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09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290965.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IPC: C22C33/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27/04 , C22C30/00 , C22C1/04
Abstract: 制造由混合粉末制成的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所述混合粉末包括第一硬质颗粒、第二硬质颗粒、石墨颗粒和铁颗粒。所述第一硬质颗粒为Fe‑Mo‑Ni‑Co‑Mn‑Si‑C合金颗粒。所述第二硬质颗粒为Fe‑Mo‑Si合金颗粒。当将以上颗粒的总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混合粉末包括5质量%至50质量%的第一硬质颗粒、1质量%至8质量%的第二硬质颗粒和0.5质量%至1.5质量%的石墨颗粒。在烧结工序中,进行烧结使得所述第一硬质颗粒的硬度变为400至600Hv并且所述第二硬质颗粒的硬度超过600Hv。然后,进行氧化处理使得所述氧化处理前后的烧结体的密度差变为0.05g/cm3或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4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136.4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22C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78 , B22F3/12 , B22F2201/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45 , C22C27/04 , C22C33/0207 , C22C38/04 , C22C38/12 , B22F9/082 , B22F1/0003 , B22F3/02 , B22F3/1007 , B22F9/04
Abstract: 硬粒子作为原材料合并到烧结合金中。该硬粒子含有20至60质量%的Mo和3至15质量%的Mn,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45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455465.4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锻造构件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混合工序,其中将包含以锰作为主成分的Fe‑Mn‑C‑Si的含锰粉末、包含Fe的铁粉末、包含Cu的铜粉末和包含石墨的石墨粉末混合而制作混合粉末;成形工序,其中由混合粉末压粉成形为成形体;烧结工序,其中将成形体进行加热,从而将来自铜粉末的铜与含锰粉末中所含的锰合金化,并且将铜‑锰合金变为液相状态,在使铜‑锰合金的各元素在成形体的铁基体中扩散的同时,将成形体进行烧结从而制造烧结体;和锻造工序,其中将烧结体进行锻造。
-
公开(公告)号:CN10700889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036564.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Abstract: 由含有第一硬粒子、第二硬粒子、石墨粒子和铁粒子的混合粉末制造烧结合金。第一硬粒子是Fe‑Mo‑Ni‑Co‑Mn‑Si‑C基合金粒子,第二硬粒子是Fe‑Mo‑Si基合金粒子,当将第一硬粒子、第二硬粒子、石墨粒子和铁粒子的总质量设定为100质量%时,该混合粉末含有5至50质量%的第一硬粒子、1至8质量%的第二硬粒子和0.5至1.5质量%的石墨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4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55465.4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锻造构件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混合工序,其中将包含以锰作为主成分的Fe‑Mn‑C‑Si的含锰粉末、包含Fe的铁粉末、包含Cu的铜粉末和包含石墨的石墨粉末混合而制作混合粉末;成形工序,其中由混合粉末压粉成形为成形体;烧结工序,其中将成形体进行加热,从而将来自铜粉末的铜与含锰粉末中所含的锰合金化,并且将铜‑锰合金变为液相状态,在使铜‑锰合金的各元素在成形体的铁基体中扩散的同时,将成形体进行烧结从而制造烧结体;和锻造工序,其中将烧结体进行锻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93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90965.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IPC: C22C33/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27/04 , C22C30/00 , C22C1/04
Abstract: 制造由混合粉末制成的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所述混合粉末包括第一硬质颗粒、第二硬质颗粒、石墨颗粒和铁颗粒。所述第一硬质颗粒为Fe‑Mo‑Ni‑Co‑Mn‑Si‑C合金颗粒。所述第二硬质颗粒为Fe‑Mo‑Si合金颗粒。当将以上颗粒的总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混合粉末包括5质量%至50质量%的第一硬质颗粒、1质量%至8质量%的第二硬质颗粒和0.5质量%至1.5质量%的石墨颗粒。在烧结工序中,进行烧结使得所述第一硬质颗粒的硬度变为400至600Hv并且所述第二硬质颗粒的硬度超过600Hv。然后,进行氧化处理使得所述氧化处理前后的烧结体的密度差变为0.05g/cm3或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008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036564.4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 , B22F1/0003 , B22F1/0011 , B22F2301/35 , B22F2304/10 , B22F2998/10 , C22C1/055 , C22C29/02 , C22C29/18 , C22C33/029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0 , C22C38/105 , C22C38/12 , B22F9/082 , B22F2009/0828 , B22F9/04 , B22F3/02 , C22C33/0207
Abstract: 由含有第一硬粒子、第二硬粒子、石墨粒子和铁粒子的混合粉末制造烧结合金。第一硬粒子是Fe‑Mo‑Ni‑Co‑Mn‑Si‑C基合金粒子,第二硬粒子是Fe‑Mo‑Si基合金粒子,当将第一硬粒子、第二硬粒子、石墨粒子和铁粒子的总质量设定为100质量%时,该混合粉末含有5至50质量%的第一硬粒子、1至8质量%的第二硬粒子和0.5至1.5质量%的石墨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43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43136.4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22C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278 , B22F3/12 , B22F2201/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45 , C22C27/04 , C22C33/0207 , C22C38/04 , C22C38/12 , B22F9/082 , B22F1/0003 , B22F3/02 , B22F3/1007 , B22F9/04
Abstract: 硬粒子作为原材料合并到烧结合金中。该硬粒子含有20至60质量%的Mo和3至15质量%的Mn,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38592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519914.3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 山阳特殊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2 , B22F2998/10 , C22C33/0207 , C22C33/0257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36 , C22C38/38 , B22F9/082 , B22F3/02 , B22F3/1007
Abstract: 提供使将成形体烧结而成的烧结合金的机械性强度和耐磨损性提高的烧结合金用成形体、耐磨损性铁基烧结合金以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由包含硬质粉末、石墨粉末和铁系粉末的混合粉末压粉成形出烧结合金用成形体,一边使烧结合金用成形体的所述石墨粉末的碳向构成硬质粉末的硬质粒子中扩散一边将烧结合金用成形体烧结,来制造耐磨损性铁基烧结合金。硬质粒子包含Mo:10~50质量%、Cr:3~20质量%、Mn:2~15质量%,余量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混合粉末中,相对于硬质粉末、石墨粉末和铁系粉末的合计量,含有5~60质量%的硬质粉末,含有0.5~2.0质量%的石墨粉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