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1387437.X

    申请日:2018-11-21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不需要设置用于在金属壳体中装入熔敷装置的空间、能够有助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按照(a)、(b)、(c)和(d)的顺序或(a)、(b)、(d)和(c)的顺序包括下述工序(a)~(d):(a)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导入金属壳体,(b)将正极集电体层或负极集电体层的突出部与金属壳体的折叠部熔敷,(c)将折叠部和熔敷于折叠部的正极集电体层或负极集电体层的突出部一起向金属壳体的内侧折叠,(d)从金属壳体的开口部注入密封树脂,然后使其固化,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封入金属壳体。

    全固体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362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1177452.7

    申请日:2017-11-23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提供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抑制金属外装体内部的全固体电池元件移动而结果导致全固体电池劣化。一种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具备:全固体电池元件,具有按照负极集电体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及正极集电体层的顺序配置这些层的一个以上的单位电池;金属外装体,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部且收容有所述全固体电池元件;树脂密封体,密封所述开口部且与所述全固体电池元件的和所述开口部相对的面相接;以及负极集电体层突出部及正极集电体层突出部,从所述树脂密封体向与所述全固体电池元件相反的一侧突出,所述树脂密封体侵入到所述全固体电池元件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外装体的内周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间隙填充体。

    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387437.X

    申请日:2018-11-21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不需要设置用于在金属壳体中装入熔敷装置的空间、能够有助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按照(a)、(b)、(c)和(d)的顺序或(a)、(b)、(d)和(c)的顺序包括下述工序(a)~(d):(a)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导入金属壳体,(b)将正极集电体层或负极集电体层的突出部与金属壳体的折叠部熔敷,(c)将折叠部和熔敷于折叠部的正极集电体层或负极集电体层的突出部一起向金属壳体的内侧折叠,(d)从金属壳体的开口部注入密封树脂,然后使其固化,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封入金属壳体。

    层叠电池
    5.
    发明公开
    层叠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30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58675.X

    申请日:2024-03-07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一种能够抑制层叠方向上的尺寸的层叠电池(100),是具有电极体(10)、绝缘件(20)和绝缘件(30)的单电池(100‑1)层叠成的,电极体(10)包含正极集电体(1)和负极集电体(5)。正极集电体(1)具有第1部分(11)、第2部分(12)和在层叠方向上延伸并将它们连接的第3部分(13),第2部分(12)隔着绝缘件(30)与第1部分(51)相对,负极集电体(5)具有第1部分(51)、第2部分(52)和在层叠方向上延伸并将它们连接的第3部分(53),第2部分(52)隔着绝缘件(20)与第1部分(11)相对,绝缘件(20)在层叠方向上与绝缘件(30)和第2部分(12)均不重叠,第2部分(52)在层叠方向上与绝缘件(30)和第2部分(12)均不重叠。

    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565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041812.7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具备填充率高的隔膜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通过提供下述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全固体电池利用了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的反应,该方法具有准备工序、液态组合物调制工序、涂敷层形成工序和隔膜形成工序,准备工序是准备由Li7‑aPS6‑aXa表示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工序(X是氯、溴和碘中的至少一种,a满足0≤a≤2),液态组合物调制工序是将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溶解在醇系溶剂中而调制液态组合物的工序,涂敷层形成工序是将液态组合物涂布到负极集电体上而形成涂敷层的工序,隔膜形成工序是通过干燥使醇系溶剂从涂敷层挥发而形成隔膜的工序,液态组合物所含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比例为10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

    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7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087827.6

    申请日:2023-08-25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固态电池依次具有第1集电体层、第1活性物质层、固态电解质层、第2活性物质层以及第2集电体层,第1集电体层和第2集电体层具有延伸突出部,第1集电体层和第2集电体层经由它们的延伸突出部之间的热塑性树脂层而相互接合,并且(i)固态电解质层的延伸突出部和第2集电体层经由热塑性树脂层相互接合,或者(ii)第1活性物质层的延伸突出部和第2集电体层经由热塑性树脂层相互接合。

    电池
    9.
    发明公开
    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98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559561.X

    申请日:2022-05-23

    Inventor: 铃木雄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具有包括第1串联体和第2串联体的多个串联体,多个串联体各自具有多个电极体,具有至少1个中间集电体,多个串联体彼此电并联连接,在多个串联体的各个串联体中,多个电极体经由中间集电体彼此电串联连接,第1串联体和第2串联体的中间集电体彼此直接电连接。

    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9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065.2

    申请日:2013-08-07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性能的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具备:包含活性物质以及杨氏模量与该活性物质不同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固体材料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与该第一活性物质层接触的导电层;经由该导电层连接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集电体;第二活性物质层;以及被配置成夹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与第二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在被赋予压缩力时,导电层的变形量比集电体的变形量大。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工序;使被赋予压缩力时的变形量比集电体大的导电层与所准备的第一活性物质层接触的工序;将集电体连接到导电层,以经由导电层将集电体连接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工序;准备连接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的工序;以及准备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