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7087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94876.6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方法,选择生长健壮成熟的中下部蔗茎砍成2~3芽段,装入网袋放于处理吊蓝内,在流动冷水中浸泡48h之后,采用甘蔗温水处理设备在50±0.2℃进行温水脱毒处理2h;处理后的脱毒种苗冷至环境温度,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苗5~10min以避免胚芽腐烂,脱毒种苗摆放1-2d等胚芽硬化后种植,一级苗圃收获的蔗种通过二级和三级苗圃进行扩繁,由三级苗圃直接向大田生产提供无菌种苗。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851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58995.1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G01N33/544 , G01N21/78
Abstract: 一种甘蔗黄叶病毒的检测方法,有以下步骤:将待测样本组织斑印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把硝酸纤维素膜浸入含0.01%甘蔗黄叶病毒特异性抗血清的封闭缓冲液中孵育;把硝酸纤维素膜转移至含0.1%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1%脱脂奶粉的TBST缓冲液中孵育;把硝酸纤维素膜转入底物/缓冲液BCIP/NBT二片加20ml双蒸水溶解中显色5~10min;硝酸纤维素膜显色后组织斑上呈紫红色即可确定检测样本中有甘蔗黄叶病毒存在,组织斑不显色则检测样本中没有甘蔗黄叶病毒,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甘蔗黄叶病毒,检测结果易于目测判断,且操作简单,取样少,节省劳力,结果可靠,不易受污染,不需特殊仪器,适合于田间大批量样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904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10058852.0
申请日:2008-08-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1/18
Abstract: 一种大突肩瓢虫成虫越冬期的室内人工保种方法在室内模拟大突肩瓢虫成虫的野外越冬环境,然后在每年11月下旬冬季低温到来之前大量采集蔗地的大突肩瓢虫成虫放入该越冬环境,用人工饲料保护饲养过冬;模拟的越冬环境是在直径18cm×高30cm玻璃缸内竖直搭放6~8段15~20cm长的甘蔗枯叶鞘,缸底放一直径5cm培养皿,皿内装吸足蔗糖水的脱脂棉,缸口紧罩沙网;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瓢虫的越冬存活率,保种效果好,可以有效地保护成虫安全越冬,方便操作,容易掌握,是一套简便可行的有效方法,适于蔗区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49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0056.4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白叶病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取甘蔗病叶组织,通过CTAB法提取甘蔗病叶组织的总基因组DNA,应用巢式PCR技术对总基因组DNA依次进行第一轮PCR和第二轮PCR两次扩增,用1.0%的琼脂糖凝胶对巢式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第一轮PCR扩增产物的DNA目标片段大小约为700bp,第二轮PCR扩增产物的DNA目标片段大小约为210bp;所说的两次扩增,第一轮PCR扩增采用的引物为MLOX/MLOY,第二轮PCR扩增采用的引物为P1/P2;本方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高效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644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58162.7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C12N15/10
Abstract: 一种甘蔗黑穗病菌DNA快速提取方法,取甘蔗黑穗病发病植株上的黑穗病菌孢子0.5g,采用尿素提取混合液研磨病菌,振荡混匀,离心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溶液,振荡混匀,离心取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异丙醇和1/10体积NaAc,-20℃放置1h,离心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沉淀,室温干燥;溶于800μL双蒸水中,加入RNaseA 2μL,37℃水浴60min,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溶液,振荡混匀,离心取上清,加入2倍体积异丙醇和1/10体积NaAc,-20℃放置1h,离心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沉淀,离心弃上清液,室温干燥,即可获得甘蔗黑穗病菌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条带完整,明亮。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48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94881.7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杆状病毒检测方法,根据甘蔗杆状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PC1/PC2,提取甘蔗叶组织的总DNA后,采用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甘蔗杆状病毒,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检测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检测甘蔗杆状病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99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33742.3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白条病菌的检测方法,1)分别采用打气泵吹汁法和高速离心法提取甘蔗汁液和甘蔗白条病菌检测样本中的模板DNA;2)用甘蔗白条病菌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3)反应产物经电泳扩增检测,出现目标电泳条带即可确定检测样本中有甘蔗白条病菌存在,本发明为甘蔗品种/材料交换病害的检测提供了技术关键,可有效防止该病害随引进的甘蔗品种/材料传播蔓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克服了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酶免疫分析法或组织印迹法等现有检测方法花费时间长,灵敏度、稳定性较差,检测特异性不强等不足,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48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0554.2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进口种苗检疫方法,对国外进口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检疫处理,包括:隔离温室、种植桶用于检疫前先进行清洁卫生,后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消毒处理,再用紫外灯灭菌30min;土壤在带入温室前须用塑料袋密封太阳照射3~6个月进行消毒;砍切工具每砍一个种必须用70%的酒精消毒;收到进口种茎,在封闭条件下打开包裹,并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包装材料,废弃物以及用过的盆、工具都须进行消毒或销毁,种茎用50±0.5℃热水处理30min,再用80%敌敌畏和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5~10min,然后种植。整个检疫期间,每1~2个月对植蔗进行检查,本发明符合国际检疫标准,为国外引进甘蔗品种/材料检疫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63395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094875.1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方法,根据RSD病原细菌Lxx 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Lxx1/Lxx2,用改进法提取蔗汁总DNA后,采用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菌;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检测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85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58999.X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G01N33/544 , G01N21/78
Abstract: 一种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方法,1.将待测样本组织斑印在硝酸纤维素膜上;2.分别依次把硝酸纤维素膜转移至含0.1%甘蔗宿根矮化病特异性抗血清的封闭缓冲液中孵育;3.把硝酸纤维素膜转移至含0.01%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1%脱脂奶粉的TBST缓冲液中孵育;4.把硝酸纤维素膜转入底物/缓冲液中显色;5.结果判别:硝酸纤维素膜显色后组织斑上呈紫红色即可确定检测样本中有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存在,组织斑不显色则检测样本中没有甘蔗宿根矮化病菌;该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测结果易于目测判断,且操作简单,取样少,节省劳力,结果可靠,不易受污染,不需特殊仪器,也不需特殊条件,适合于田间大批量样品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