溶解量的LiBOB溶解在高极性溶剂中而调制高浓度LiBOB溶液的LiBOB溶解工序(S40),以及使氟化溶剂和高浓度LiBOB溶液混合的混合工序(S50)。通过这样,尽管非水溶剂的主成分是氟化溶剂,但也能够制造出溶解了充分LiBOB的非水电解液,所以能够以高水平抑制满充电时的氧化分解初期充电时的还原分解这两者,很好地防止电池容量降低。

    锂离子电池
    9.
    发明公开
    锂离子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12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87316.0

    申请日:2024-09-30

    Inventor: 神山彰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包含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正极包含正极复合材料。正极复合材料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Li3PO4。电解液包含锂盐及溶剂。溶剂包含以体积分数计20%以上的羧酸酯。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系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868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80011557.8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通过本公开,提供可以抑制由非水系电解液的分解引起的气体产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系电解液。这里被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系电解液是负极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包含以Si作为构成要素且能够可逆地吸留和释放锂离子的Si系负极活性物质和石墨系碳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使用的非水系电解液,其包含非水系溶剂和溶解于该非水系溶剂的电解质,含有环状碳酸酯和重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