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805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80066089.2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中村新 白段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本发明的薄片体收容装置(17)具备薄片体定位部件(51),其以能向预先确定的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薄片体放置面,与放置于所述薄片体放置面的薄片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侧端部抵接而对所述薄片体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薄片体定位部件(51)包括移动体(54)、抵接部(57)、第一施力部件(81)、第二施力部件(84、90)和施力解除部(85)。所述移动体(54)构成为能在所述薄片体放置面上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57)被所述移动体(54)支承为能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薄片体定位部件(51)进行定位时与所述侧端部抵接。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对所述抵接部(57)向所述侧端部侧施力。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4、90)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的作用力,对所述抵接部(57)向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的施力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施力。所述施力解除部(85)解除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4、90)的施力。

    图像形成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153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273245.5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具有像载面,可绕沿第1方向延伸的轴旋转;显影部,向像载面提供显影剂从而形成显影剂像;转印部,将像载面上的显影剂像转印到薄片体的转印面;转印前输送路,从显影部向转印部输送薄片体;引导部件,形成转印前输送路的与转印面相向的一侧面,其具备:板状的引导件主体,具有与输送来的薄片体的转印面平行地相向的引导面;及顶端部,包含与引导件主体的下游侧的端缘部相连的、在与第2方向朝向转印前输送路的外侧膨出的弯曲部,该顶端部的下游侧的顶端边缘与像载体相向地配置,在沿着引导面输送来的薄片体的顶端与像载体的像载面相抵接的状态下,顶端部的顶端边缘设置在相对于薄片体的转印面隔开间隙的位置。

    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8052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6089.2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中村新 白段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收容装置、具备薄片体收容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薄片体定位部件。本发明的薄片体收容装置(17)具备薄片体定位部件(51),其以能向预先确定的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薄片体放置面,与放置于所述薄片体放置面的薄片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侧端部抵接而对所述薄片体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薄片体定位部件(51)包括移动体(54)、抵接部(57)、第一施力部件(81)、第二施力部件(84、90)和施力解除部(85)。所述移动体(54)构成为能在所述薄片体放置面上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57)被所述移动体(54)支承为能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薄片体定位部件(51)进行定位时与所述侧端部抵接。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对所述抵接部(57)向所述侧端部侧施力。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4、90)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的作用力,对所述抵接部(57)向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81)的施力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施力。所述施力解除部(85)解除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4、90)的施力。

    图像形成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15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273245.5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具有像载面,可绕沿第1方向延伸的轴旋转;显影部,向像载面提供显影剂从而形成显影剂像;转印部,将像载面上的显影剂像转印到薄片体的转印面;转印前输送路,从显影部向转印部输送薄片体;引导部件,形成转印前输送路的与转印面相向的一侧面,其具备:板状的引导件主体,具有与输送来的薄片体的转印面平行地相向的引导面;及顶端部,包含与引导件主体的下游侧的端缘部相连的、在与第2方向朝向转印前输送路的外侧膨出的弯曲部,该顶端部的下游侧的顶端边缘与像载体相向地配置,在沿着引导面输送来的薄片体的顶端与像载体的像载面相抵接的状态下,顶端部的顶端边缘设置在相对于薄片体的转印面隔开间隙的位置。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516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480017467.5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81 G03G15/0867 G03G15/0886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影剂收容容器(30)包括容器主体(31)和移动壁(34)。容器主体(31)具备用于界定沿着长边方向以筒状延伸的内部空间(31H)的内周面(31K)和显影剂排出口(319)。显影剂排出口(319)在内周面(31K)的下面开口。移动壁(34)具备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容器主体(31)的内周面(31K)紧密接触地配置的外周面(34K)和输送面(340S)。输送面(340S)与内周面(31K)一起界定用于收容显影剂的收容空间(31S)。移动壁(34)一边将收容空间(31S)的显影剂向显影剂排出口(319)输送,一边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4992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410827846.2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具备界定沿第1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的内周面、以及配置于第1方向的端部而界定内部空间的端面的壁部,且形成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显影剂排出口;盖部,安装于与壁部相反侧的端部;轴部,具备以螺旋状突出设置于外周面的第1咬合部,沿第1方向延伸且能旋转地支承于壁部和盖部;驱动传递部,向轴部传递旋转驱动力;及移动壁,具备外周面、输送面和包含从内周面突出设置的第2咬合部并供轴部穿通的轴承部,通过第1与第2咬合部咬合,移动壁边向显影剂排出口输送显影剂,边从第1方向上离开显影剂排出口的初始位置起沿轴部移动,直到到达第1方向上接近显影剂排出口的规定位置为止,第1咬合部具备间距缩小部。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5161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7467.5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81 G03G15/0867 G03G15/0886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影剂收容容器(30)包括容器主体(31)和移动壁(34)。容器主体(31)具备用于界定沿着长边方向以筒状延伸的内部空间(31H)的内周面(31K)和显影剂排出口(319)。显影剂排出口(319)在内周面(31K)的下面开口。移动壁(34)具备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容器主体(31)的内周面(31K)紧密接触地配置的外周面(34K)和输送面(340S)。输送面(340S)与内周面(31K)一起界定用于收容显影剂的收容空间(31S)。移动壁(34)一边将收容空间(31S)的显影剂向显影剂排出口(319)输送,一边从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

    显影剂收容容器及具备该显影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499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27846.2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77 G03G15/0875 G03G15/0893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影剂收容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具备界定沿第1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的内周面、以及配置于第1方向的端部而界定内部空间的端面的壁部,且形成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显影剂排出口;盖部,安装于与壁部相反侧的端部;轴部,具备以螺旋状突出设置于外周面的第1咬合部,沿第1方向延伸且能旋转地支承于壁部和盖部;驱动传递部,向轴部传递旋转驱动力;及移动壁,具备外周面、输送面和包含从内周面突出设置的第2咬合部并供轴部穿通的轴承部,通过第1与第2咬合部咬合,移动壁边向显影剂排出口输送显影剂,边从第1方向上离开显影剂排出口的初始位置起沿轴部移动,直到到达第1方向上接近显影剂排出口的规定位置为止,第1咬合部具备间距缩小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