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匣盒、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9272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80001110.2

    申请日:2015-06-15

    Inventor: 丸田正晃

    Abstract: 片材匣盒(1)具备:第一收纳部(3)、第二收纳部(5)和限制部(7)。限制部(7)包含:杆部(70)、第一卡合部(38a)和第二卡合部(78a)。杆部(70)可在第一卡合位置、第二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第一卡合位置是指:在第二底部(50)上未装载片材的状态下,顶端部(76)突出于第二底部(50)的片材装载面(F2)且第一卡合部(38a)与第二卡合部(78a)进行卡合的情况下的位置;第二卡合位置是指:对应于第二底部(50)上装载的片材的枚数,顶端部(76)从第一卡合位置开始被往下压,第一卡合部(38a)与第二卡合部(78a)进行卡合的情况下的位置;解除位置是指:第一卡合部(38a)与第二卡合部(78a)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下的位置。第一卡合部(38a)与第二卡合部(78a)在第二卡合位置的卡合力被设定成大于在第一卡合位置的卡合力。

    图像形成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8963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59907.8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单元与装置主体。定影单元具有第1转动部件、第2转动部件与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第1转动部件能够被热源加热。第2转动部件与第1转动部件相对配置。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使第2转动部件压力接触第1转动部件,在第1转动部件与第2转动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定影单元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装置主体具有夹持压切换机构。该夹持压切换机构推压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切换定影夹持部的压力。

    图像形成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89637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159907.8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单元与装置主体。定影单元具有第1转动部件、第2转动部件与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第1转动部件能够被热源加热。第2转动部件与第1转动部件相对配置。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使第2转动部件压力接触第1转动部件,在第1转动部件与第2转动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定影单元安装在装置主体上。装置主体具有夹持压切换机构。该夹持压切换机构推压定影夹持部形成机构,切换定影夹持部的压力。

    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56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235097.7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液体供应单元包含第一室、第二室、开闭部件、施力部件、推压部件及柔韧性膜部件。第一室与液体收容容器连通,第二室与液体喷射头连通。开闭部件被配置在使第一室与第二室连通的连通口,可在关闭连通口的闭姿势与打开连通口的开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施力部件对开闭部件施加朝向闭姿势的方向的力,推压部件将开闭部件朝向开姿势的方向推压。柔韧性膜部件基于伴随第二室内的液体的减少而产生的负压而移位,将其移位力传递至推压部件。如果推压部件的受压部从柔韧性膜部件接受移位力,则推压部件绕转动支点转动,抗拒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推压开闭部件。据此,能够稳定地向液体喷射头供应液体。

    图像形成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653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842822.3

    申请日:2016-09-22

    Inventor: 丸田正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排出纸张的排出口、出纸盘和引导部件。出纸盘具有从该排出口的下方向纸张的排出方向下游侧且向上倾斜的纸张堆叠面。引导部件设置于纸张堆叠面中与排出的纸张的前端抵接的位置。另外,引导部件具有基底部件、可动引导件和施力部件。基底部件以可拆装于纸张堆叠面的方式安装。可动引导件被支承在基底部件上,且能够以沿与排出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为中心而转动,用于堆叠排出的纸张。施力部件在相对于支承轴的排出方向上游侧,安装于基底部件和可动引导件之间,对该可动引导件向上方施力。而且,可动引导件在堆叠的纸张的重量的作用下,抵抗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下方转动。

    喷墨记录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4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079272.7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在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避免冲洗不足而减少喷嘴的堵塞,并且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喷墨记录装置的传送带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使冲洗时从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冲洗时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记录介质供给部向传送带上按上述排列模式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之间,供给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8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80070672.7

    申请日:2016-10-25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后处理装置(5)和排纸部(7)。装置主体(2)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后处理装置(5)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方,对纸张进行后处理。排纸部(7)配置在后处理装置(5)的侧面,纸张排出到排纸部(7)。后处理装置(5)具备纸张入口(51d)和输送部(54)。纸张入口(51d)设在后处理装置(5)的底面的后部。纸张从纸张入口(51d)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5)的内部后,输送部(54)将纸张沿着后处理装置(5)中的向前的方向输送到纸张堆叠托盘(52),并将纸张从纸张堆叠托盘(52)开始向左输送并输出到排纸部(7)。排纸部(7)配置在后处理装置(5)的左侧。

    图像形成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938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244993.1

    申请日:2015-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扫描装置、导风管和冷却风扇。光扫描装置包括:旋转多面镜;电机,具有供旋转多面镜固定的旋转轴,且旋转驱动旋转多面镜;和外壳,收容旋转多面镜及电机。导风管与光扫描装置相邻配置,且内部露出部分旋转轴。冷却风扇用以产生流动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相对于导风管内的空气流的流动方向,随着从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上游侧向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靠近,导风管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且在露出于导风管内的部分旋转轴的下游侧,截面面积变大。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效率良好地向多边反射镜电机的旋转轴周边吹送空气流,从而能够充分抑制光扫描装置内的温度上升。

    图像形成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653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842822.3

    申请日:2016-09-22

    Inventor: 丸田正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排出纸张的排出口、出纸盘和引导部件。出纸盘具有从该排出口的下方向纸张的排出方向下游侧且向上倾斜的纸张堆叠面。引导部件设置于纸张堆叠面中与排出的纸张的前端抵接的位置。另外,引导部件具有基底部件、可动引导件和施力部件。基底部件以可拆装于纸张堆叠面的方式安装。可动引导件被支承在基底部件上,且能够以沿与排出方向垂直的纸张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为中心而转动,用于堆叠排出的纸张。施力部件在相对于支承轴的排出方向上游侧,安装于基底部件和可动引导件之间,对该可动引导件向上方施力。而且,可动引导件在堆叠的纸张的重量的作用下,抵抗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下方转动。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9549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58880.6

    申请日:2012-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并显示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第一构件包括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能绕轴转动的筒状保持部。第二构件以能沿筒状保持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组装在第一构件上,并包括第二显示部和第二被检测部。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能通过限制部来进行限制。当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限制部限制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当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限制部允许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并且第二显示部到达第一区域,且第二被检测部到达第二区域。据此,能够简单地设定薄片体尺寸,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