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379587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757324.8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防护装置,包括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内部通过八个螺栓固定连接有四个网板,四个所述网板的边角开设有弧形口,四个网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水层,所述定位框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网板对地面的束缚,有效的降低了水土的流失,而且通过四个防脱组件的设置,提高网板与地面接触的稳固性,有效的防止了由于网板的移动,水土流失加剧的问题,而且通过四个安装孔、螺栓以及紧固螺栓的设置,便于防脱组件的拆装,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护装置的携带运输,而且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具有良好的拆装功能,而且通过弧形口的设置,有效的避免防护装置的存在,影响种植物的生长。

    一种山地集雨灌溉系统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48747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402456.0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集雨灌溉系统,包括沉砂池、集水池、清水池;沉砂池相对设置于集水池高程,并通过水管与集水池顶部相连通,集水池内从上到下设置有网格层、植物栽培层、石英砂层、碎石反滤层、鹅卵石层及防水层,集水池的口沿高于网格层,集水池底部通过设置有阀门的水管与清水池连通,清水池底部设置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雨水中的漂浮物以及颗粒悬浮浊物过滤,进行过滤和净化后储存,用于灌溉、牲畜饮用等,尤其适用于地表持水和调控能力低的地区,有缓解山地水资源匮乏导致灌溉困难等问题。

    一种高陡石质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69648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112530.6

    申请日:2016-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陡石质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属于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质边坡上采用阶梯堆砌的方式堆砌生态袋防护石质边坡,并同时在生态内种植绿化植物,雨季,集水沟在实现水窖蓄水的同时,排走多余雨水防止石质边坡出现泥石流以及滑坡等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同时,在集水沟内每隔20cm设置一个顶部设有拦污栅的沉砂池,除去雨水中污物,避免污物进入联排设置的水窖影响其蓄水能力;而联排设置的水窖可以蓄存大量的雨水,以便在旱季或连续多天未下雨的情况下对石质边坡上种植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通过在石质边坡的坡底设置邻路排水沟,排走石质边坡上流下的多余雨水及灌溉用水,以防止公路积水影响汽车通行。

    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00669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785876.5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生态沉床,属于湖泊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所述的可移动式生态沉床包括植物沉床、植物固定装置、水生植物组,植物沉床上通过植物固定装置固定有水生植物组,本实用新型利用不同水生植物的高度不同,在水中生长繁殖形成不同梯度的植物屏障以减少对河流的紊流影响,可移动式植物沉沙技术主要利用水中植物的根茎以及植株密度形成阻力,减缓水流速度,以达到对于河流中悬浮泥沙的沉降和过滤,利用植物生态技术将植物种植在河道中,不仅能促进水中悬浮泥沙的沉降,还能够改善水质、稳定河床、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保护环境。

    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9058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12294.8

    申请日:2016-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Y02A3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属于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主要包括集水沟、沉砂池、拦污栅Ⅰ、拦污栅Ⅱ、水窖、排水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公路的开挖边坡与原山体边坡间修筑集水沟,在雨季实现水窖蓄水的同时,排走多余雨水,防止开挖边坡出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在集水沟内每隔20cm设置一个顶部设有拦污栅的沉砂池,除去雨水中污物,避免污物进入联排设置的水窖影响其蓄水能力;而联排设置的水窖可以蓄存大量的雨水,以便在旱季或连续多天未下雨的情况下对开挖边坡上种植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通过在边坡的坡底设置邻路排水沟,排走开挖边坡渗透流下的雨水及灌溉用水,防止公路积水影响汽车通行。

    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支沟

    公开(公告)号:CN20482582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06163.4

    申请日:2015-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支沟,属于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支沟主要包括梯形沟体、干砌块石层、碎石垫层、土工织物生态袋,所述的梯形沟体的底部设置有干砌块石层与碎石垫层,支沟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装土砌筑坡度系数为0.5的护岸;本实用新型采用生态环保的土工织物生态袋装填土壤来砌筑支沟护岸,并且采用三角受力的方式来堆砌土工织物生态袋,提高了土工织物生态袋的承载能力,既降低了护岸的经济成本,还保留了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场所,避免影响沟渠生物生存所需的环境,采用生态透水型工程型式,保持沟渠两岸的横向联通性,使水、陆两相紧密联系。

    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农沟

    公开(公告)号:CN204825785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06119.3

    申请日:2015-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农沟,属于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农沟主要包括梯形沟体、地下水通道、土工织物生态袋、粘土覆盖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受力的方式来堆砌土工织物生态袋,以形成除涝排渍农沟的护岸,并在除涝排渍农沟中设置地下水通道,地下水通道中填满碎石粗砂,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除涝排渍农沟,不需设置专门的排水通道即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既保留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场所,也避免影响沟渠生物生存所需的环境,采用生态透水型工程形式,保持沟渠两岸的横向联通性,使水、陆两相紧密联系。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梳齿状取水低坝

    公开(公告)号:CN212714788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193294.1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梳齿状取水低坝,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梳齿状取水低坝包括堤岸、齿坎、取水管道;所述的堤岸对称设置在河道的两侧,两侧堤岸间均匀的设有一排齿坎,齿坎间留有流水通道,齿坎和流水通道总长与河道宽度相匹配,齿坎上游河道宽度大于齿坎下游河道宽度,取水管道贯穿堤岸与河道连通,位于齿坎上游。本实用新型采用梳齿状取水低坝,泥沙自齿坎间通道及时排走,防止取水坝上游泥沙淤积,设取水管道,保证了取水自由,取水管道末端设控制阀,防止汛期洪水倒灌,设亲水平台,方便河流两岸村民出行,节约能源,保证了生态不受破坏。

    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斗沟

    公开(公告)号:CN204825786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06149.4

    申请日:2015-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斗沟,属于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斗沟主要包括梯形沟体、干砌块石层、碎石垫层、地下水通道、土工织物生态袋、翼缘;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受力的方式来堆砌土工织物生态袋,以形成斗沟的护岸,并在斗沟中还设置地下水通道,地下水通道中填满碎石粗砂,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除涝排渍斗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不需设置专门的排水通道降低地下水位,既保留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场所,也避免影响沟渠生物生存所需的环境,采用生态透水型工程型式,保持沟渠两岸的横向联通性,使水、陆两相紧密联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