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用菌根真菌控制蚕豆枯萎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2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595874.7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枯萎病的菌根真菌施用方法: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时间:于蚕豆播种时同时施用AM真菌;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方法:AM菌剂施用于土壤5cm深处,施用量为17g AM菌剂/株蚕豆;菌根真菌菌剂的种类: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菌种编号:BGCGZ01A),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菌种编号:BGCG03C)。通过施用AM真菌菌剂能改善蚕豆的生长,使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7%-93%,使地下部生物量增加21%-47%,最终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50%-70%,降低病情60%-90%。

    一种克服蚕豆枯萎病的氮肥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283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49766.4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蚕豆枯萎病的氮肥施用方法:蚕豆氮肥施肥量:氮肥施用量为纯N用量56-168kg·hm-2,尤其以施氮量112kg·hm-2的效果最好。施用方法为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播种时一次性撒施到土表,然后用锄头将肥料混于土中。本发明适用于大田蚕豆种植过程中枯萎病的控制。有益效果是:通过向连作缺肥蚕豆田块施用56-168kg·hm-2的氮素能改善蚕豆的生长,增加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减少蚕豆根际病原菌的数量,减少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从而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3.1-21.1%,降低病情18.5%-40.7%。

    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620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9758.X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栽培方法,播种时间:10月上旬至中旬,但不能晚于10月15日,小麦与蚕豆同时播种;用小麦与蚕豆间作,按6行小麦和2行蚕豆的比例进行间作,小麦和蚕豆的种植方式和规格为小麦条播,播种量150kg.hm-2,行间距0.2m;蚕豆点播,行距0.3m,株距0.15m。采用小麦与蚕豆间作能改善蚕豆的生长,增加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减少蚕豆根际病原菌的数量,减少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9.2-45.5%,降低病情36.2%-48.6%。

    一种施用菌根真菌控制蚕豆枯萎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215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95874.7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枯萎病的菌根真菌施用方法: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时间:于蚕豆播种时同时施用AM真菌;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方法:AM菌剂施用于土壤5cm深处,施用量为17g AM菌剂/株蚕豆;菌根真菌菌剂的种类: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菌种编号:BGCGZ01A),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菌种编号:BGCG03C)。通过施用AM真菌菌剂能改善蚕豆的生长,使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7%-93%,使地下部生物量增加21%-47%,最终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50%-70%,降低病情60%-9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