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070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69606.9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酒精及乳酸毒害的防治方法,属烤烟调制技术领域。本方法为:a.采烟的时间选择在晴天清晨或无雨阴天;烟叶装炉前,不予喷水;b.装烟密度为35~45kg/m3;c.变黄期,烤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75%;变黄期,38℃以前停留的时间为36~48h;d.干叶期,干球温度51~53℃;湿球温度40~41℃;烘烤时间24~36h;e.烟叶烘烤全过程,排湿门保持微开2%~3%;进风门的最大开度,占总开度的70%。本发明的其它操作技术与常规烘烤相同。本发明具有操作成本低,易学、易懂、易掌握;烤青烟、黑糟烟明显减少,烟叶油分增多、皱缩度增加,香气量提高的特点。适用于中国烟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密集烘烤。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706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569606.9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酒精及乳酸毒害的防治方法,属烤烟调制技术领域。本方法为:a.采烟的时间选择在晴天清晨或无雨阴天;烟叶装炉前,不予喷水;b.装烟密度为35~45kg/m3;c.变黄期,烤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75%;变黄期,38℃以前停留的时间为36~48h;d.干叶期,干球温度51~53℃;湿球温度40~41℃;烘烤时间24~36h;e.烟叶烘烤全过程,排湿门保持微开2%~3%;进风门的最大开度,占总开度的70%。本发明的其它操作技术与常规烘烤相同。本发明具有操作成本低,易学、易懂、易掌握;烤青烟、黑糟烟明显减少,烟叶油分增多、皱缩度增加,香气量提高的特点。适用于中国烟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密集烘烤。
-
公开(公告)号:CN101991181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569630.2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SO2毒害的防治方法,属烤烟调制技术领域。本防治方法的特征在于:a.供热装置的炉顶与炉身相对焊接,一次性密封;清灰口凸凹部分保持平整,四角保持水平,用石棉绳密封;每次清灰完毕,作密封检查。b.加煤口、灰洞与通风排湿系统进风口的距离为2.5~3.0m。c.鲜烟叶晾干不带“附着水”装烟;烟叶烘烤全过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10%。d.装烟密度,控制在35~45kg/m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改造成本低,能显著减少SO2毒害症状,易学、易懂、易掌握的特点;适用于中国烟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密集烘烤。
-
公开(公告)号:CN101991181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69630.2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SO2毒害的防治方法,属烤烟调制技术领域。本防治方法的特征在于:a.供热装置的炉顶与炉身相对焊接,一次性密封;清灰口凸凹部分保持平整,四角保持水平,用石棉绳密封;每次清灰完毕,作密封检查。b.加煤口、灰洞与通风排湿系统进风口的距离为2.5~3.0m。c.鲜烟叶晾干不带“附着水”装烟;烟叶烘烤全过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10%。d.装烟密度,控制在35~45kg/m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改造成本低,能显著减少SO2毒害症状,易学、易懂、易掌握的特点;适用于中国烟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密集烘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