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0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598245.1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承载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和转印部。带电部使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为正极性。曝光部对带电了的像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曝光,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静电潜像,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转印部将调色剂像从像承载体上转印到被转印体上。像承载体具备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感光层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电子输送剂和粘结树脂。在温度23℃和电场强度1.50×105V/cm的条件下,测量的感光层中的空穴移动性μh和电子移动性μe都是1.00×10-7cm2/V/秒以上。电子移动性μe相对于空穴移动性μh之比是1/50.0以上1/1.0以下。

    图像形成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5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0869.7

    申请日:2014-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50 G03G15/657 G03G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承载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部件、记录介质输送通道、清洁装置和发热体。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包括构成上述转印部件侧的输送面的树脂部件,上述树脂部件具有凹部。加热上述图像承载体的上述发热体被收纳于上述凹部。相对于在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上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述发热体配置于比上述图像承载体与上述转印部件的接触点更靠下游侧。相对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述显影装置配置于比上述图像承载体与上述转印部件的接触点更靠上游侧。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0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07550.2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承载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和转印部。带电部使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为正极性。曝光部对带电了的像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曝光,在像承载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将调色剂供给到静电潜像,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转印部将调色剂像从像承载体上转印到被转印体上。像承载体是具备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的感光体。感光层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电子输送剂和粘结树脂。感光层中,电荷产生剂的含有比例是0.50质量%以上1.50质量%以下,静电收益是32.0%以上,空穴移动性μh和电子移动性μe是1.00×10-7cm2/V/秒以上,比率(μe/μh)是1/50.0以上1/1.0以下。

    图像形成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6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291322.5

    申请日:2016-05-05

    Inventor: 石野正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复合机(11)具备转印带(32)、第一成像单元(41a)、第二成像单元(41b)、一次转印辊(33a~33d)、二次转印辊(39)及控制部(12)。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通过显影偏压外加部(38)对第一显影辊外加的第一显影偏压的相位与通过显影偏压外加部(38)对第二显影辊外加的第二显影偏压的相位成为反相位。(35)、显影偏压外加部(38)、带电偏压外加部

    图像形成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9544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50869.7

    申请日:2014-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50 G03G15/657 G03G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承载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部件、记录介质输送通道、清洁装置和发热体。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包括构成上述转印部件侧的输送面的树脂部件,上述树脂部件具有凹部。加热上述图像承载体的上述发热体被收纳于上述凹部。相对于在上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上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述发热体配置于比上述图像承载体与上述转印部件的接触点更靠下游侧。相对于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述显影装置配置于比上述图像承载体与上述转印部件的接触点更靠上游侧。

    图像形成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21807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092397.8

    申请日:2011-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感光鼓(载像体)进行除电的除电光源的串列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具有除电光源,所述除电光源被构成为:向第一载像体的针对其旋转方向而言的从与初次转印位置相向的位置到与所述清洁部相向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照射第一除电光,并且向在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邻接地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第二载像体的针对其旋转方向而言的从与显影单元相向的位置到与初次转印位置相向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照射第二除电光。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多个载像体的转印前和转印后除电的情况下,能够以少的除电单元充分地对载像体上的残留电位进行除电。

    图像形成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03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80005624.0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无磁性单组分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感光鼓(31),绕轴旋转,具有形成静电潜像的鼓周面,在该鼓周面担载使所述静电潜像显现的显影剂像;显影辊(331),绕轴旋转,具有与所述鼓周面对置的第一周面,通过向所述鼓周面供给担载于该第一周面的所述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现成所述显影剂像;以及限制刮板(334),与所述第一周面接触,限制担载于所述第一周面的所述显影剂的量。所述第一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率为4.5%以上10%以下。

    图像形成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03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80005624.0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无磁性单组分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感光鼓(31),绕轴旋转,具有形成静电潜像的鼓周面,在该鼓周面担载使所述静电潜像显现的显影剂像;显影辊(331),绕轴旋转,具有与所述鼓周面对置的第一周面,通过向所述鼓周面供给担载于该第一周面的所述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现成所述显影剂像;以及限制刮板(334),与所述第一周面接触,限制担载于所述第一周面的所述显影剂的量。所述第一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率为4.5%以上1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